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篇:
OLED锋芒尽露时刻
2015年,仅下半年的一轮冲刺,OLED电视销量就已较2014年增长了8倍以上。这是新技术的巨大能量。因此,创维说:2016年OLED电视要销售20万台。
细想,从2012年OLED电视正式登堂入室以来,并非一方风顺。现有技术瓶颈难于突破,后有三星的只能而退,更有LG和三星两大厂商互诉专利侵权和技术盗窃。即便是到了2015年初,本应按时两场的LG E4线,居然因为其它线的一次事故,而拖延了2个季度的时间。
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些预言,OLED是真的都赶上了。困难,无论是计划中的、还是计划外的都一股脑的已经呈现。
至此,按照概率看,OLED也应该有一段平静上升的日子了。2015年底,LG宣布投资87亿美元建设OLED 九代线,正式拉开产量竞争的序幕。而国内市场,京东方和华星光电也已经投入8.5代OLED实验项目。全球面板业进入OLED时代的号角已然吹响。这一切的前提是OLED 8.5代线2K面板的成品率依然超过85%,达到经济量产的水平。
所以,哪怕上游供给依然不甚充分、哪怕OLED成本依然比较高,但是即便是为了品牌的“领先技术”形象,OLED的预热都已经需要展开。在加上创维、LG两大领头羊的高调,2016年OLED绝对是彩电行业最炙手可热的词汇。甚至,我们还可以期待柔性OLED、透明OLED、拼接OLED、多曲面OLED等全新概念产品的亮相。
曲面、激光到底能有多便宜
2015年曲面电视按照最低价格产品看,价格几乎下降了50%;而激光影院电视,按照最低价格产品看,价格下滑也超过35%。但是,这看似巨大的降价,却并未达到消费者的心理预期:二者的销量就是最好的证据。
目前,激光电视的年销量不足万台,曲面电视也仅仅是百万台的规模。这对于国内4500万的彩电行业而言,是一个很小的数目。阻碍其普及的关键因素就是价格。
价格、规模、成本:三者之间结成了一个“困难”三角。即,价格是规模的前提、规模是成本的前提、成本又是价格的前提。这三者是一个突破,都突破,没有突破则是一潭死水的关系。
而已例往的经验看,曲面电视如果销量想上500万台每年,需要价格最低下降到4000元左右;激光影院电视要突破10万台每年的规模,价格应在万元左右。对此,前者至少还要下降三分之一的最低价,后者也还要下降几乎50%的最低价格。
对于品牌企业而言,没有规模的产品就需要暴利才能生存。然而,激光电视和曲面的降价通道已经打开、维持暴利的机会早已不存在。所以,2016年,曲面和激光的价格下降几乎不可避免。而下降幅度,亦不会小于30%。
3D能否借4K回归
2015年彩电最赚的概念,莫过于4K了。借着价格下降的东风,4K产品的普及程度首次超过三分之一。中国也再此荣登4K销量最多、普及速度最快、占比最高的,全球4K第一市场。
2016年4K产品的加速渗透不可避免:因为,第一,4K的价格还会小幅下滑;第二,人们对大电视的最求会更显着,而大电视4K产品也更多;第三,4K产业链也会更为成熟。这些因素作用下,一个超过50%市场比的4K产业规模不是不可预期。
但是,4K普及的背景下,厂商也有如下问题:我的4K产品的差异在哪里?同样是4K产品如何卖出更高的价格?
答案当然是,4K+战略。也就是在4K基础显示性能的上进一步创新。例如曲面4K、超薄4K、高色域4K。而笔者最希望的产品则是3D 4K。
因为,4K电视虽然好,4K内容毕竟还不多。更何况五六十英寸的画面,也难以根本展现4K的魅力。反而,此前的3D电视,尤其是偏光3D电视,受到分辨率限制,显示画质一直饱受诟病。如果让4K与偏光3D结合,后者的效果提升将非常显着。
这个思路引领下,消费者也许可以看到3D电视市场占比,经过2014和2015年,两年的下滑之后,再次上升。3D或许可以说:我胡汉三又回来了!
超薄的新追求
2015年主打超薄技术的厂商众多。BOE、小米、乐视、创维、索尼等品牌,都把超薄设计最为了核心竞争点。其中,小米和BOE在实现通体超薄的时候,不得不采用分体式的彩电设计。乐视和索尼则充分发掘康宁新型玻璃导光板的技术价值。创维则是OLED超薄派的代表。
但是,电视能有多薄,还是一个未知命题。12月创维称,明年9月份创维将推出厚度只有1毫米的OLED电视。对此,业界戏称,电视壁挂架可以下岗了,这么轻薄的产品用双面胶粘在墙上即可。
平板液晶电视,从最开始的厚度超过15厘米,到现在的一般厚度也就在1-3厘米,超薄设计已经进步巨大。但是,这种变化还只是“视觉效果上”的不同。因为,10厘米和1厘米的产品,在摆放、应用方面的差别并不大。消费者对超薄的第一映像是科技感,而非“新体验”价值。
超薄产品唯有继续向亚厘米级别,甚至3毫米以下级别挺进,并与柔性等技术结合,才能因由这种技术进步而诞生崭新的应用价值。如“胶水壁挂技术”,以及其他现在还无法想象的应用。
或者说,超薄化是必然趋势。超薄也是柔性化的前提。同时,只有极致超薄才能引起应用模式的彻底变革,产生新价值。所以,此前的进步皆是在未来而努力,超薄显示还远远没有到达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