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不一带来“缺斤短两”
俄罗斯进出口法律法规繁多、庞杂,让我国许多出口企业摸不着头脑。同时,由我省口岸进口的俄罗斯煤炭、铁矿砂、原油等大宗资源性产品,一直存在着因计量、检验检测标准和方法以及合格评定程序不一致而造成的短重、质量不达标等问题,给中方企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以重型汽车为例,2013年2月15日俄白哈海关联盟技术认证正式实施后,之前的认证证书全部作废,认证检测项目从11项增加到55项,费用上升到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时间最长两个月,且认证有效期从1年缩短到半年,大大增加了企业成本,削弱了进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更无法满足俄境内消费需求。
而且,一旦商品检测出现问题,中俄双方缺乏畅通的沟通渠道,问题产品大多被长期搁置在俄境内,给进出口企业造成损失,也抑制中俄贸易健康发展。
优先互认食品建材等商品标准
由黑龙江省、吉林省、内蒙古自治区以及俄远东区俄罗斯认可局、阿穆尔州计量认证中心等中俄双方代表参加的此次会议,旨在进一步加强中俄边境区域全面合作,消除贸易壁垒,为中俄企业打通进出口通道。会后,中俄双方共同签署了《中俄标准化、计量、认证和检验监管常设工作组下第一次区域合作小组会议纪要》。
《纪要》建议,双方在2014年或近三年时间内,以食品、建筑材料、服装鞋帽、石油矿产等大宗资源型商品为优先领域,中俄双方相关技术标准、法律法规、检验检测实现互通和对比。当标准发生变化时双方应及时通报,便于进出口企业及时了解相关政策。
根据《纪要》,双方将积极推进实验室间结果互认,探讨委托对方实验室出具检测报告,逐步实现区域实验室检测结果互认的可能性。《纪要》还建议及时通报在市场监管、产品认证、实验室检测、消费者投诉等过程中发现的对方产品质量安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