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常常与身边和网络中的朋友讨论一些4K的现状,下面总结了一些经常碰到的对4K电视和4K产业的误解,供大家分享。
“4K电视都很贵”
索尼和LG在前年率先推出的84英寸4K电视售价高达18万元人民币,着实吓坏了不少消费者。不过这类机子其实是贵在“84英寸”,而不是贵在“4K”,试想即使是一款1080p的84英寸电视价格也不会便宜到哪里去吧。
进入2014年之后,随着4K液晶面板的量产,50英寸的中等尺寸4K电视已经降到和1080p差不多的价位了。例如创维的50英寸4K电视就卖到了五六千元,新兴的品牌如乐视、联想更是把价位拉到了4000元以下。
“4K内容匮乏”
买了4K电视却看不到4K内容确实是目前的一个难题,但4K内容并不是真的“匮乏”,真正匮乏的应该是4K内容的发行渠道。传统的渠道有电视台、蓝光光盘之类,但是至今全世界都没有一个4K电视频道开通,也没有一张4K蓝光盘推出。这回反而是互联网走在了前面,国外的Netflix就率先播出了4K《纸牌屋》,Youtube也支持了4K,国内则有乐视、百视通、优朋普乐、搜狐视频等网络视频公司推出或正在规划4K网络内容。
另一方面,有了这些4K发行渠道,4K内容马上就会如雨后春笋般大量出现,目前主要有以下一些来源:
1. 数量庞大的传统胶片电影,可以转制成4K数字格式,迅速解决4K内容匮乏的问题;
2. 使用4K数码摄像机拍摄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体育赛事等;
3. 电脑合成CG动画电影可以直接输出为4K数字格式。
“4K视频文件太大,很难存储”
在网络上搜索日本NHK等机构的4K试验资料,会给人4K视频文件体积巨大的印象。但那个只是专业设备中的情形,在民用的环境下肯定不会那样。解决4K视频文件占用存储空间的问题主要是靠新的视频编码格式,目前最流行的是H.265格式,另有谷歌主推的开源格式VP9,这两者都可以在同等画质下将视频文件缩小到传统H.264格式的一半。
基本上可以认为,一部H.265格式的4K电影,占用的存储空间与H.264格式的1080p电影差不多;或者稍大一些,用现有的蓝光盘即可装下。近日索尼和松下联合推出了一种新的光盘格式Archival Disc,单碟存储格式轻松达到300GB至1TB,应该就是为解决4K甚至8K的存储问题而来的。
“看网络4K视频带宽不够”
这和前面的问题类似,如果用旧的H.264格式,网络4K视频会占用到惊人的带宽,对用户和服务商的成本压力都很大。不过在有了新的H.265格式之后,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笔者在乐视TV X50 Air的发布会上发现,H.265格式的4K视频占用的网络带宽为10M,与之前H.265格式的1080p视频一样。而10M是光纤入户的入门级,只要是家里有光纤宽带的消费者,都可以享受到流畅的4K网络视频了。
“在4K电视上看1080p电影没意义”
这个问题乍一看确实是,很多高清发烧友们手里屯了大量的1080p全高清电影,用在4K电视上看是不是有点太憋屈了?实际上每家厂商都会在4K电视中应用一些针对1080p的画质提升技术,在4K电视上观看1080p影片也会比在1080p电视上观看更细腻一些。
“没有游戏支持4K”
笔者在一个知名博客上看到这样的说法:“目前大部分游戏机输出最多1080p, 这样的分辨率使用4K电视实在多余”。可能他说的是八九年前推出的PS3和Xbox 360吧,不过2013年底上市的PS4和Xbox One明确标注支持4K画面输出,只是目前还没有游戏厂商推出这两个平台上的4K游戏而已,至于未来肯定会有的。
电脑游戏就更不用说了,去年的ChinaJoy上我们就见到网易用一台索尼4K电视在演示自己的4K网络游戏《危机2015》。硬件技术进步这么快,4K电视都有了,4K游戏还会远吗?
总结起来,就是进入2014年之后,整个4K生态链都越发成熟,不再像以往一样只有传统电视机厂商在那里孤掌难鸣。相信随着4K概念和4K内容的增加,大众对它的认识也会更加准确。而目前已经出现不少性价比很高的4K电视产品,购买4K电视的时机也基本成熟——当然选购时也要注意挑选技术先进的机型,在这方面以乐视TV X50 Air为代表的2014年新品既支持H.265 4K解码,又提供了4核高性能处理器,不失为首要选择。
注:
4K是下一代电视机清晰度标准,它指的是3840×2160这个分辨率,其清晰度正好是1080p全高清的四倍,所以又被称为“超高清”或者“U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