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纽约时报》刊文曝光了一个名为“Shotgiant”的NSA计划,该计划主要针对华为,同雅虎、谷歌、微软、苹果、思科、三星等多家企业一样,这家中国公司也被NSA的监听触角秘密涉及。
资料图 来自互联网
无处不在的“国际警察”
根据此前《华盛顿邮报》报道,斯诺登提供的文件表明,NSA有能力对全球任一国家的所有电话进行监听和录音,这个名为“MYSTIC”的监听系统自2009年开始搭建并在2011年全面运行,可拦截和录制全球范围的电话内容。而2013年底英国《卫报》援引斯诺登披露的文件显示,NSA监听35个国家和地区的领导人,广泛涉及德国、澳大利亚、印尼、中国等国家。
对于奥巴马政府而言,信息网络的安全性是其“基础的基础,关键的关键”,而这一战略定位使其允许NSA执行“先发制人的打击”,由此,一支庞大的国家网络部队浮出水面。
来自2013年的媒体报道称,根据斯诺登提供的第20号总统令(PPD-20),美军网络司令部编制为937人,预算1.82亿美元,而美军所有从事网络战的人数尚未完全披露。文件中提到“攻击性网络影响操作”(OCEO),成为美国政府对海外政府和公民进行网络攻击的例证,“操作”在美国军队、政府的语言体系里是“攻击”乃至“战争”的代名词。文件将OCEO描述为“政府通过网络战来对外国的互联网造成影响”,“是一种主动的网络操作”。文件直言不讳地说:“OCEO是一种非常好的打击敌人的手段,因为可在敌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对敌人造成或轻或重的影响。”“允许(美军网络部队)以‘独特而非常规的能力’,在事先几乎不对敌人或攻击目标发出警告的情况下,取得从轻微破坏到严重破坏在内的各种潜在效应,从而推进美国在世界各地的国家目标。”
独特而非常规。根据美国《外交政策》杂志报道,NSA下设的“定制入口行动办公室”(TAO)1997年成立,专门从事秘密侵入外国目标电脑和通讯系统,破解密码和安全防火墙,获取和复制目标信息。TAO旗下的军事和民间“黑客”、情报分析师、目标定位专家、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设计师以及电子工程师总数超过1000名。
斯诺登认为,NSA全球范围内的网络攻击行动超过6.1万项,而这仅是保守估计。"棱镜门"绝不是一个孤立的热点事件,被美国政府攻击的商业网络不仅包括互联网,还涉及金融、交通、电力、教育等诸多关系国计民生的关键行业。
隐秘而粗暴
在美国政府庞大隐秘的情报监视项目背后,一大批提供信息服务的企业不幸“躺枪”。
例如,NSA内部将监听雅虎、谷歌数据中心连接通道的项目称为“MUSCULAR”,这些被监听的数据包含了数亿个用户账号,其中大多数为美国用户所有。据美联社报道,随着人们越来越依赖于互联网,美国政府加深了对网络信息的挖掘深度。
谷歌Google执行主席Eric Schmidt于2013年接受CNN采访时表示:“如果国家安全局监控谷歌数据中心的报道是真的,那么这种行为是非常粗暴的。为寻求完成自身任务而采取这些措施,却并未作出良好的判断,而且可能侵犯了人们的隐私权,这是不能被允许的事情。斯诺登所披露的信息已让我们知道,很可能会有更多的内幕被揭露出来。”
著名经济学家、经济学博士王福重认为,美国入侵企业服务器不值得大惊小怪,毕竟连美国盟友的领导人都在被监听之列,但我们不去过分揣测这种行为的恶意。而且我们知道,全球互联网一共有13个根服务器,其中有1个主根服务器和9个辅根服务器在美国,因此美国是有优势条件的。
对于大多数被牵扯进NSA监听计划的企业而言,几乎所有的网络攻击和用户监听都是在其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自斯诺登解密NSA的事实行动之后,谷歌、Facebook、微软、苹果、twITter、雅虎、美国在线和Linkenln在2013年底共同上书美国国会,要求政府采取措施严格限制NSA的窃听行为。在庞大的美国国家机器前,为信息化浪潮服务的企业无疑成为政府行动的牺牲者,这是一场注定力量悬殊的“当庭对峙”。
谁是敌人?
然而,美国政府的表现却一直令人失望。美国公民自由联盟首席技术专家索格霍恩表示,美国情报部门的通话搜集将在未来几年针对更多国家、保留更多数据,也将更多地调取和利用这些数据。
来自《人民邮电报》的评论文章称,作为信息网络技术的发源国,美国具有绝对的技术优势。但是,在互联网尚未成为人类沟通的必需手段之前,美国政府采取的是大力宣传、强势推广的态度,待信息化已经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之后,美国开始采取利用、控制的态度,“9·11”事件则进一步加剧了这种转变。
最近10年来,美国政府充分利用自身所垄断的全球信息技术优势,加紧构建信息网络安全战略,以进一步巩固其在赛博空间的统治地位。在这个过程当中,美国政府发展了信息网络安全战略的一系列新的概念和思维,包括:信息网络安全是确保国家关键基础设施安全的核心环节;统一的国际互联网既给美国国家安全带来挑战,更为遂行美国国家战略、实现其国家利益提供了历史机遇;研发大数据技术、发掘网络海量信息资源的价值是维护网络安全的有效手段;网络空间模糊了民用与军事化应用的界限,网络战成为未来军事变革的重要方向等。
电信专家项立刚认为,美国国家安全局侵入华为服务器,植入后门,借反恐之名,监控全世界,以国家力量影响企业活动,这种行为令人震惊,华为是受害者,且不仅一家企业还会更多企业是受害者,这不是技术、经济问题,这是政治,以一个企业力量华为无法和美国政府抗衡,但我相信中国政府绝不会袖手旁观,作为行业观察者,我们强烈谴责美国政府这种行径。
应该看到,上述战略其实是一把双刃剑,本身存在着诸多矛盾。一方面,这会对于个人隐私、信息自由提出严峻挑战,直接威胁其“互联网自由”的合法性;另一方面,美国的上述战略纯粹是以维持美国的网络霸权为主要目标,直接威胁世界其他多数国家的安全和利益,加剧国际紧张局势,这反过来又会加剧美国国家利益的安全威胁。
透过现象看本质,美国打着“网络安全”旗号不遗余力地封杀华为、中兴等中国企业进入其市场,从根本上说正是其“贼喊捉贼”的可笑表现。在美国本土,网络安全已随着一系列内幕的公开而成为一个“伪命题”,因为美国政府在定义“网络安全”时,完全充当了运动员和裁判员的双重角色,一直在扮演着一个道貌岸然的“被害者”,而事实上,除了广大被监听的美国国民和其他国家政府及民众,这些被牵扯的通信及互联网企业也无疑成为被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