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的六个大趋势
那么归根结底,5G到底应该满足什么要求呢?Magnus认为,可以从六个方面来看待。
一是可扩展能力要非常强。如今很多优质移动应用一旦出现,很快就会普及开来,跨越地域、国界、海洋的限制,为亿万计的用户所使用,因而为此提供支撑的5G网络必须要有充足的扩展能力。
二是必须具有足够的灵活性。因为大量用户的行为、习惯可能会有非常突然的变化,比如在某片区域短时间内聚集了大量用户,他们对某类应用、数据带宽等的请求可能会非常集中,这都需要网络能够很好地灵活应对。
三是可持续性。长期运行之下,设备消耗的电力非常庞大,这不仅关乎运营商的成本,还涉及到企业节约能源的社会责任,因此5G必须为此提供良好的解决方案。
细节勾画:更快、更多、更灵活
2012年成立的欧洲METIS项目联盟曾对5G的性能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要求,比如,用户比特率应该有10到100倍的增长,延时要降低5倍,移动用户的容量要增长1000倍,电池寿命增长10倍等等。METIS希望通过提出这些标准,帮助业界确定开发新一代解决方案时的大概目标。
5G还要为海量的“机对机”通信做好准备,Magnus认为这可能要更重要一些。“预计到2020年,全球会有260亿件互联设备,包括手机、笔记本电脑、个人电脑以及其它联网设备,因此机器到机器的通信会变得非常重要。”Magnus说。
在谈到5G时,很多企业或机构喜欢用一场“革命”来形容,但Magnus觉得这个字眼不会受到全球运营商的欢迎。因为电信行业有大量的采用早期技术的基础设施,运营商们希望能把这些投资也充分利用起来,所以爱立信更喜欢用“演进”来描述5G。
Magnus认为,5G技术必然是由现有技术的演进技术和革命性的新技术共同组成的。前者可以完全向后兼容,使得运营商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投资,后者则采用全新的无线接入技术、使用全新的频段,由运营商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案。两者相辅相成,帮助运营商顺利地向2020年5G商用,以及5G后时代顺利过渡。
Magnus表示,爱立信发展5G的一个原则是尽可能减少运营商更新设备的需求,如果必须更换新设备,也会尽可能让更新保持在最小的幅度,让运营商以尽量小的成本演进到5G。
推进商用化发展
爱立信在5G领域的投入非常早,取得的成果也非常丰富。Magnus告诉记者,爱立信2014年就推出了5G原型机,进行了一系列软件、硬件测试。2014年7月,爱立信在15GHz频谱上实现了5Gbps的吞吐速率。2015年2月,爱立信实现了5G-LTE双连接和5G多点连接,随后在6月又实现了一台5G移动设备同时连接到多个5G蜂窝基站,实现多点连接。
在技术验证不断前进的同时,爱立信开始逐步尝试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推动5G向商用化发展。从2014年开始,爱立信先后与世界多个国家的运营商开展了5G技术验证和试验网的建设工作。2015年6月,爱立信启动瑞典5G试点项目,将5G应用于远程控制工程车辆挖掘、运输矿石,有力地推动了5G行业应用的发展。
对于发展5G,究竟走TDD还是FDD路线?Magnus的观点是这并不重要,应该看哪种技术或哪个频段的需求更多、成本更低。爱立信会尽可能缩小TDD和FDD LTE之间的差异,硬件上尽量保持一致或者兼容,软件则尽可能兼顾TDD和FDD。
“爱立信的原则是尽量把TDD、FDD之间的差异做到最小。”Magnus说,“至于运营商方面,不用太多地考虑选择FDD还是TDD,一切向前看。”
Magnus最后表示,希望全球通信产业携起手来,达成一个统一的标准来部署5G。这样既可以满足大量的要求,也可以保证成本足够低廉,让每个人都能买得起、用得起5G设备和服务。“我觉得十五年以后,5G可能会成为互联网的主要承载网络,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对5G的要求是现有技术的10倍、100倍。”Magnus说,“这需要我们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