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人物观点 » 正文

学者:“万人计划”能否激励本土创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世科网   发布日期:2013-11-26  浏览次数:1095
核心提示:万人计划是国家选择优秀人才并给予特殊支持的一种政策,而不是一种长期的标签式头衔,或者一项长期福利。这种支持应该有阶段性考
“万人计划”是国家选择优秀人才并给予特殊支持的一种政策,而不是一种长期的标签式头衔,或者一项长期福利。这种支持应该有阶段性考核,由公众监督,不合格的下、符合条件的上,形成一种良好的示范效应。

  ■李志红

  人才是第一战略资源,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合理使用成为当前重要的战略问题。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即“万人计划”的实施,将对我国高层次人才的成长与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与保障。“万人计划”旨在立足国内,任务是支持本土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发展,“支持一批拔尖人才,培养一批领军人才,造就一批杰出人才”,其积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首先,可以预计,“万人计划”的实施将给我国本土人才的发展带来积极的推动作用。现在国家发展迫切需要人才的快速成长与发展。“千人计划”面向国外,从海外吸引优秀的人才回国,但绝不是说“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我们国家这么大,各级机构那么多,最根本的还是要挖掘自身的人才资源,激励自身的人才队伍。

  “万人计划”的适时出台,可以说一定能够有力地促进本土人才的快速成长与发展,对相关学科的发展都会带来积极的推动作用。

  其次,“万人计划”的实施将对未来的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产生重要的影响。我国有数量众多的教育机构、科研机构,经过几十年的积累,我们自己培养的人才也开始在国际上崭露头角。当出国不再被称为“镀金”,当大批的海外学者、外国专家来到中国工作,我们的教育科研水平也必然会水涨船高。

  “万人计划”对本土人才的适时擢拔和支持,是利用政策的倾斜鼓励我们自己的机构多培养人,培养好人。与此同时,“万人计划”与“千人计划”并行实施,必然会增加人才群体的流动性,增进彼此的磨合,从而使得本土人才有大量机会接触到国际视野,国际人才有机会了解到国内实情。

  长期来看,这项计划将对海外留学人才回国发展、本土人才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有利于高层次人才在交流和竞争中的脱颖而出。

  但是,“万人计划”作为一项新的计划,尽管出台的初衷是为了支持本土人才的发展,也难以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可能的实施中的问题。比如,人才的选择,怎么能够真正有效地优中选优,让人信服,避免出现“红眼病”,使得其他同侪有巨大心理落差?怎么能够使其有效地激励人才的成长而不是制造一个新头衔,由此滋生一些学术不端行为? 人才的成长具有自身的规律性。要防止地方主义的出现,不能让各地为了要指标、抢头衔,对一些有潜力的人才拔苗助长,结果却影响了人才的长远发展。

  “万人计划”如何防疏堵漏,首当其冲地要关注三点:

  第一,掌握好评选尺度,在避免重复支持的同时,又要避免拔苗助长。

  现在“万人计划”的入选者有些是院士,有些是名师、院长、校长等。这些确实都是优秀的人才。但是,他们本身已经得到过国家的大力支持,或者已经拥有了大多数人才所无法拥有的社会资源和财富。

  “万人计划”的出台是为了人才的快速成长与发展,如果重复支持,就会出现国家、社会资源的浪费,让真正需要支持的有潜力的人才群体丧失机会。

  同时,我们需要认识到,人才的成长是有规律的,各地不能为了要这个头衔而急功近利,如果“矬子里面拔将军”,反倒影响了人才的正常发展。我们现在确实需要大批领军型科技人才,但他们不可能在一夜之间突然涌现,需要一定时间乃至长期的积累。

  “万人计划”长达10年,也包含了这层意思——给人才成长以时间。因此各地都需要思考,如何给人才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而绝不是为了达到统计要求而凑数字,在自己的范围内强行实施造神运动。

  第二,重视评价,公平选择。“万人计划”的评价如何更科学、更优化,使人才更有代表性、典型性,是一个难题。

  “万人计划”的评选不能单纯地类比于“千人计划”,而应该体现自己的特殊性,即公开透明。 “万人计划”要真正为国内高层次人才给予支持,就要能够有效地打破论资排辈、职称为重的枷锁,为中青年人才的成长与发展、创新与创业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所有的候选人在科研、创业等评价标准方面的材料都应该公诸于众,接受公众的评判、质疑,甚至可以考虑进行公开答辩。

  评价标准中要注意的是,“万人计划”支持的科技人才不仅要紧密联系实际需求,而且更要注重专业素质的要求,以体现未来发展的潜力。

  第三,忌贴标签,需要有进有退有考核,形成示范效应。

  “万人计划”是国家选择优秀人才并给予特殊支持的一种政策,而不是一种长期的标签式头衔,或者一项长期福利。这种支持应该有阶段性考核,由公众监督,不合格的下、符合条件的上,真正做到能者居之,形成一种良好的示范效应,创造“万人计划”的品牌效应,引导广大中青年学者、人才积极争取这种支持和荣誉,并为之而不懈努力。

 
  来源:中国科学报
文章出自: 世科网
本文网址: http://www.cgets.net/news/show-3811.html

声明:

1、本网转载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凡来源注明“世科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世科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个工作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关键词: 万人计划 人才 评选
分享到:
5.31K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