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
植物奶油售价仅为动物奶油的1/3
在市区内某大型超市内,某品牌1升装的奶油售价为15元,仔细观察配料表可以看到其成分为水、氢化棕榈仁油、玉米糖浆、白砂糖、食用香精、食用盐、添加剂,而没有任何乳脂成分,这也就是俗称的植物奶油。反观另一品牌1升装的奶油,售价就要48元,其主要成分是牛奶乳脂、奶蛋白质和增稠剂,也就是俗称的动物奶油。
记者观察了几个品牌的奶油发现,含有氢化植物油成分的奶油售价基本上只是动物奶油的1/3。
实验
4种辨别方法结果不一
有传言市民可以运用几种简单的方法辨别植物奶油和动物奶油,于是记者在市场上购买了3块价格不同但均含有奶油的糕点,分别用四种方法进行相关对比实验。
实验材料
两块价格分别为9元和13元的奶油蛋糕,一个3元的奶油夹心面包,玻璃杯,透明塑料餐盒。
实验方法
a的价格为13元,b为3元,c为9元;然后根据奶油的颜色和造型等不同属性,通过网传的四种方法分别进行实验。
方法1、观察法
如果蛋糕使用的是动物奶油,颜色应该略为发黄,而如果奶油颜色是亮白色,那就是植物奶油。根据这个方法观察,样品a的奶油颜色最黄,样品b也略微发黄,样品c则是呈亮白色。据此判断:a和b都应为动物奶油,c为植物奶油。
方法2、水浴法
分别从3份样品中取少量奶油放入水杯中,观察它们在水中浸泡后的变化,如果奶油很快沉入水底则为植物奶油,如果漂浮在水面上则为动物奶油。根据这个方法观察,3份样品在水中浸泡5分钟后仍然漂浮在水面上,据此判断它们都应该为动物奶油。
方法3、涂抹法
分别从3份样品中取少量奶油涂于手背上,稍加按摩后,动物奶油会很快被皮肤吸收,手背上只剩余少量油脂,像涂了护肤霜。而植物奶油揉搓很久后仍敷在皮肤上,很难被吸收。根据这个方法观察,3份样品稍加按摩后都能被皮肤吸收,应该都为动物奶油。
方法4、加热法
分别从3份样品中取少量奶油,置于透明餐盒中,放到微波炉加热1分钟。此时,植物奶油呈泡沫状,体积迅速变大,而动物奶油却会变成液态。实验后发现,样品a变为了液态,样品b仍未完全融化,部分呈泡沫状,样品c全部变为泡沫状。据此判断,样品a为动物奶油,样品b和c应该为植物奶油。
实验结论
通过以上四种方法实验,可以发现方法二和方法三结果一致,而方法一和方法四有明显差异。
观点
西点师:四种辨别奶油的方法都不准确
为了弄清究竟是哪种方法最为准确,记者联系了本地某连锁饼屋西点师张师傅,“其实用这四种方法区分植物奶油和动物奶油都不一定准确。”他说,动物奶油确实比植物奶油显得略为偏淡黄色,但是现在用纯动物奶油制作糕点的情况并不多,因为动物奶油的成本较高,而制作糕点时需要先将奶油打发,动物奶油的打发率为1:1.5左右,而植物奶油打发率可以达到1:3,为节约成本,制作奶油蛋糕时基本都会将两种奶油混合。因此,用观察颜色的方法只能说明它不是纯植物奶油;至于其它三种方法,就看不懂运用了什么科学依据,起码行内人都不会使用这些方法辨别两种奶油。市民如果要购买纯动物奶油制作的蛋糕,最好还是到一些较为高端的西点店选购。
营养师
奶油制品少吃为好
“饼干蛋糕含大量奶油,还是少吃为妙。”高级营养师王云萍表示,动物奶油因含有大量的饱和脂肪酸、会增加人体内胆固醇的含量而不利于健康。反观植物奶油,由于以植物性油脂为原料,所以不含胆固醇,似乎较符合现代的饮食健康标准。但是,植物油脂在氢化过程中产生的反式脂肪酸,容易引发心血管疾病,对健康危害更大,并且无论哪种奶油所含的热量都很高,日常食用还是应该有所节制,不宜过量。
科普
植脂奶油又叫植物奶油,是在1945年由美国人维益发明的,作为淡奶油的替代品出现的,主要是以氢化植物油来取代乳脂肪。和动物奶油相比,植脂奶油更易于保管和使用,稳定性强,价格低廉,所以很受中档和低档饼房和甜品店的欢迎。若仔细留意植脂奶油的成分标签,则会发现里面并没有丝毫乳脂成分,也不含胆固醇,但是会有反式脂肪。
动物奶油也叫淡奶油或者是稀奶油,它是在对全脂奶的分离中得到的。分离的过程中,牛奶中的脂肪因为比重的不同,质量轻的脂肪球就会浮在上层,成为奶油。奶油中的脂肪含量仅为全脂牛奶的20%—30%,脂肪含量一般在35%左右,营养价值介于全脂牛奶和黄油之间。它的最常见用途是用来添加于咖啡和茶中,也可用来制作甜点和糖果。
反式脂肪又称为反式脂肪酸或逆态脂肪酸。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来自经过部分氢化的植物油。反式脂肪对健康并无益处,也不是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素。食用反式脂肪将会提高罹患冠状动脉心脏病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