基础设施配置更加优化
黑龙江省每年进境运输工具20万至25万辆(艘、节、架),集装箱2万至3万箱,如果基础设施配置不足,势必制约口岸通货能力。2013年至2014年,该局拨付1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口岸动植物检疫设施设备配置,全省口岸地方政府及单位用于口岸改造升级的资金达到3亿多元。
截至目前,黑龙江局已为全省口岸检验检疫机构配置了有害生物初筛鉴定设备、区域性有害生物远程鉴定系统、口岸动植检实验室设备、动植物检验检疫专用工具箱、旅客携带物投弃箱、截留物存放设备、熏蒸效果评价设备、宣传灯箱等设施设备七大类201件,为8个口岸局配置建设了禁止携带进境截获物处理设备(焚烧炉及配套设施)。安装全自动防疫消毒通道11条,配有移动式消毒设备近百台套。7个口岸的基础设施条件大为改善,功能更加完备,9个分支局的口岸查验场地和工作用房面积倍增,功能区划分趋于科学合理,疫情防控能力明显增强。
实验室能力明显增强
实验室能力建设是动植检工作重要的技术保证。黑龙江局打造三级有害生物鉴定体系,为全部口岸检验检疫机构配置了有害生物初筛鉴定设备,同时为黑龙江局和3个区域实验室配备了有害生物远程鉴定设备,建立了完备的有害生物由初筛到区域,再到黑龙江局中心远程鉴定的三级检测体系。对黑龙江省系统动植检及转基因检测能力进行验证考核,扩大检测项目的认可。黑龙江局目前可以开展包括有害生物及病原物鉴定、转基因检测、安全卫生项目检测约1500余项,其中动物遗传物质实验室、马铃薯病毒检测实验室、林木有害生物检定实验室为国家重点实验室。
检疫及处理设施更加完备
针对辖区内旅邮检检疫及处理设施历史欠账较多的问题,黑龙江局全方位加大旅邮检力度及处理设施设备的建设。“跟国际接轨了!”一名在哈尔滨国际机场投弃箱处投弃物品的旅客这样说。熙来攘往的机场内,黑龙江局为全省口岸局统一制作的动植检灯箱式宣传板十分醒目。为了直观地起到提示作用,统一定制的“进境旅客携带物投弃箱”,图文并茂,生动实用,受到了进境旅客的好评。在主要口岸的关键控制点,可以见到检疫犬配合动植检工作人员忙碌的身影,全省通过统筹兼顾,科学调配,实现“水陆空”旅邮检的检疫犬全覆盖,并及时更新犬种和组织复训,确保使用效果,率先实施绩效考核,检疫犬的作用和影响力日益凸显。为11个口岸局建设了禁止携带进境截获物处理设备,能够及时、有效、环保地对截获物进行处理。
现场查验工具更加实用
根据黑龙江省口岸动植检工作实际,按照粮食检疫、木材检疫、综合通用三个类型,为口岸检验检疫部门配置了由中国检科院设计制作的“动植检便携式专用工具箱”,黑龙江局通过对现场查验工具的“提档升级”,口岸一线动植检工作人员查验及检测能力、检疫处理水平等都有明显提升,极大地提高了口岸动植检现场工作效率及水平。同时注重加强一线动植检人员现场查验工具的实用性,在配备新工具的同时做好使用培训,确保能将好钢用在刀刃上,提升各部门对突发动植物疫情的应急处置能力,为有效防范外来动植物疫病疫情入侵打下坚实基础。
人员配备更加到位
为解决黑龙江省口岸一线动植检专业人员缺乏、年龄结构不合理的问题,2013年和2014年,黑龙江局共为口岸局新招录动植检专业人员14名,同时积极组织开展学习培训,全面提升口岸动植物检疫人员综合素质,每年举办动植检业务专题培训,内容涵盖有害生物鉴定、进出境农产品口岸查验、旅邮检、检疫处理、进境动物隔离检疫等内容,为实行动植检岗位资质管理打好基础。
黑龙江局先后举办旅邮检及口岸卫生技能大赛,与团省委、人社厅共同组织了动检、植检、旅邮检岗位能手业务大赛,与地方农业、林业部门联合组织开展马铃薯甲虫疫情防控演练,与地方畜牧兽医部门联合组织开展边境地区非洲猪瘟疫情防控演练。通过系列活动,在全省系统掀起学习业务知识、熟悉业务技能的全员学习、培训、练兵高潮,大大提升了口岸动植物检疫软实力。
出口促发展,进口保安全。在口岸动植检基础设施完善配置及人员持续培训的基础上,2013年全省进境有害生物截获比2012年增长336%,旅邮检截获同比增长7.7%,先后在进境木材中检出有害生物70余种,其中检疫性有害生物7种;在进境粮食中检出有害生物近20种,其中检疫性有害生物5种;在进境AA祖代鸡雏上检出禽支原体,在澳牛上检出赤羽病和副结核病;在旅客携带物和邮寄物中截获并检出玉米褪绿斑驳病毒、马铃薯Y病毒等。口岸动植检综合能力建设的扎实推进,使得黑龙江局动植检工作业绩显著提升。在质检总局2013年外来有害生物截获情况通报中,有5处提到黑龙江局;运输工具疫情截获,黑龙江局排名第7位;邮寄物疫情截获排名第10位;首次截获检疫性有害生物并列第8位;截获疫情发布公告、警示通报,全系统共12个局,黑龙江局排在第4位;领导批示方面,黑龙江局动植检工作两次获省长批示。
沉甸甸的成绩,记录了黑龙江动植检人探索的脚步,他们以干事创业的激情全力保障黑龙江省农林牧渔业生产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助力黑龙江外向型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