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生物医药 » 正文

隐私问题: 生物识别技术发展的“拦路虎”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世科网   发布日期:2013-09-23  浏览次数:764
核心提示:  苹果公司每次推出一个版本的iPhone就会引发一个抢购狂潮。近期发布的新品iPhone 5S含带最新的指纹辨识系统,在HOME键轻轻用手

  苹果公司每次推出一个版本的iPhone就会引发一个抢购狂潮。近期发布的新品iPhone 5S含带最新的指纹辨识系统,在HOME键轻轻用手指头一按就能“指纹辨识”设定密码,这是一大亮点。可尽管这项技术很可能为消费者提供比输入传统密码更快的方式,但生物识别扫描仍引发了一些人的“隐私担忧”。在英国,引入生物特征数据在移动设备行业就曾经遇到过类似的问题:这项技术具有跟踪员工的潜在可能。英国工会、国家铁路工会、海运及运输工会(RMT)成员拒绝使用生物指纹识别设备进行解锁和关锁。工会表示,这样是在监视工人活动,这一说法得到了工人的一致支持。

  相比在日常消费、生活领域,大众对指纹应用尚有所顾忌,而这种顾忌一旦上升到政治高度,就会变得异常敏感。2005年,委内瑞拉议会大选一时间闹的沸沸扬扬,起因居然是在一个指纹投票系统,原本引进该系统的初衷是为了杜绝一人多票的违纪投票,然而,反对派以侵犯隐私为名,认为该系统有可能记录投票者与投票顺序,从而使得各人的投票内容有据可查。经过会议磋商后,争议双方终于达成一致,结论就是在本次大选中,取消使用指纹投票系统。这算得上是生物识别在最高层面,即国家机器层面所受到的一次正面挫败。

  生物特征是一种隐私

  回顾过去生物识别技术的发展历程,隐私问题,一直是该产业推广史之路上的一块“心病”。 人们对生物识别的隐私担忧主要在两个层次,一则仍然是出于对技术本身的不信任;另一则是从意识形态上表现出对个人身体特征取样的心理抗拒。

  1890 年,由美国人沃伦与布兰代斯共同执笔撰写的《隐私权》首次提出了保护个人隐私的观点,其中的许多论点对于后来侵犯隐私案件的审判及隐私权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在《隐私权》中,沃伦和布兰代斯二人把隐私权界定为“生活的权利和“不受干扰的权利。他们认为,隐私权本质上是一种个人对其自身事务是否公开给他人的权力,保护个人的隐私权就是保障个人的“思想、情绪及感受” 不受他人打扰的权利,保护自己人格不受侵犯的权利。而所谓生物识别技术就是,通过计算机与光学、声学、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统计 学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结合,利用人体固有的生理特性,如指纹、指静脉、人脸、虹膜等和行为特征,如笔迹、声音、步态等来进行个人身份的鉴定。人类的生物特征通常具有唯一性、可以测量或可自动识别和验证、遗传性或终身不变等特点。

  很显然,是一种私人化的身体数据,应当属于隐私范畴。目前国际惯例中关于隐私的界定,均体现出向“个人信息”概念扩展的趋势,并且大都明确地将生物特征,如指纹等纳入了保护之列。

  身体隐私敏感缘何而来?

  不知道你有没有留意过,在签名簿上签字能够被普遍接受,即使笔迹和姓名也是我们的隐私。可一旦换成了指纹,加上个人生物特征,人们对于隐私外泄的警戒便立刻提高了许多倍,从而引发议论纷纷。身体隐私如此令人敏感,究竟为何?

  首先,人们对生物识别的认知仍停留在 “罪犯”联想上。即使是延续生物识别在传统警力上的使用,然而由于受众对像从“罪犯”扩大到了普通公民,使得原本单纯的“隐私”由此牵扯上了“人格”概念,因为人们觉得这是将自己视同罪犯,是一种对人格的污辱和歧视。

  其次,生物特征的事前干预,如采集、使用还未得到民众意识与法律规范的统一。在该隐私的事前干预环节,如是否可以采集,怎样采集,需要经过哪些手续以及让渡之后,如何保管和保密等问题上,都未有明确的规范和依据,正是这种依据缺失,与实际应用 “无序状态”之间的距离,造成了公众心理接受上的巨大落差。根据目前情况,大部分指纹考勤都是企业单方面规定,员工普遍在是“不得不接受”的情况下让渡隐私,而且几乎也没有企业为此与员工签订相关的《保密协定》,因此应该说,在对员工生物特征采集、使用、保管的具体操作规程上,仍然存在模糊的灰色地带。

  再次,理论上的精确使人们对于生物识别技术误差斤斤计较。生物识别技术取自人类,同时其管理对像又直接涉及人类本身,理论上的独一无二,造就了公众对其精确度的完美要求。

  最后,生物特征的先天不可改变性使人对其外泄后果更加担忧。这一点在生物特征作为密码功能时体现得尤其明显。人们普遍存在的疑虑是,一旦我的指纹被盗了,那么是否会导致终级身份被盗的噩梦?事实上,由于技术的局限性,关于指纹被盗用、仿冒的可能仍旧存在,而这种可能一日不消除,人们就一日不能放下这种担忧。

  消除敏感尚待时日

  生物识别面临的突出的隐私敏感也是行业不成熟的标志之一,解决此类问题,需要从多方面下手。

  第一,强化技术力量。尽管有技术总免不了瑕疵之说,但是生物识别的特殊性,却决定了技术厂商必须持续地、吹毛求疵地将误差率控制在人们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第二,政策法律应该得到快速的建设和完善。由于法律依据的缺失与实际应用无序导致了人们心理上的落差,尽快地制定清晰的法律和标准、对信息采集的对象、目的、保存时间和使用范围等做出规范,将是未来几年生物识别发展史上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第三,使人们的关注焦点从“安全”逐渐过渡到“便捷”上,淡化先前的“高危”、“受辱”意识。即使是在敏感的“警力”地带,适当地强化宣传公共利益,也是十分必要的。

  第四,多种安全机制的联合使用减轻人们对隐私外泄的担忧。在未来,多种安全技术并存、互相嵌入的现象将成为新的趋势并继续得到研究和发展。

  目前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正在研究通过脑电波认证身份的方式。他们的测试项目需要用户佩戴一副耳机,以便在其想象着完成特定任务的场景时探测其脑电波信号,该项目在区分不同人的身份时已经能够达到99%的精确率。从理论上讲,想象某个任务时释放的脑电波可以成为员工的“思维密码”。也许真到这一天,生物识别遇到的“隐私”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                来源: 生物探索

 
  来源:世科网
文章出自: 世科网
本文网址: http://www.cgets.net/news/show-3314.html

声明:

1、本网转载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凡来源注明“世科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世科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个工作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关键词: 市场 生物识别 隐私
分享到:
5.31K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