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初,中国乳业原本有过好消息,比如中国伊利位列全球乳业20强第10名,蒙牛位列第14名。伊利成为目前唯一进入全球10强的亚洲乳企。
然而,7月末的两则新闻让消费者重新想起2008年的“三鹿事件”。先是媒体重访2008年首例“三鹿事件”患儿后报道称“比同龄孩子发育得小”;接着,7月31日,原三鹿集团董事长田文华减刑的报道又引起议论。
6年的时间,未能抹平“三鹿事件”对消费者和整个行业的创伤。
河北奶粉重整山河
对于“三鹿事件”,公众常常作为谈资的可能除了涉事官员、企业高管之外,就是这几年洋奶粉大行其道,豆浆异军突起。
其实“复出”的除了涉事官员,还有当年涉事的新西兰恒天然等——通过各种方式摇身一变,仍是今天中国市场炙手可热的参与者。
再比如,2009年蒙牛在被中粮收编之后,又引入丹麦奶粉巨头爱氏晨曦作为战略股东。而后者其实在2008年之前已经进入中国市场,甚至也受到“三聚氰胺”的牵连。
尤其是在高端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洋品牌占有率已达80%。业内惊呼中国乳制品市场将重走国内大豆(4577, 6.00, 0.13%)市场被外资控制的路子。
好在中国奶粉生产企业在漩涡中折腾几年之后,如今已展开自救。其中,在“三鹿事件”6年后,河北奶粉意欲逆袭。
据悉,已取代三鹿集团成为河北最大乳企的君乐宝公司肩负着这轮重整的使命。这家公司在2008年三鹿集团陷入“三聚氰胺”泥潭难以自拔时成功抽身。
2014年,君乐宝不惜冒着被称为“搅局者”的风险,以低价方式高调杀入婴幼儿奶粉市场。有业内人士猜测君乐宝此举暗含河北省地方政府的意愿。
“三鹿事件”之后,中国乳制品企业展开了走马灯式的快速整合,但这并不能掩盖产业“外患”之外一系列严重的“内忧”。
比如,2011年6月,围绕乳品新国标的质疑甚嚣尘上,正反双方激烈争辩。该争辩最终重新激起业内关于巴氏奶、常温奶的争论,以及一些阴谋论基调的传言。
“三鹿事件”已过去6年,但时间仍未抹平消费者和整个行业的创伤。类似传言仍会激起人们对中国乳制品行业的不信任。
信用危机仍如噩梦缠身
这种传言足以掀起中国乳制品市场一阵风波。2012年4月,“皮革奶”传言又一次引起人们对乳制品的担忧,重创国产乳制品。
然而,这些年洋奶粉企业不仅斩获了高端奶粉市场的大多数市场份额,依靠其获取了信用赚取了产品溢价。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三鹿事件”所带来的信用危机仍如噩梦缠身,
在2008年之后,中国乳制品行业的一系列风波将中国消费者带进信任的低谷。比如,2010年10月中下旬,接连被曝出的“安勇事件”“未晚事件”等中国乳业巨头同城操戈的黑色斗争故事,让中国乳业异常尴尬,也使得消费者的疑虑更深一层。
中国乳品企业一度的草莽作风以及“不使己强于人而谋人弱于己”的武大郎心态展露无遗,也使消费者为扭曲的奶业而心惊。
信息不透明被认为是信用危机难以修复的主要原因之一。2009年12月,中国政府开始在食品工业企业加强诚信管理体系建设,所有婴幼儿乳粉生产企业也被要求必须建立并实施诚信管理体系,并展开相关认证。
但是,这些年中国乳制品行业的诚信水平提高了吗?一些企业在产品宣传中仍然沿用过去的“忽悠”招式,习惯于让概念铺天盖地。相比于技术创新,中国企业更擅长炒概念。
一些企业和行业组织在自律方面仍然没有根本性的改观,缺乏与消费者建立牢固信任的诚意。比如,“三聚氰胺事件医疗赔偿基金”的运作情况,最初竟被作为“机密”拒绝公开。
2014年3月7日港股收盘后,蒙牛乳业[微博]正式被纳入恒生指数成分股,表明蒙牛以及中国乳业逐渐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但是,在经历了“三鹿事件”之后,公众对中国乳制品的不信任感目前依然居高不下。
奶源短板仍是万劫之缘
三鹿模式确实一度成为乳业模仿标本,如若悲催的三鹿不倒下,或许外资奶粉不至于如此强势。但是,历史不容假设,何况中国乳制品行业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奶源问题。
“奶荒”是块试金石。无论行业企业如何高调鼓动,奶源仍是检验行业治理成效的重要指标。果不其然,时隔5年之后,2013年“奶荒”再度袭击了脆弱的中国乳制品行业。
“奶荒”面前,人们开始疑惑:那些大规模牧场套取了国家大量财政补贴,但是为什么在奶荒面前依然束手无策?也有人认为,过去几年的一些政策可能走偏了。
那些大行其道的“大牧场”、“超级大牧场”,并没有发挥超级威力。中国乳制品企业仍有63%的奶源来自小规模养殖场,其中以散户养殖的贡献为主。
建了牧场,自然会大批进口奶牛。中国乳制品企业重新开始重视奶牛这种“重”资产,以前“无牛式扩张”、“轻”到极致、以火箭速度发展的企业,也开始重视加强自有奶源建设。
本刊曾初步统计,2009年至2013年底,中国进口了近30万头西洋奶牛,乘坐飞机、轮船进入中国,每次动辄几千头的入关场面蔚为壮观。
但是,奶牛养殖业是一个高技术含量、知识密集型的行业。中国乳制品行业在重视牧场建设的同时,却忽略了专业人才的培养。很多养殖者并不会养殖奶牛,而是把奶牛当猪养。
此外,企业与奶农之间未能形成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同时中国的原奶收购价格形成机制也不完善,导致企业淡季压价、旺季抢奶,“大难临头各自飞”。这种恶性循环一般五年一个周期。上一次“抢奶大战”带来的悲剧就是5年之前的“三鹿事件”。
如今,外资乳制品企业也在中国本土或周边国家加快建设奶源基地,中国乳制品行业在奶粉和液态奶市场的双线交锋将愈演愈烈。奶源问题如果不解决,中国乳制品企业仍将面临巨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