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怪”
召回数量增长快
“怪”事回放:国家质检总局近日发布消息称,截至12月18日,2015年共有76家企业开展了226次召回活动,涉及缺陷汽车554.85万辆,召回次数和数量同比分别增长29%、17%,均创历史新高,其中,汽车企业受质检总局缺陷调查影响共实施召回活动81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70%。
“怪”象点评:汽车召回的次数飙升,一方面说明汽车产品质量仍是大问题,需要进一步严把质量关;另一方面,也是企业召回意识、消费者维权意识的提升以及法律法规政策更加严格的体现。在整体汽车召回数字创新高的同时,国内自主品牌车企发起的召回却少之又少。这与销量占比低、保有量相对较少有关,而召回意识相对薄弱,或出于对品牌形象可能受损的担心也是重要原因。随着消费者对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自主品牌不应逃避召回,而应积极应对。
“奇怪”指数:★★★★☆
六大“怪”
卖进口车不如“卖白菜”
“怪”事回放:2015年,进口车市遭遇“滑铁卢”。上半年已经面临诸多不利局面,下半年不但未能成功扭转局势,供需双降、库存居高不下,进口车价格指数呈现崩溃式的下滑。对平行进口车的“松绑”,一度被业内寄予诸多期待。从销售情况来看,成效却令人失望。
“怪”象点评:曾经一度趾高气昂的进口汽车,现在却低下了“头”。2015年,国内进口车市场经历了“寒冬”。平行进口车的高调正式入市曾被寄予厚望,在终端市场却是不够叫座。今年平行进口车的销量不佳除了有国内经济下行的压力之外,还受制于平行进口车的售后服务和配件供应体系的不完善,受限于政策衔接,受压于其他渠道的优惠。平行进口车痛点未解暂难挑大梁。
“奇怪”指数:★★★★☆
七大“怪”
汽车“背黑锅”因为雾霾
“怪”事回放:雾霾问题越来越被关注的今天,作为空气污染源之一的机动车,则不幸地成为了众矢之的。“汽车尾气是制造PM2.5的首要因素”的观点开始发酵,社会各界纷纷对汽车行业进行口诛笔伐。实际上,在北方几个污染严重的城市,限行所带来的减排效果并不明显,汽车行业开始力证清白,关于汽车尾气排放是造成雾霾的罪魁祸首的说法也有了不同的声音。
“怪”象点评:汽车被指责为雾霾元凶。虽然汽车企业力图澄清,不惜重金请来专业机构对尾气排放进行标定,以证实其排放不是加重PM2.5的主要因素。不过,“胳膊拧不过大腿”,短时间内,汽车当“替罪羊”的情形不会彻底改变。对此,车企应加快环保技术的导入,加大环保技术的普及力度,降低能耗和排放,用事实堵住悠悠众口。
“奇怪”指数:★★★☆☆
八大“怪”
人事变动成常态
“怪”事回放:2015年对于国内乘用车企可谓“人事变更”大年,东风、一汽、长安、比亚迪、观致、宝马、奥迪、保时捷等企业,近百位车企高管频繁换岗。2015年汽车行业还掀起了一场反腐风暴,一汽集团原董事长徐建一、东风汽车原总经理朱福寿等十多位车企高管落马。
“怪”象点评:车企高管换人并不奇怪,怪的是如此高密度大规模的“换血”。高管层的频繁变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车市的浮躁,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不过,困难时期用人事调整自身发展战略以提高竞争力,效果未必可观,支撑车企本身活下去的产品、技术、服务与理念仍是重中之重。此外,汽车行业反腐,也释放出加强企业内部整风运动的信号,减少更多滋生腐败的可能。
“奇怪”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