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全球贸易自由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关税壁垒和配额等贸易保护措施的逐步弱化,技术性贸易壁垒已成为相关贸易国进行市场保护的重要手段。目前,技术性贸易壁垒已对我国产品出口产生较大影响,并且正逐步演化为长期制约我国出口的最大障碍之一。
近年来,我国产品出口屡屡“碰壁”,不仅使得涉事企业遭受较大经济损失,也对“中国制造”的国际声誉造成不良影响。分析表明,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日趋高企是企业一时难以逾越的重要国际因素。但不可否认,一些技术含量不高、行业门槛低、劳动密集型的外贸行业存在着大量中小企业,甚至家庭作坊,企业在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大都存在不完善的问题,产品以中低端为主,质量也良萎不齐。这些企业在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时存在的意识不强、态度不正、方式不对、能力不足等问题则是出口产品遭遇“封杀”的内部原因。
面对内外两方面的原因,我们既要研究对策,又要“苦练内功”,两方面缺一不可。但冲破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限制,关键在于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开拓国际市场,这是扩大出口贸易的一个战略问题。
但是,大量中小企业升级改造、能力提升不是一撮而就的事情,同时鉴于这些企业在稳定就业,搞活市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不得不立足于企业的既有现状,打破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需多管齐下。
充分发挥“管”作用。中国目前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仍在建设和完善之中。在这种状况下,难免会有一些企业,为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铤而走险,或者抱侥幸心理,生产和销售不合规、不达标的产品。作为质量工作主管部门,检验检疫部门要充分发挥“管”作用,加大法律的监管和惩处力度,强化市场监管,净化市场环境,不断提高企业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企业真正把生产经营活动放在提高产品质量上来。
提升“有效服务”能力和水平。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能力的不足,在标准、计量、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方面急需专业的帮扶。而目前,由于我国的“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服务业存在着小、弱、散现象,”对企业服务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例如,有的企业虽然获得相关体系认证,但实际上并未对企业生产管理发挥作用;标准信息来源多但缺乏时效性、准确性和权威性,企业并未获益;检验检测存在不规范现象,导致企业盲目送检,费时费力。为此,政府部门不能袖手旁观,一方面需要积极引导和规范市场各方,发展和壮大市场认证认可、检验机构的力量,使市场发挥“正能量”;另一方面按照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加强政府相关机构的公益服务,如检验检疫部门建立统一的公益性信息检测平台,及时为企业提供“有效服务”,弥补市场不足。
充分利用好龙头企业质量保证能力的“外溢”作用。目前,我国几乎所有省份都有产业集群,在产业集群中不乏一些技术能力强、生产完备、管理较好的龙头企业。这些企业产品质量保证能力较强,出口市场多元,在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上意识和能力强,手段多,信息灵。检验检疫部门在区域化管理中,应充分利用好龙头企业质量保证能力的“外溢”作用,加大企业实验室资质的认证认可,促其对区域内企业开放,构建检企信息沟通和协调机制,实现信息共享,使龙头企业成为区域产业的信息岛和技术发展的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