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食品安全 » 正文

五粮液1618甲醇含量检测方法相同结果突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世科网   发布日期:2013-02-26  浏览次数:1254
核心提示:五粮液1618被国际一流检测结构SGS检出甲醇超标,随后SGS先称检测结果错误要求重检,后再称检测结果无误,致使检测结果扑朔迷离,
五粮液1618被国际一流检测结构SGS检出甲醇超标,随后SGS先称检测结果错误要求重检,后再称检测结果无误,致使检测结果扑朔迷离,五粮液1618的甲醇含量成谜。

  全球领先检测机构首份报告

  五粮液1618甲醇超标近两倍

  2012年底,因酒鬼酒的塑化剂事件,白酒业被闹得沸沸扬扬,记者从多个业内人士处获悉“多数白酒质量堪忧”,因此决定随机抽查白酒样品送检。

  送检之前,记者联系了STC、天祥集团等第三方质量检测机构,均表示不接受个人送检,只接受企业或委托送检,因此辗转找到SGS上海实验室(下称“SGS”),其表示可以接受个人送检。

  公开资料显示,SGS译为“通用公证行”,其总部在瑞士的日内瓦,在全球137个国家设有1350多家分支机构、专业实验室和7万多名科研人员、工程师、博士、化学家等检验人员,为中国境内首家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 ISO17020认可的第三方合资检验机构。

  SGS自称是目前全球认证数量第一大的机构,全球领先的检验、鉴定、测试和认证机构,是公认的质量和诚信的基准,创建于1878年,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资格最老的民间第三方从事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鉴定的跨国公司。

  1985年,SGS公司股票首次在瑞士证券交易所(SWX)上市。2001年至今,SGS持有记名股票。

  2012年12月20日,在不能确定SGS能否真正进行独立检测的情况下,记者改变送检多款酒企白酒计划,在上海五粮液旗舰店只购买了一瓶五粮液1618作为检测样品,并派专人送往SGS,要求检测铅、甲醇、氨基甲酸乙酯及农药残留的含量。

  当日,位于上海市徐汇区宜山路的SGS实验室回复称已收到样品,将于次日安排检测,并告知一周左右时间出具检测结果。

  因为元旦假期因素,SGS的检测报告延后到2013年1月4日。在SGS出具的五粮液1618测试报告(No:SHFDO121218199FD)中显示,五粮液1618白酒的铅、氨基甲酸乙酯及农药残留三项含量未有超标现象,但甲醇含量一项的测试结果为699mg/L。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蒸馏酒及其配制酒》(GB2727-1981)规定,蒸馏酒的甲醇的理化指标为:以谷类为原料者,≤0.04g/100ml;以薯干及代用品为原料者,≤0.12 g/100ml,该标准均按60%酒精度折算。而于2013年2月1日起实施的新标准GB2727-2012中规定甲醇的理化指标为粮谷类≤0.6g/L,其他为≤2.0 g/L,该标准按100%酒精度折算,对甲醇含量要求有所提高。

  五粮液白酒资料显示,五粮液1618是以谷物为原料,因此按照“蒸馏酒的甲醇的理化指标为:以谷类为原料者≤0.04g/100ml”的国家标准计算,五粮液1618甲醇含量699mg/L(0.0699g/100ml)的检测结果超标。即使是按照新标准折算,该甲醇含量也大幅超标。

  业内专家介绍,甲醇是一种麻醉性较强的无色液体,其主要来源是酿酒原料及辅料中的果胶质,在糖化、发酵、蒸馏等制酒工艺过程中形成,对人的神经系统和血管有毒害作用,尤其对视神经危害较大。甲醇摄入量超过5毫升就会出现中毒反应,超过10毫升就能造成双目失明,超过30毫升将致人于死。甲醇在体内不易排出,会发生蓄积。

  近年来,国内假酒造成的急性甲醇中毒事件屡有发生,其中多系用甲醇或含甲醇很高的工业酒精勾兑假酒而成。

  同样检测方法结果突变

  检测单位称超标要上报监管层

  记者接到检测报告后,因该检测结果显示五粮液1618严重超标,于是多次咨询SGS工作人员该结果是否可靠,都得到肯定答复。

  为谨慎起见,记者通过SGS业务人员联系上负责该项检测的技工人员陆先生,针对699mg/L的检测结果是否确信可靠一事,陆先生并未直接回答记者,而是要求记者将电子版检测报告寄回SGS,“以便研究”。

  2013年1月10日,SGS来电回复“因检测方法有差异导致检测结果有问题”,要求记者寄回纸质版检测报告,并将五粮液1618一同寄回SGS,以便重新检测,并多次致电称此次检测系“工作人员失职”。

  同日,记者在将第一份检测报告扫描后,将检测报告原本连同酒样寄往SGS上海实验室。

  2013年1月18日,记者收到SGS出具的第二份检测报告(No:SHFDO121218199FDS1)。该报告显示,五粮液1618的甲醇含量由原先的699mg/L变更为104mg/L,按照国家标准计算,此次检测结果不存在超标现象。另外,第二份检测报告的样品名称也由此前的“五粮液1618”变更为“白酒”。

  对比两份检测报告后发现,第二份报告除了样品名称与甲醇含量有变动外,其他科目与检测结果皆与首份检测报告一模一样。并且,两次检测所采用的甲醇检测方法均为GB/T 394.2-2008酒精通用分析方法。

  同样的测试方法,同样的测试样品,为何得出差距悬殊的检测结果?

  记者拿到第二次的检测报告后,拨通了负责五粮液1618检测项目的SGS技术人员陆先生的电话。陆先生在电话中表示,第一份报告显示检测样品名称为“五粮液1618”乃工作人员违规所致,其言之凿凿称SGS在公正方面绝对权威,不像国内检测机构可以“做结果”。

  当记者追问如果送检样品存在超标现象的检测结果,检测机构会如何处理?陆先生表示,SGS会先将检测结果上报至国家的相关部门,由其决定能否发布。

  本刊无法判断SGS是否在第一次检测结果出来之后向有关部门汇报过,但是两次差异如此之大的报告,到底该相信哪一份?

  一错再错

  SGS无法自圆其说

  针对两份检测方法相同而检测结果不同的检测报告,记者采访多方食品检测专家后发现,报告上两次所写的甲醇检测方法GB/T 394.2-2008既酒精通用分析方法很有可能不适合用于普通白酒检测,因中国对蒸馏酒与配制酒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为GB/T 5009.48-2003。

  对此疑问记者反复向SGS求证。对于记者的疑问,技术人员陆先生表示,两次检测方法实则不一样,首次检测采取的方法的确是检测白酒应用的GB/T 5009.48-2003,而报告中所写检测方法GB/T 394.2-2008乃业务员失误,而第二次采取的检测方法为五粮液酒瓶上注示的标准,但检测报告所标方法同样是GB/T 394.2-2008,对于两次检测报告中方法的注释和实际情况不一样的疑问,陆先生表示是因为SGS工作人员使用电子文档时模板套用出错。

  2013年2月20日,SGS又向记者发来邮件说明情况。但该封邮件又推翻了此前SGS自称的第一份检测报告结果有误的说法,其在邮件中表示:“第一次报告并不属于检测结果错误。”“第二次报告是报告模板的套用错误,测试自身并无问题。最终给到您手上的都是经过审核无误的正式版。”

  然而,SGS自称的“最终的无误正式版”,是一份连检测方法都填写错误的检测报告。

  按照SGS的邮件说明,如果第一次检测不存在检测结果错误的话,那么五粮液1618的甲醇含量超标。

  针对两个标准GB/T 5009.48-2003和GB/T 394.2-2008检测出来的结果是否一致时,有食品检测专业人士对记者表示,检测方法不一样,参照的标准不一样,得出的结果也可能会不一样,且新的甲醇含量结果104mg/L与首次结果699mg/L相差太大,不符合常规。

  此外,SGS也表示,他们的检测过程和结果均经过多方人士再三核实才会盖章,作为老牌检测机构的SGS,两次都出现细节错误的可能性不大。

  一瓶酒,同一个检测技术人员,用了同样的检测标准,出现了不同的报告。在两个月的检测、沟通过程中,SGS不同的检测结果,到底是技术本身有问题?还是另有原因?我们不得而知。

 
文章出自: 世科网
本文网址: http://www.cgets.net/news/show-891.html

声明:

1、本网转载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凡来源注明“世科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世科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个工作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关键词: 五粮液 SGS 检测 甲醇
分享到:
5.31K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