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食品安全 » 正文

美国大豆价格暴跌 谁坑了中国食用油企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世科网   发布日期:2012-11-19  浏览次数:504
核心提示:今年9月到11月,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大豆期货(2013年1月交货)价格上演了高台跳水,从最高的每蒲式耳(1蒲式耳大豆约合27公斤)1
今年9月到11月,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大豆期货(2013年1月交货)价格上演了高台跳水,从最高的每蒲式耳(1蒲式耳大豆约合27公斤)1780美分左右跌到了11月16日的约1380美分,跌幅在20%以上。

  美国大豆价格暴跌,等于往中国食用油企业的“心窝”上踹了一脚。从美国市场买的大豆数量越多,遭受的损失越大。截至今年11月1日的新市场年度(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中国企业承诺采购美国大豆的数量达到1600万吨,同比增加约270万吨,如果这批大豆都是按照每蒲式耳1780美分的价格买进,损失将是一个极其庞大的数字。

  有媒体的报道指出,2004年,作为国际大豆贸易定价基准的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大豆期货价格剧烈波动,不少中国压榨企业高价采购大豆。此后大豆价格骤降,部分中国企业的大豆还没运到岸,企业就已支撑不下去,外资趁机廉价收购。此次是2004年悲剧的重演,而此前发布数据预计大豆大幅减产将导致大豆价格上涨的美国农业部成为国内企业受损的“罪魁祸首”。

  信息供应一家独大

  今年8月,美国农业部称由于美国中部干旱影响等因素大幅调减美国大豆的产量,从上个月预测的8300万吨调减至7327万吨,到今年9月份,美国农业部进一步将美国大豆产量调减至7169万吨,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大豆价格在大幅减产预期下一路飙升。到了11月份,美国农业部突然宣称由于后期降雨及时,美国大豆产量将恢复至8000万吨以上。

  美国农业部是否故意在“坑”中国企业,答案不得而知。美国大豆最近5年的产量维持在8000万~9000万吨,其中出口和国内消费的数量大体各占一半,出口量从未超过国内消费量,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大豆价格既主导国际市场大豆价格,也是美国国内大豆价格的形成基础,理论上不存在国内、国外市场有两个价格形成体系,如果说美国农业部坑了中国食用油企业,美国自己也难以置身事外。

  而退一步说,假设美国农业部的阴谋论成立,中国企业为什么会上当,这个问题更值得深思。

  在全球农业领域,美国农业部是少数的权威信息提供者,而且这种信息的提供是免费的。任何人只要有一台可以上互联网的电脑,就可以每周、每月在美国农业部找到任何主要农产品的产量和需求信息。

  中国也有官方的农业信息发布机构,提供与美国农业部类似的农产品信息,但是收费的。以某机构为例,要获得“油脂市场价格日报”的信息,要支付每年2000元的费用,要想浏览该机构的更多信息,则每年要支付15000元的费用。

  正是有上述的差别,美国农业部掌握了信息的主导权,如果美国农业部要在信息上动手脚误导中国企业,执行起来非常方便。

  中国大豆业千疮百孔

  中国企业要不被美国农业部牵着鼻子走,也有办法,不用进口大豆,使用国产大豆就可以,这算得上釜底抽薪的对策。而现实是,中国食用油企业根本离不开美国大豆。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中国国产大豆的产量逐年下降,从2010/2011市场年度的1510万吨降至2011/2012年度的1448万吨,2012/2013年度预计进一步减至1260万吨。尽管国家近年来逐年提高国产大豆的临时收储价格,今年更大幅提高至每斤2.3元,但与玉米、水稻的种植收益相比,农民种大豆的积极性不高,包括九三集团在内,国内大型食用油加工企业大量在沿海、沿江地区上马以进口大豆为原料的工厂,对进口大豆的需求有增无减。

  现在中国大豆的压榨能力已经增至1亿吨以上,有一半的产能过剩,大豆加工的利润极其微薄,跌至5%以下。实际上,在东北地区,即便没有国际市场上大豆价格的暴跌,平常由于产能过剩,竞争激烈,也有大量的食用油加工企业处于停产状态。

  中国食用油行业的现状,可谓千疮百孔,如果再遇到“阴谋论”,一泻千里并不让人感到意外。

 
文章出自: 世科网
本文网址: http://www.cgets.net/news/show-650.html

声明:

1、本网转载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凡来源注明“世科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世科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个工作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关键词: 大豆 美国 中国 食用油
分享到:
5.31K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