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热点综合 » 正文

《质量与认证》:消费品监管鼎新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世科网   发布日期:2014-09-18  浏览次数:798
核心提示: 【题记】  消费品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消费品质量安全,事关民生安全,事关消费增长,事关社会稳定。2014年1月,国家质检总
      【题记】 

  消费品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消费品质量安全,事关民生安全,事关消费增长,事关社会稳定。2014年1月,国家质检总局首次明确提出,把消费品质量安全列为监管的重中之重。 

  一年过半,这项工作进展如何?收效如何? 

  带着这些问题,“质量月”前夕,记者走访了这项工作的主推部门——国家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监督司,倾听他们的思考与解读,体会他们的创新与实干。 

  【正文】 

  “改革如下棋,只有走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子,才能一子落地而满盘皆活。对于产品质量监督工作来说,消费品安全就是这颗重子……”在1月23日召开的全国产品质量监督工作会议上,时任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魏传忠一语破的,明确提出将消费品安全作为2014年质量监督工作的重点,由此拉开了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攻坚战的序幕。 

  正视消费品质量安全现状 

  近年来,消费品安全事故不断冲击人们敏感的神经。如,某品牌洗衣机绞死年幼姐妹、电视机爆炸造成2死2伤、电热毯和热水器漏电致人死亡……频发的消费品安全事故,为我国消费品质量安全现状敲响了警钟。  

  质量符合性有待提高 

  资料显示,2008年,我国日用消费品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为81.1%;2009至2013年,抽查合格率介于84.8%至88.8%之间。这些数据一方面表明我国消费品质量水平呈现稳步上升的态势,另一方面也说明,不合格产品的数量仍然较大。因为,我国是消费品制造大国,产品种类多,产量基数大,即使是1%的不合格,也是一个很大的数量。数量庞大的不合格品,其质量安全隐患不可低估。 

  质量水平差异明显 

  与消费品工业区域发展现状相对应,我国东部地区与中部、西部地区的消费品质量水平呈现较大差距。2008至2013年,东部地区的日用消费品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均高于当年全国平均合格率,中部和西部地区则低于全国平均合格率,并且有较大差距。 

  此外,不同类别的消费品质量水平和质量稳定性也存在差异。2008年至2013年,国家重点抽查的16类56种日用消费品的平均合格率为85%。在这16类产品中,11类产品质量呈上升趋势,占69%;两类产品质量有所下降,占12%;另有3类产品质量呈上下波动状态,占19%。 

  新技术带来质量安全隐患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材料、新工艺的大量应用,产品的复杂性不断提高。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的创新型消费品在给人们带来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的同时,由于设计、制造等原因,出现批量性的影响公众人身安全的可能性也在加大,造成消费者的安全风险提高。 

  制假售假未能根本杜绝 

  尽管各级质检部门始终保持执法打假高压态势,但是制假售假行为依然存在。2013年,全国质监系统共查处各类质量违法案件11.7万起,涉案货值金额达48亿元,查办大案要案2959起,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937起。 

  提升消费品质量安全意义重大 

  消费品质量安全问题不断出现,对内会危害消费者健康安全,动摇消费信心,对外则影响到我国的出口贸易,甚至会损害我国产品形象。 

  近年来,包括消费品在内的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要求“立足以质取胜”,“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扩大内需时指出,日用消费品受产品质量影响明显增大。李克强总理也多次明确指出,我们所追求的发展必须是提质增效升级的发展。因此,正确认识提升消费品质量安全的作用,意义重大。  

  确保民生底线 

  今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把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兜住民生底线,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对于质检系统来说,保障消费品质量安全就是保障民生底线。消费品质量安全事故,不仅危害消费者个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而且涉及千家万户,事关民生安全,影响社会稳定。 

  在消费品质量安全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焦点的当下,一旦消费品发生质量安全问题,还容易被迅速放大,往往引发对企业、对行业的信任危机,对政府部门公信力的质疑和监管力度的不满。 

  助力经济增长 

  政府工作报告还指出,扩大内需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消费是扩大内需的主要着力点。据统计,2013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0%;今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7.4%,较去年四季度及全年均下降0.3个百分点,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却同比增长了12.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继去年四季度之后再次提升。特别是在当前投资、出口都处于下行态势的情况下,消费对经济稳步增长更是具有重要作用。 

  要保持消费持续增长,除了要提高收入水平、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提高消费能力外,还要保障消费品质量安全,让人们做到放心消费。通过加强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使质量成为消费增长的正能量。 

  提升消费品质量安全 多项措施并举 

  消费品质量安全关系民生安全,关系经济发展,关系社会稳定。抓好消费品质量安全,保障和改善民生,质检部门责无旁贷。 

  面对千头万绪的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国家质检总局结合当前消费品质量安全形势和监管能力现状,推出了一系列探索性举措,并将“改革创新 积极作为”作为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工作指引。 

  构筑质量安全风险防线 

  推出《产品质量安全知识读本》、发布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警示,去年以来,“预防为主,防范在先”的创新型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机制,从局部试点到全国铺开,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中。 

  国家质检总局明确提出建立以预防为主的消费品质量安全风险管理工作机制,把风险监控作为保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全面建立风险采集、风险监测、风险评估和风险处置的消费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机制。 

  改革基本抽查制度 

  产品质量抽查是我国基本的产品质量监督制度。国家监督抽查制度实施29年来,经过不断完善,已形成一套规范高效的产品质量监督体系。今年,为了更好地落实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督,国家质检总局对抽查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 

  实现五大转变,即由各类产品均衡用力,向突出消费品安全监督转变;由侧重组织国家监督抽查为主,向统筹协调全系统抽查转变;由侧重抽查工作微观执行,向抽查结果宏观分析利用转变;由侧重抽查过程质量管理,向突出企业质量责任追溯转变;由侧重政府监督为主,向促进社会共治转变。 

  突出了五项原则,即突出民生导向,强化消费品安全监管;突出问题导向,强化发现质量问题功能;突出社会导向,强化产品质量社会共治;突出联动统筹,强化质量监督整体合力;突出责任追溯,强化不合格企业后处理。 

  电商监管攻坚克难 

  近年来,网购质量事件时有发生,引发了媒体和社会的热议。针对电子商务领域出现的产品质量问题,去年以来,国家质检总局启动了有关立法研究工作,加快了标准制修订,组织开展了风险监测和专项抽查。 

  去年底,国家质检总局在杭州启动了“质检总局电子商务产品质量风险监测中心”和“国家质检总局电子商务产品质量12365举报投诉处置指挥中心”(以下简称“两大中心”)的建设,深入开展了电子商务产品质量风险信息“大数据”采集、分析工作,初步制定了网上风险监测神秘抽样、检测协作和属地查处等制度,开发了风险监测系统软件,搭建了覆盖全国副省级城市的属地执法协作网络。 

  在5月19日召开的全国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会议上,时任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魏传忠提出,把电子商务作为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重点领域来抓。 

  魏传忠说,下一步国家质检总局将加强电子商务产品质量监管。以网上热销、消费者投诉较多、价位偏中低档的大众消费品为重点,开展电子商务产品质量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查,严厉打击网上制假售假、以次充好等行为。帮助电商平台企业建立完善电子商务产品质量保证体系,鼓励电商平台企业利用社会力量建立产品质量源头追溯机制。

 
  来源:国家质检总局
文章出自: 世科网
本文网址: http://www.cgets.net/news/show-8757.html

声明:

1、本网转载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凡来源注明“世科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世科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个工作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5.31K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