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食品安全 » 正文

人民日报谈"镉大米":耕地质量也应划"红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世科网   发布日期:2013-06-03  浏览次数:805
核心提示:守护好18亿亩耕地是确保有饭吃的基础,呵护好耕地质量,确保百姓吃得安全、吃得好,同样迫切而必要近日,镉大米事件持续发酵,引

守护好18亿亩耕地是确保“有饭吃”的基础,呵护好耕地质量,确保百姓“吃得安全”、“吃得好”,同样迫切而必要

近日,“镉大米”事件持续发酵,引发社会高度关注。尽管湖南有关部门已明确表示,产自湖南的绝大部分粮食及加工产品是安全的,但很多消费者仍然“谈镉色变”,为了买到放心大米,不少市民甚至将市场上销售的大米与媒体曝光的镉大米“黑名单”一一比对。

有关专家指出,造成此次“镉大米”的元凶,并非部分生产者或商家片面逐利的黑心行为,严重的土壤污染,是大米镉超标的主因。这让我们忧虑,更让我们警醒。

长期以来,提起耕地我们更多关注数量。为了把国人的“米袋子”、“菜篮子”牢牢抓在自己手中,国家设定了18亿亩的耕地保护“红线”,建立了完善的奖惩制度。所以,尽管这几年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地方对于土地的需求快速增长,但因为有“利剑”高悬,数量有限的耕地还是得到了有效保护,这为确保我国主要农产品供给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比数量保护上的显著成绩,长期不被重视的耕地质量却在悄悄走下坡路。监测显示,我国耕地基础地力后劲不足、污染加重等问题正变得越来越严重。在原本肥沃的东北黑土区,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大幅下降,黑土层已由开垦初期的80厘米—100厘米下降到20厘米—30厘米,很多地方已露出黄土。与此同时,南方土壤酸化、华北耕层变浅、西北耕地盐渍化等问题也日渐凸显。不断下降的耕地质量已成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大威胁。

耕地质量被忽视,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与被视为“高压线”的耕地数量相比,耕地质量保护缺乏“硬杠杠”,既没有明确的责任主体,更没有完善的监测、考评制度。现实中,很多地方都从经济发展需要出发,想方设法变通政策:有的地方污染企业是利税大户,地方政府对企业污染耕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的地方占用基础好的良田沃土搞建设,补回的却是条件较差的耕地。从数量看耕地并未减少,但质量的底线却早已突破。

另一方面,我国人多地少田薄,种植业比较效益低,农民即使知道过多使用化肥会影响农田质量,甚至造成农业面源污染,但为多打粮多赚钱,许多农民仍会选择增加化肥使用量,这也造成了耕地质量的恶化。

民以食为天,粮以田为本。吃饭问题无论何时都是中国的头等大事,守护好18亿亩耕地是确保“有饭吃”的基础,但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品质、有保障的农产品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诉求,呵护好耕地质量,确保百姓“吃得安全”、“吃得好”,同样迫切而必要。

因此,未来的耕地保护,我们不仅要牢牢守住数量的红线,更要守好质量的底线,变单纯重数量保护为数量质量并重,为耕地质量保护也划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唯有这样才能实现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夯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以往提到耕地保护,我们总会说,“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真心地期盼,子孙后代从我们手中继承的土地仍是一片充满生机的沃土。

 
  来源:人民日报
文章出自: 世科网
本文网址: http://www.cgets.net/news/show-1533.html

声明:

1、本网转载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凡来源注明“世科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世科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个工作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关键词: 镉大米
分享到:
5.31K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