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奶粉很安全
7月31日,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巡视员高伏透露,我国已选择伊利等6家乳企试点,运用物联网的技术建设追溯体系,初步实现了消费者随机随时查询;7月9日,荷兰合作银行发布《2014年全球乳业20强报告》,伊利集团成为目前唯一进入全球10强的亚洲乳品企业。
近年来,从奶源建设到产品升级,从品控体系到创新研发,以伊利为代表的我国乳企扎实稳健地迈出快速增长的步伐。
“经过3次修订,我国现行婴幼儿配方食品标准,已经成为世界上最严格的标准之一。”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美菊说,我国婴幼儿配方食品新标准的许多指标,已不低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的要求。
“我国的奶粉标准立足于保障我国婴幼儿营养需求,同时考虑行业生产和监管能力等实际情况,部分指标比国际标准更严格。”国家卫计委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副司长陈锐说。比如,国际食品法典标准对婴儿配方食品中的乳糖含量没有要求,我国标准则要求乳基婴儿配方食品中乳糖含量必须占碳水化合物含量90%以上。
消费信心待重建
家住北京陶然亭街道的年轻妈妈李婷近来面临新情况,家里储存的洋奶粉就要吃完了,她开始重新审视国内市场上的各大乳粉品牌,想要为自己宝宝挑选一款适合的奶粉。国产品牌也列入了李婷的备选清单,但是,一直选购洋奶粉的她,面对琳琅满目的品牌,一时拿不定主意。
李婷的纠结,也是当前许多奶粉消费者的纠结。如何更好地将消费者的目光吸引到国产品牌上,如何重建消费信心,我国乳业还需继续努力。
为督促乳企落实主体责任,从生产源头上保证质量安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加强监管的制度建设,除去年底发布的《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审查新细则》外,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授权制度、生产经营者赔偿和追责制度、食品安全责任强制保险制度和网络销售婴幼儿配方乳粉监管制度等,均在加紧制定中。
乳粉监管层等希望,通过制度建设督促企业加强质量自管自控,严格落实原辅料进厂检验、产品出厂批批检验和质量安全授权、全过程记录等制度。
行业需要零瑕疵
虽然监管力度在不断加大,但重建市场信心,仍有赖于乳企自身努力。
可喜的是,国内有的乳企在追求质量零瑕疵方面已取得长足进步。以伊利为例,在业界,伊利是较早确立企业标准的奶粉厂商,其标准远高于国标甚至欧盟标准。伊利对原奶检测指标达147项,对原辅材料及各类产品检验更多达856项。截至去年底,伊利检测设备累计投入5.15亿元,配置各类精密检测仪器4100多套。
目前,伊利以“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现代化”的标准来完善和升级牧场。截至今年3月底,伊利已在全国拥有自建、在建及合作牧场2400多座。截至去年底,伊利共投入约102亿元用于奶源地升级与建设。
在严控品质的同时,伊利更把目光投向海外。自去年起,伊利全面推动“全球织网”海外战略,在新西兰投资了奶粉项目,分别与美国最大的牛奶公司DFA、意大利斯嘉达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今年初,伊利还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合作建立了欧洲研发中心。
伊利给了国产乳企一个启示:只要追求零瑕疵,用不了多久,国产奶粉就一定能重新赢得消费者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