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热点综合 » 正文

上海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初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世科网   发布日期:2014-09-30  浏览次数:1097
核心提示: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试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时期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
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试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时期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是国家战略需要。自贸试验区成立近一年来,上海检验检疫局在简政放权、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推进政策改革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经过前期总结评估,目前,检验检疫在自贸试验区推出的8项制度创新已经开始复制推广。接下来,进一步创新贸易监管制度,推进外贸扩大开放,构建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完善法制保障……上海自贸试验区的改革创新,依然在路上。由苗圃到成林,上海局将以建成开放度最高的自由贸易区为目标,为自贸试验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继续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 
  自贸新政为企业插上翅膀 
  ——上海检验检疫局在自贸试验区推出首批可复制可推广8项创新制度 
  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试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时期做出的重大决策,是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是国家战略需要。根据国务院关于在自贸试验区开展制度创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制度的总体部署,国家质检总局深入研究自贸试验区的定位特点和政策需求,并指导上海检验检疫局开展了一系列检验检疫制度改革创新。 
  上海局积极跟进,全力保障上海自贸试验区的正式运营。自贸试验区正式运营以来,区内检验检疫机构共完成检验检疫货物34.71万批,涉及货值531.44亿美元。与此同时,上海局出台了23项检验检疫改革创新制度,努力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经验,并对23项制度中的8项进行了重点提炼和完善,形成首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
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左二)到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综合服务大厅调研考察工作
上海市副市长艾宝俊启动自贸试验区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平台“跨境通”
自贸区进出口商品检验监管创新政策新闻通气会议现场
进出口工业品检验监管政策通报会上,自贸区内19家企业领取快检快放证书。
召开自贸试验区特殊物品政策发布会
  动植物负面清单政策助《魔鬼》飞进自贸试验区 
  货物出区零等待—— 
  全面推行预检验制度 
  在与上海市外高桥国际贸易营运中心的企业座谈中,营运中心对检验检疫的“预检验”新政称赞有加。以营运中心旗下的化妆品交易中心为例,未试行“预检验”前,经常发生产品畅销,再次进口补货时却需要重新检验,从而导致产品不能及时投放市场,错失商机。据不完全统计,实施“预检验”为其客户公司带来的2013年度营业额收入增长逾500万元,目前该市场已与13家化妆品进口企业签订了“预检验”合作协议,其化妆品交易中心的规模正在不断扩大。 
  进口货物预检验及核销制度,是上海局为了进一步加快货物流通速度而推行的一项新政。通过形成在区仓储时间和检验时间的并联,货物在储存的同时可以申请和接受检验,实现了货物出区时的零等待,大大减少了企业的物流成本,提升了企业的物流效率。根据企业申请,检验检疫部门对区内货物实施集中检验,分批核销出区。 
  以加快货物通关速度为例,实行“预检验”后,货物进境到进口通关的整个流程时间较试行“预检验”前至少缩短50%。进口工业品从7个到8个工作日缩短至3个到4个工作日,进口化妆品从12个工作日缩短到5个工作日,进口酒类更是从15个工作日缩短至3个工作日。 
  目前,该模式已在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全面提高了区内进口货物的通关效率,并可在全国各类自贸试验区和特殊监管区复制推广。 
  从检验监管转向对“检验”的监管—— 
  试行第三方检验结果采信制度 
  2014年3月1日,上海局率先在上海自贸试验区进口机动车的检验监管领域试点采信第三方检验结果,即在合格保证的前提下,采纳符合条件的机动车安检机构所出具的检验结果,使进口机动车质量安全管理方式从检验监管转向对“检验”的监管,与国际通行做法和发展趋势相接轨。 
  自贸试验区内第三方检验结果采信制度是检验检疫机构按照“管检分离、合格假定、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的原则,对公布采信要求的进出口工业产品采信符合资质的第三方检验机构的检测结果作为检验检疫放行依据的工作制度。 
  今年4月,上海自贸试验区推出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机构行政许可特殊程序,进一步放宽审批条件,降低准入门槛,简化审批手续,包括自然人及从事内贸检验鉴定业务不满3年的机构,均可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内申请设立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机构,审批流程缩短21你的个工作日,并由国家质检总局实施“一事一批”。目前,已有3家自贸试验区内机构着手申请检验鉴定机构资质。2014年10月1日起,上海自贸试验区检验鉴定机构监管模式又将有历史性突破,试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机构管理办法》,国家质检总局将审批权限下放到上海局,并对申请条件予以进一步放宽,取消对检验鉴定机构投资方和注册资本的限制。 
  截至目前,共有5家机构被采信为社会机动车安全检验机构,检验总批次7409批,涉及26.7万辆车辆、金额114.6亿美元,约节约物流成本458万美元。此外,继进口机动车之后,进口散装成品油、液体化工品等商品数重量鉴定、进口玩具等也纳入采信第三方的试点范围,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第三方检验市场健康、规范、有序发展。从检验监管转为对“检验”的监管,相关的检验鉴定机构许可制度开始“瘦身”改革,体现了包括检验检疫机构在内的政府部门转变职能、简政放权的力度正在不断加大。 
  给外贸加个“砝码”—— 
  全球维修产业监管制度引关注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变化发展以及我国颁布和实施《循环经济促进法》的颁布和实施,全球维修产业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 
  自贸试验区内全球维修产业监管制度以“风险可控、便利贸易”为监管思路,构建按照“企业资质评估+简易核准+监督检查”的监管模式。上海局通过对企业的资质评估,对区内评估通过的维修企业的一般风险入境维修的进境旧机电产品提供免予海外装运前检验简易备案,以不定期监督检查代替批批产品检验等优惠措施的工作制度。在全球维修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检验检疫机构对其实施监管的主要落脚点是入境维修用旧机电产品的检验监管。 
  截至目前,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已有12家企业通过上海局入境维修企业资质评估,实际开展维修业务的企业共6家,涉及维修产品主要为计算机设备类、机械设备类、通信/通讯设备类。截至2014年7月,共受理申报入境维修产品4341批,涉及金额8761万美元;受理维修完毕出境产品11384批次,涉及金额13547万美元。 
  在这些维修企业中,贝尔集团已将自贸试验区贝尔维修中心作为亚太区主要的海外维修中心。贝尔上海自贸试验区维修中心已经从单一的总部维修发展成为亚太地区超过10个国家提供产品维修服务。今后,该公司可能会在自贸试验区建立起一个辐射亚太地区的维修分拨中心。 
  伟创力公司目前预期电脑主板的维修产能为每年3万片,年产值约为1200万元人民币。该公司在享受相关便利措施后,正在积极扩大产能,拓展服务器等高端产品的维修业务,预计到2014年的年产值将达到2000万元人民币。 
  实践证明,全球维修的监管模式既保证了监管不缺位,又给企业入境维修业务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得到了地方管理部门与相关企业的一致好评。 
  《魔鬼》“飞”进自贸试验区—— 
  自贸试验区动植物检疫管理创新制度试飞 
  4月18日,《魔鬼》——一幅英国艺术家用蝴蝶标本拼贴而成的艺术作品在外高桥保税区内的专业艺术品仓库中查验完毕。作为新政破茧成蝶的试飞者,这幅海外艺术品成为了“免予审核国外检疫证书”新政的第一位受益者。按照自贸试验区动植物检验检疫改革措施中“对进境风险较低的动植物产品免予核查输出国家或地区的检疫证书”的创新改革,该作品成功入境自贸试验区,展现了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改革政策落地的实效。 
  同时,通过国家质检总局将审批权限下放,上海局对此幅画作加急发放“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将审批时间缩短为3个工作日,为此幅画的入境大大简化了审批流程。 
  为进一步支持自贸试验区动植检事业科学发展,国家质检总局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简政放权,在3月出台的支持自贸试验区建设的动植物检验检疫改革措施中,明确了动植物检疫审批的负面清单。在进境审批环节,上海局已经完成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管理系统的完善升级,能够独立完成负面清单以外的检疫审批事项,审批流程时限由之前的20个工作日大幅缩减为7个工作日,许可证有效期由6个月延长为12个月。通过这项简政放权的新举措,大大加强了自贸试验区内进境动植物产品的通关效率。而今,经质检总局同意,动植物及其产品检疫审批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率先复制到自贸试验区外,该项制度自5月22日起,已向张江药谷29家进境生物材料研发示范企业推广复制,真正实现了制度性创新,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受益匪浅。 
  据统计,截至2014年9月15日,上海局已试运行完成自贸试验区动植检审批共1430项,其中涉及含动物源性体外诊断试剂1292项,涉及自贸试验区内研发企业72项,涉及自贸试验区外研发企业66项。2013年共进口动物源性生物材料价值11.6亿美元,因为自贸试验区动植物检疫政策的落实,截至9月初,进口同类产品已突破13亿美元,产业规模和集聚效应明显。 
  上海局将继续在风险分析和科学评估的基础上,研究制定进境生物材料检验检疫新举措,概括为“一制度三模式”。即:优化检疫审批制度、优化检验检疫模式、优化进出境管理模式和优化风险管理模式。根据以上“一制度三模式”,按照国家质检总局的指示,上海局正在积极构建针对自贸试验区生物医药企业和研发示范企业的正面清单,经总局授权后将进一步简政放权。改革活力必将得到进一步释放。 
  “特殊物品”特殊监管—— 
  入出境生物材料制品风险管理制度改革力度大 
  2014年1月17日,美国病理家学会(CAP)发往中国各地实验室,用于实验室申请CAP实验室认可计划的人体组织、人体血液等检测样本,从上海口岸入境自贸试验区,由区内企业碧迪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统一发往全国各地。自贸试验区特殊物品监管机制,结束了此前CAP实验室检测样本只能由实验室单独申请入境的局面,标志着国内实验室摆脱了样本入境手续纷繁、成本巨大的困境,对国内实验室提升检验能力,拉近与国际顶尖实验室差距,对促进国内临床实验室间检验结果的互认具有深远意义。 
  近年来,国内生物技术持续快速发展,全球著名的生物医药企业纷纷落户上海。2013年,上海局共计审批出入境特殊物品两万余批次,贸易金额达到6.39亿美元。2014年上半年,上海局共计审批出入境特殊物品10100批次,贸易金额达到4.5亿美元。 
  6月23日,上海局推出《上海检验检疫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出入境特殊物品卫生检疫管理规定(试行)》(沪检卫函〔2014〕296号文)。至此,出入境特殊物品有史以来改革力度最大的监督管理措施落地上海自贸试验区。相较于2013年上海自贸试验区建立伊始推出的出入境特殊物品监督管理措施,新版措施更具操作性,将审批方式由原来的逐批审批调整为年度审批,企业以一年为周期提交材料,不再以每一个物品为审核对象,而是以一个项目或一类产品为审核对象。通过建立电子数据档案、实施风险分级管理等措施,对低风险产品审批期限放宽至12个月。同时,对企业由事前审批转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实行诚信管理,落实企业生物安全第一责任人意识。 
  目前,该制度已在自贸试验区内试行,区内出入境特殊物品单位共有32家,其中,12家企业已提出申请,已组织专家组开展考核9家,7家通过考核。 
  此项创新制度,充分降低了企业时间、物流、人力成本,使得企业可以按照自身情况有序安排特殊物品出入境计划,在管控风险的同时,尽最大可能提高通检速度、降低企业成本,它对促进我国的临床诊断能力、助力生物产业发展以及优化入境特殊物品监管有着重要的探索和实践意义。 
  一张证书抵万金—— 
  中转货物原产地签证制度筑巢引凤 
  “自贸试验区签发转口证明书后,我们公司的转口贸易这下可算正式开展了。”马勒贝洱(上海)的冯经理一边监督将德国客户发往新加坡的汽车零部件进行装箱,一边如是说。 
  此前,由于此类国际中转货物无法签发转口证明书,货物要经过上海-德国-新加坡的漫长国际漫游,才能到达它的最终目的地。公司必须将此类货物首先发往客户的所在国德国,再由客户从德国运往新加坡,进出口环节的繁琐和由此带来的关税、增值税等不言而喻。自贸试验区成立之后,经过检验检疫部门对企业需求的充分调研,中转货物原产地签证制度的落地为国际中转业务带来了福音,货物的国际漫游直接变成了点对点直线运输。 
  发展转口贸易是全世界自贸试验区的一项基本功能,《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中转货物原产地签证管理工作规范(试行)》中规定,对于国际中转货物,经确认未进行加工或装配的,自贸试验区签证机构可凭有关企业申请签发转口证明书。便利化的政策让自贸试验区中转货物的证书转签、分证有了合法的身份,为分销企业搭建了温暖舒适的政策港湾。 
  政策落地后,越来越多的国际中转贸易公司纷至沓来。世界著名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马勒贝洱集团在洋山保税港区设立了分销中心,从2014年2月首份转口证明书获签以来,截至6月,公司转口至德国的贸易签证数量突增,从0猛增至45,贸易额涉及80多万欧元,4个月创造上海分公司30%至40%的业务量,并在持续增加。瑞典著名轴承制造商斯凯孚公司也慕名而来,将新加坡的亚洲中心物流仓库“举家搬迁”,在自贸试验区建立区域总部、物流中心。政策的改革吸引着大批企业进驻上海,随着这些国际巨头的目标汇聚,必将带来上海国际中转贸易的快速发展。 
  打造“升级版”信息化—— 
  检验检疫通关无纸化改革逐步推进 
  在不久的将来,如果你走近自贸试验区检验检疫窗口,工作台上小山一样的单证不见了,窗口前排成长队的人群不见了,符合条件的区内企业将实现自贸试验区检验检疫作业的全程无纸化。 
  目前正在自贸试验区推行的检验检疫无纸化改革,是指结合单一窗口新模式,通过实行“企业信用管理、商品风险分类”方式,对符合条件的区内企业实现申报、计收费、检验、签证放行等各环节的无纸化运作。这一改革的实现,将改变企业从整理资料到递交现场检务窗口受理共需一个工作日的繁杂手续;改为一小时内完成报检并获得审单指令,大幅缩短企业申报时间。 
  在报检环节无纸化方面,8月1日起,自贸试验区检验检疫即启动了第一家试点企业无纸化报检工作,截至8月17日,共计无纸化报检16票。同日起,荷兰正式发送无纸化电子乳制品证书,供进出口企业向上海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办理乳制品的入境报检手续,检验检疫机构通过电子证书联网核查系统实施电子证书核查。同时,截至2014年8月,检验检疫部门共通过远程方式收取缴费650起,共计17279报检批次,199万美元。 
  在现场查验及放行无纸化环节方面,截至2014年8月底,上海局共以“即查即放”模式完成现场查验放行6430批次,总计1.7万标箱。此外,凭借检验检疫发送货物通关单电子数据,企业即可办理进出口通关手续。2014年,上海局平均每月向海关发送7万批出口无纸通关单,通关单无纸化比例从2012年的96.3%提升到99.9%。发送进口无纸通关单7万批,通关单无纸化比例从2012年的59.9%提升到68.8%。 
  预期一至两年内,自贸试验区检验检疫机构将全面建成各项试验区检验检疫无纸化改革技术支撑的信息化系统,除低资信企业、极高风险产品外,实现试验区进出口、出入境产品检验检疫作业全程无纸化,并全面在全国其他地区复制推广。 
  管得住放得开—— 
  自贸试验区检验检疫分线监管机制有成效 
  自贸试验区检验检疫分线监管遵循“进境检疫,适当放宽进出口检验;方便进出,严密防范质量安全风险”的原则,检验检疫机构在“一线”主要实施进出境检疫和重点敏感货物检验工作,在“二线”主要实施进出口货物检验和监管工作。入境应检物在区内企业间自由流转,不涉及实际使用的,免予检验。 
  据悉,2014年上半年,在“一线”入境环节,自贸试验区检验检疫部门各机构共计受理入境应施检货物占总申报量的44.72%,实际实施入境检疫120145批次、入境检验(主要是入境废物原料和放射性检测货物)6627批,确保了自贸试验区“一线”最大限度的放开。同时,在“二线”进口环节,实施进口检验批次占总批次的2.78%;其中一日游货物进口施检2911批次,占实施进口检验的2.18%,确保自贸试验区“二线”管得住。 
  该制度在现有特殊监管区域检验检疫政策的基础上,结合自贸试验区特点,确定了分线管理的具体要求和工作重点。在出入境一线,检验检疫实施无豁免检疫,仅对废物原料、放射性检测等重点敏感货物实施入境检验检测,对其他货物暂免检验监管,在进出口二线,严密开展检验监管工作;同时设计了“预检验及核销”、“登记核销管理”等便利化制度,实现自贸试验区二线管得住、放得快。 
  用心改革 用心服务 
  为了更好地为企业服务,让老百姓更好地了解检验检疫政策改革,进一步加强“用户体验”,上海检验检疫局在充分挖掘职工个人潜力的基础上,创作了一本由检验检疫人自己编绘、自己创作的漫画册。《小璐为您画改革——自贸试验区检验检疫政策创新》以漫画的形式对自贸试验区检验检疫11项改革创新进行了形象的描述,其中包括检验检疫部门形成的首批“可复制可推广”8项自贸试验区检验检疫新政。这本漫画册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阐释了自贸试验区检验检疫的创新政策,每幅漫画都以对比的形式表现出自贸试验区检验检疫政策出台前后的变化,真正做到用老百姓能够理解接受的方式讲好检验检疫故事。 
  漫画册免费在窗口发放,效果良好,受到企业的一致好评。这本讲述改革的“政策创新”小册子,不仅成为了检验检疫局用心为企业服务的载体,更体现了上海检验检疫局“崇检尽责、服务至上”的理念,践行了质检总局“人民质检为人民”的使命要求。 
  这种“动了脑筋”的创新服务方式也得到了领导的认可。4月,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间隙中,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审阅了自贸试验区检验检疫部门的漫画册。他对这种政策改革的创新宣传方式表示了认可,并题词:“加大检验检疫改革力度,绘出更多更新更美图画”,对上海局的工作表示高度肯定。 
  大事记 
  国家领导人先后考察调研自贸试验区检验检疫工作 
  自贸试验区成立一年以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国务院副总理汪洋等国家领导人先后深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试验区)考察调研。 
  在自贸试验区服务大厅检验检疫窗口,国家领导人与工作人员亲切交流,工作人员依照当时自贸试验区检验检疫工作进展向各位国家领导人进行详细汇报,对自贸试验区形成的首批“可复制可推广”检验检疫新政进行着重介绍。此外,工作人员还向各位国家领导人介绍了实时发布检验检疫创新政策的自贸试验区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及检验检疫创新政策漫画册。针对现场办理的业务,当时在场的企业人员也分别介绍了该公司在新政发布前后的不同体会。 
  听取了上海检验检疫局相关工作汇报后,各位国家领导人纷纷对检验检疫各项工作予以充分肯定。其中,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指出,上海检验检疫局“工作很用心,很有创意,动了脑筋”。 
  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考察自贸试验区 
  2014年6月9日,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在上海检验检疫局原局长徐金记、副局长包生良的陪同下,来到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综合服务大厅调研考察工作。 
  支树平慰问了自贸试验区综合服务大厅内检验检疫窗一线工作人员,详细了解了区内检验检疫制度创新情况,充分肯定了上海局的工作成效,认为自贸试验区检验检疫微信服务平台等工作创新性强,并赞扬自贸试验区检验检疫工作鲜活、有创意,“用两米宽的小窗口发挥了大作用”。 
  支树平还考察了自贸试验区内的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上海局酒化检测中心等。支树平要求上海局在当前自贸试验区政策创新见到效果、形成实例的基础上,从理论、制度、操作等方面总结梳理检验检疫内部规律,做好在全系统介绍可复制可推广经验的准备。 
  成立自贸试验区检验检疫政策研究所 
  5月13日,上海局与上海海事大学举行签约仪式,共同成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检验检疫政策研究所。双方将以该研究所为合作平台开展检验检疫制度创新研究,深入分析包括部门协作、信息共享、风险预警和诚信管理在内的监管模式,提炼形成符合上海自贸试验区特点的、可复制、可推广的检验检疫监管制度体系。根据协议,双方将以该研究所为合作平台,积极开展检验检疫制度创新研究,跟踪和聚焦国外自贸试验区的先进做法,梳理总结浦东“全国检验检疫改革创新区”工作经验,按照双线管理原则,提炼形成符合上海自贸试验区特点的,可复制、可推广的检验检疫监管制度体系。双方经友好协商,决定将先期开展自贸试验区“单一窗口”检验检疫模式创新、自贸试验区跨境电子商务检验检疫服务创新、自贸试验区检验检疫第三方机构监管模式创新、自贸试验区检验检疫制度创新与国家安全策略、自贸试验区服务贸易检验检疫监管体系创新、自贸试验区检验检疫应对全球技术性贸易措施等8项合作研究课题。 
  上海自贸试验区率先试行检验检疫第三方评估机制
  实施第三方评估,是各级政府朝着重大决策民主化、科学化迈出的重要一步,是打造现代新型服务型政府、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检验检疫在自贸试验区引进第三方实施效果评估,一举打破了以往政府绩效评估“自拉自唱”的格局,使政府部门从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双重身份中解放出来,摆脱了相关部门的利益羁绊,使评估结果更具客观性、公正性、专业性和权威性。 
  按照中央要求,上海自贸试验区应在成立一周年之际拿出首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政策。上海自贸试验区挂牌成立以来,上海局胸怀大局、积极创新、主动改革,先后推出了23项创新制度。为科学、客观、公正地评估新制度的“含金量”,该局在通过国家质检总局组织的系统内评估的基础上,进一步引进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和上海海事大学组成第三方评估机构,对首批8项检验检疫创新制度进行第三方评估。 
  目前,第三方评估机构已经从制度创新性(I)、风险可控性(R)、国际惯例契合度(A)、用户体验(Ce)、可复制性(D)5个层面,建立了含有15个二级指标和28个三级指标的多维度评估模型,并将采用文献检索、企业座谈、实地调研、国际对比、专家评估等形式,对每一项创新制度作出综合性评定结论。 
  8月21日,第三方评估机构已经完成了对入出境生物材料/制品风险管理制度的第三方评估工作并出具了首份评估报告。上海局由此成为上海自贸试验区率先引进并实际运行第三方评估的驻区政府部门。 
  当前,上海局正在紧密协调第三方评估机构,抓紧推进自贸试验区检验检疫无纸化、分线管理、进口货物预检验、第三方检验结果采信、全球维修产业监管、进境动植物及其产品检疫审批负面清单管理、中转货物原产地签证等首批8项创新制度的第三方评估,使其符合可复制、可推广的总要求。 
  自贸试验区检验检疫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开通
  根据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特点,为构建更加亲民、便民、快捷的公众参与平台,上海局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自我加压、自我创新,在上海自贸试验区推出了集政策发布、信息互通、人工咨询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自贸试验区检验检疫信息服务官方微信号。自贸试验区检验检疫微信服务平台建设旨在通过紧密结合新媒体宣传方式,创新业务服务模式更好地为客户服务。 
  自贸试验区检验检疫信息服务平台搭建在目前成熟推广且客户群庞大的微信应用中,通过实名认证方式成为政府服务平台,使注册用户及时掌握最新的关于自贸试验区检验检疫政策的相关信息。 
  该平台功能是上海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检验检疫机构官方政策咨询微信公众服务号,介绍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检验检疫政策。目前,该平台已正式上线运行,分3个栏目:政策发布、信息发布、咨询服务,其中信息发布第十三期已经与大家见面,实现政策信息查询、法律法规政策咨询、后台人工在线咨询答复等多种功能。目前,该平台已有4000余家企业和个人关注,并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国家质检总局及上海市委、市政府等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和认可。 
鉴于微信公众服务号即时服务的特点,该平台形成了保证机制,负责人带领青年团员们一起克服种种困难,保持24小时全天候在线,第一时间发布资讯并回复公众咨询。此外,微信公众服务号定期更新发布内容,为关注企业提供最新的政策信息。 
 
  来源:中国国门时报
文章出自: 世科网
本文网址: http://www.cgets.net/news/show-8956.html

声明:

1、本网转载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凡来源注明“世科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世科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个工作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关键词: 自贸区;上海;
分享到:
5.31K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