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食品入市有严格的安全评价
“转基因技术作为一种新技术,本身是中性的,安全不安全关键在于转入什么基因,表达产物是什么,如何监管。”林敏告诉记者,正基于这种认识,国际上对转基因技术普遍采取了风险评估、风险交流和风险管理,制定了一系列的安全评价技术规范,将风险达到最低并可控。我国也制定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和配套的管理办法,以法律的形式对转基因技术进行管理,保障这项技术为我国服务。欧盟最近的一份官方报告声明:“从涵盖超过25年的时间、涉及500多个独立研究小组的130多个研究项目得出的主要结论是,生物技术,特别是转基因技术,其自身并不比常规育种技术风险更大。”
转基因食品致肿瘤等说法被权威机构证实是虚假的。 2012年9月19日,法国凯恩大学塞拉利尼教授在《食品与化学毒物学》科学杂志上发表一篇论文,报告了用转基因玉米NK603进行大鼠两年饲喂研究,引起大鼠产生肿瘤。如今,一些网络文章关于转基因食品致肿瘤的所有流言基本来源于此。然而,2012年11月29日,欧洲食品安全局作出最终评估认为,该研究得出的结论缺乏数据支持,相关实验的设计和方法存在严重漏洞,而且该研究实验没有遵守公认的科研标准。
关于转基因食品影响生育的说法就更加荒诞。有网站刊登文章称,“多年食用转基因玉米导致广西大学生男性精子活力下降,影响生育能力。”据核实,广西从来没有种植和销售转基因玉米。该文章有意篡改广西医科大学梁季鸿博士关于《广西在校大学生性健康调查报告》的结论,与并不存在的食用转基因玉米挂钩,得出上述耸人听闻的“结论”。
林敏介绍,转基因食品入市前都要通过严格的毒性、致敏性、致畸等安全评价和审批程序,不计算实验室时间,仅进入安全评价阶段一般需要3年以上时间,目前还没有其他食品经过了这样严格的安全评价。
全球转基因商业化应用广泛存在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受到国际组织、各国政府和消费者的高度关注。林敏说,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全球转基因商业化应用已经17年,食用转基因产品的人口占到五分之四,还没有发生一例被证实的食用安全问题。
林敏说,美国是世界上转基因作物最大生产国和消费国,也是食用转基因农产品时间最长的国家。美国种植的86%的玉米、93%的大豆和95%以上的甜菜是转基因作物。世界粮农组织的食物平衡表最新数据显示,美国出产玉米的68%、大豆的72%以及甜菜的99%用于国内自销。欧盟在1998年批准了转基因玉米在欧洲种植和上市,获得授权的转基因玉米有23种、油菜3种、土豆1种、大豆3种、甜菜1种。日本连续多年都是全球最大的玉米进口国、第三大大豆进口国,2010年日本进口了1434.3万吨美国玉米、234.7万吨美国大豆,其中大部分是转基因品种。
我国对转基因技术进行严格管理,关于所谓的转基因玉米非法种植纯属子虚乌有。2001年,国务院颁布实施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建立了由农业、科技、卫生、食品等 12个部门组成的部际联席会议,并推荐组建了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负责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条例》制定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进口、标识、加工、进出境等5个管理办法,发布实施了近百项国家标准,认定了39个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督检验测试机构。农业部成立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 负责全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实现了对转基因研发工作的有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