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艾滋病正在从高危人群中的性工作者、静脉吸毒者和男男性行为者,转向低危人群及流动人群,特别是女性流动人群。据估算,在中国,艾滋病病毒女性携带者数量从2007年的20.09万人增加至2009年的22.57万人,增幅为12%。
性传播为首因 异性传播占近3成
记者从国家卫生计生委的获悉,截至9月30日,全国共报告现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约43.4万例,就1至9月份新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约7万例。日前,北京市卫生局公布自1985年报告全国首例艾滋病病例以来,截至今年10月31日,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约1.5万例。
“性传播是北京市艾滋病传播的首要途径。”北京市爱卫会副主任张建枢介绍,2007年至2013年10月底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中经性传播所占比例已经从2007年的41.5%升至现在的96.7%。其中异性传播所占的比例27.5%。
联合国妇女署项目协调员郭瑞香表示,中国女性艾滋病的感染者人数一直都在增加,已从1998年的15.3%增长到2009年的30.5%,感染者中大部分为育龄妇女,在异性传播中1/4为配偶间传播。
流动妇女已成艾滋病感染高危人群
在艾滋病病例中,流动人群所占比例一直居高不下。在北京公布的15183例艾滋病中,其中北京户籍有3164例,占全部病例的20.8%,外省及外籍12019例。
当然这种情况并非个案。早在今年3月石家庄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一项数据表明,该市历年发现的艾滋病感染者中,超过60%是流动人口,呈逐年上升趋势。
今年9月份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3》指出,流动人口是卫生和计生工作的重点人群和弱势人群。据国家卫计委推算,2012年流动已婚育龄妇女约为6307万人,占全国已婚育龄妇女的近1/4。流动人口家庭上一年出生的孩子数量约占全国同期出生数量的1/3,已孕妇女选择在现居住地分娩的比例已接近70%。
世界卫生组织同样也发布相关警示:中国的艾滋病人群感染的趋势正逐渐从高危人群(吸毒、卖淫、男男同性恋),转向普通人群,特别是女性流动人群更是艾滋病感染高危人群。
据了解,经性途径成为女性感染艾滋病的首要途径,数据显示广西地区的女性经性途径感染的比例2000年仅为15%,到2009年则暴增为81%。
“一直以来女性都被当作低危人群来看待,常常被忽略,在中国女性感染者主要集中于高危男性的配偶,“隐居”在大众之中。由于生理方面的脆弱性,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感染艾滋病。”郭瑞香还介绍说,女性的易感性不仅仅是由于生理方面的因素,还包括许多社会因素,如接受医疗服务的机会,获得防控知识和受教育的程度,女性都不如男性,艾滋病干预项目上也往往忽视这一群体。
联合国官员:如不采取措施 恐步“非洲后尘”
中国性艾防控中心(NCAIDS)对六省疫情及防治数据库性别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受艾滋病影响日益增大,感染者男女性别比例逐年缩小。例如云南的女性感染者2000年为15.5%,2009年增长为40.3% 。
据香港《南华早报》报道称,联合国女性权益倡导者警告说,如果中国不能采取有力措施应对艾滋病流行的问题,尤其是针对易受感染人群有所行动,该国可能会步许多非洲国家的后尘。那些非洲国家的女性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数量超过了男性感染者。
其实,我国从1998年就设立了艾滋病防治专项经费,并逐年增加投入,2006年,国务院颁发《艾滋病防治条例》,将艾滋病防治纳入法制化轨道。另外艾滋病人在我国享有“四免一关怀”政策即:免费的抗病毒药物治疗、自愿免费咨询和艾滋病病毒抗体初筛检测、免费母婴阻断、艾滋病遗孤免费义务教育,家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提供救治关怀,各级政府将经济困难的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属纳入政府补助范围。
但目前女性这一新增的高危感染人群在中国还未受到足够的重视。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倡导和信息官员唐乐介绍,根据2009年歧视调查显示,女性受访者中有超过一半的女性感染艾滋病以后曾想过自杀。在已婚或有性伴侣的女性受访者中,感染以来,有11.9%曾被医务人员、计生部门强迫终止怀孕或人工流产。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全球范围有三分之一的妇女曾遭遇过来自配偶的暴力或性暴力。
来源:中国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