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光伏电站质量标准与投融资风险管控研讨会”在甘肃敦煌召开,相较于研讨会“光伏电站质量标准”与“投融资风险管控”两大主题,会议的召开地敦煌似乎吸引了更多的关注度。针对敦煌光伏的消纳能力,电力送出等一些令人堪忧的报道,敦煌市能源局局长赵廷乾对本报记者表示:“敦煌拥有便利的电力输送条件,电网规划好,上网通道畅通,本次会议之所以选择敦煌,是因为这里是首个10兆瓦示范项目所在地,也是国内集中连片最大的基地。会议上讨论的影响光伏系统发电和寿命的几大因素,都是针对西部乃至全国范围的光伏电站而言的。目前,我们正在等待一些项目的备案。”
大型地面电站建设起步于敦煌
记者了解到,敦煌是国家能源局批准的首批新能源示范城市,拥有我国第一个光伏电站特许经营权的招标项目,由此开创了光伏电站大规模建设的先河。
据介绍,敦煌市年平均日照时数达3357.9小时,晴天多、阴天少、云量少,适宜发展太阳能产业,是国家的一类地区。
“截至目前,敦煌已经建成投运了一座750千伏变电站,2座330千伏变电站及14座110千伏变电站。根据规划,甘肃省有7个百万千瓦级的发电基地,敦煌主要以外送为主,不靠本地消纳。”赵廷乾介绍:“敦煌累计完成了663兆瓦光伏电站并网,正在施工建设的有409兆瓦,正在开展前期工作的有38兆瓦。”
日前,国家能源局正式批复《甘肃省河西走廊清洁能源基地建设方案》,根据《建设方案》,新建光伏发电项目150万千瓦中,将有65万千瓦分布在敦煌。
“按照国家能源局批复的新能源城市规划,敦煌将打造千万千瓦级新能源示范基地。今后敦煌将两条腿走路,在发电的同时,自己也要用电。此外,我们还将鼓励高耗能企业增加电力消纳能力,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赵廷乾说。
西部电站质量影响因素多
近几年来,以甘肃为代表的西部地区纷纷把光伏电站建设列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之一,但是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对本报记者说:“2012年底左右,确实有一些项目在赶工期,‘抢装潮’导致了一些电站出现了质量问题。”因此,政府、投资商、银行与保险等金融机构对于电站的收益存忧。对于电站而言,组件与系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光伏电站的质量、发电量、收益率、价值都与组件系统的质量息息相关。
“影响光伏系统发电和寿命的因素有很多,首先是温度影响,但这个问题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甘肃自然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世民说,“大部分人将温度升高对于光伏组件输出功率的影响固定在4%左右,但实际上这一影响要更大,一般所设定的标准温度是25摄氏度,但像河西走廊地区建设的电站,中午时分光伏组件板温会达到55到60摄氏度,这将导致光伏组件的输出功率下降10%以上。”
根据测算,西部地区干旱少雨,即使是在非沙尘天气,粉尘对透光性能的影响率就已达到12%左右,一旦遇到刮风天气就容易沙尘蔽日,沙尘在光伏组件表面的沉积会严重影响阳光的透过,直接影响光伏发电量。
此外,随着光伏组件的长期使用,其发电性能会受到影响而逐年衰减。“举例来说,在我国西部运行了30年的光伏电站,从抽检结果来看,最大功率下降已经达到将近20%。加上西部地区温差大, 热胀冷缩会导致组件内部连接焊带断裂,最终导致组件报废。”李世民说。同时,在系统安装过程中的串接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由于光伏组件在安装前并未进行筛选,出现了串接匹配误差,导致“木桶效应”的出现。
“西部地区还面临一个问题,电站建设在荒漠中,沙尘大,很多业主为了省钱,选择金属桩,之后造成的锈蚀问题也会导致电站的质量隐患。”李世民补充说。
长期实际验证是最终评价标准
相比于消纳、电力送出,光伏电站的质量是根基,不仅是在西部,如果国内任何电站的安全性无法保障,都会影响光伏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针对近年来国内大规模建设光伏电站热潮背后的质量隐忧,今年4月7日,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开展全国光伏发电工程质量检查的通知》 (国能新能[2015]110号)文件,提出对光伏电站的质量大检查,提出针对已投运的地面光伏电站和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重点检查内容包括项目建设运行质量、主要设备及部件质量两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