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德国在国家层面率先推出了工业4.0战略,并由总理默克尔出面背书。2014年,德国又建立了一个工业4.0平台,现在是由德国经济和能源部部长及研究教育部部长共同来主导。“工业4.0”由此迅速成为德国的一个标签,并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新一轮工业转型竞赛。
虽然工业4.0时代的序幕刚刚开启,但各国已经达成共识:未来企业将变成数据的企业、创新的企业、集成的企业、不断快速变化的企业。对于整个制造业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颠覆。
设想一下,如果有一天,你突然想要一辆汽车。然后,你拿出手机,点开APP,输入你的定制化要求,你就只需坐等工厂安排生产、组装和配送。
这种“科幻”的“万物互联”场景,是德国政府和企业界正在试图实现的工业4.0。而且这样的定制化智能生产,可能并不遥远。在工业4.0时代,消费者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支配生产。但这远非全貌,未来,物联网的存在还将进一步改造人类的生活方式。
在上周召开的2015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工业4.0”成为与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在业内人士看来,“互联网+制造”就是“工业4.0”。“工业4.0”是德国推出的概念,美国叫“工业互联网”,中国叫“中国制造2025”,这三者本质有共通之处,就是智能制造,重视发展工业大数据和“信息物理系统”相关技术,并以此作为各自的工业4.0版本的创新驱动力。
德国制造的优势
德国的制造业与美国不同。无论是质量还是技术,“德国制造”在全世界都是优秀的代名词。德国70%左右的制造业产品用于出口。
在工业4.0的概念被提出后,北京华赢凯来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白志明一直予以关注,并对德国的制造业进行考察和研究。他在接受《中国贸易报》记者采访时说:“德国的强项在于把工艺、设备、软件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拥有大量的科技创业企业。德国企业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企业负责人并不追求上市,而是将企业获得的收益投入研发,对技术精益求精。比如,德国施迈茨、Playmobil都是家族企业,他们特别注重做专做精,注重可持续发展,拥有很多知识产权,成为细分市场的隐形冠军。”
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驻华代表韩佩德表示,德国现在的目标是把传统制造业转型成电子型制造业,并在制造业中加入新的服务,纯粹是靠制造业推动。
工业4.0概念的提出者、德国工程院院长孔翰宁表示,工业4.0为德国提供了一个机会,进一步巩固其作为生产制造基地、生产设备供应商和IT业务解决方案供应商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