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霾”伏
——陕西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开展雾霾检测工作侧记
本报记者 张学斌 通讯员 蔡 砚
在雾霾中“昏睡”的西安市,伴随着春天的到来、冷空气的远去,终于姗姗走出了“霾”伏。
望着窗外的蓝天白云,陕西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化矿实验室主任张遴长舒了一口气。连日的雾霾检测任务,让她和她的团队充满了应对雾霾天气的“豪气”。
去年入冬后,我国很多地区持续遭遇严重雾霾天气。雾霾严重危害着公众健康,影响了交通运输的正常运行,给一个城市乃至国家的声誉都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动摇了外来企业投资的信心,损害了经济环境以及经济的长久发展。
针对重雾霾天气,西安市政府启动应急响应预案,全力抗霾。一方面通过加强治理措施来降低空气污染;另一方面加强对雾霾的监测和检测,以便获得雾霾污染的基础数据,为雾霾的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西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了雾霾检测任务,而他们却没有相应的检测设备。于是,他们找到信赖的陕西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化矿实验室,要求帮助承担雾霾检测任务。
面对本来已经繁重的检测任务,该中心丝毫没有犹豫,“我们要以大众身体健康安全为己任,咱们辛苦点,哪怕多加几天班,也要保质保量完成检测任务。”陕西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主任李高华说。
雾霾组成的颗粒目前还不是很清楚,特别是各个地区污染源不同,颗粒的组成也不尽相同,以及不同季节颗粒的组成也不尽相同,没有可循的检测方法。而陕西局技术中心化矿实验室承担的检测任务涉及13个项目。没有可循的方法,就自己研究办法。该实验室临危受命,立刻对这13个项目的检测方法进行研究。由于需要检测的项目较多,但每个样品量仅够单次检测,这就意味着只有一次机会,每一个实验步骤都要非常小心,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其中前12个项目在经过多次的超声萃取、分离之后,要用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进行检测,该实验室现有的等离子体质谱仪是第一代设备,没有在线加内标的装置,而雾霾中有的元素含量都比较低,如果没有内标,误差会很大,从而造成检测结果不准确。人工添加内标操作步骤非常繁杂,而且还需要消耗大量的贵重试剂,不仅造成检测成本增加,其废液还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张遴是检测战线上的一名“老兵”,精通的专业技能和长期的经验积累使她在很短时间内想到办法:将现有等离子体质谱仪的单通道进样装置通过增加转换器改为双通道进样装置,即人为增加了在线加内标的通道,这样,既可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提高效率,又有效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也使旧仪器焕发新光彩。
12个检测项目在紧锣密鼓中进行,本着对人民健康负责的崇高责任感,检测人员全力以赴,克服各种困难。该实验室青年技术骨干王昌钊接到检测任务时,距离他去北京脱产学习还有三天时间。直到出发前的最后一刻,他还坚持在实验室工作,连行李都是委托家人帮助收拾的。后来人到了北京,还打电话询问实验是否顺利。
为了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张遴带着她的团队,多次组织模拟训练。面对实战,她依然丝毫不敢放松,从样品制备、称样、溶样、萃取、离心、过柱、定容、上机测试及最终的数据处理,她全程参与,全程把关,生怕出一点差错。特别是样品制备环节,由于采样滤膜的原料为石棉,会引起皮肤瘙痒,并通过呼吸进入人体进而导致石棉肺,雾霾颗粒也会在制样过程中溢出,对操作者危害很大,在防护措施不完善的情况下,她主动承担了样品制备和称样工作。加之每一份样品都是委托方经过24小时不间断采集来的,只有一份,绝不允许有丝毫的差错,失败更是绝不允许。对检测结果的数据、单位、公式及计算结果,她都要逐一推导、核实,确保每一个数据的准确性。
铵盐是此前从未检测过的项目,没有相应的色谱柱及配套设施,张遴和她的团队加班加点收集资料、研究方法,放弃节假日的休息,与仪器研发工程师密切交流,开展了大量的前期研究,并针对离子色谱流动相浓度、保留时间、积分时间、载流流速、样品进样量等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终于成功研发出适合的检测方法。
通过连续5天的不懈战斗,终于将数据交给了委托方。望着实验室墙上“坚持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的标语,张遴对几名正做实验的技术人员说:“走,出去吃面去,今天我请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