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食品安全 » 正文

食品检测:无法面面俱到,重在源头管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世科网   发布日期:2015-05-13  浏览次数:928
核心提示: [储晓刚开着小巧敏捷的取样车,对不能到处跑的大车上的农产品(25.64, 2.33,10.00%)进行速测,这种速测可以检测饲料、粮食、肉
       [储晓刚开着小巧敏捷的取样车,对不能到处跑的大车上的农产品(25.64, 2.33,10.00%)进行速测,这种速测可以检测饲料、粮食、肉类、蔬菜、乳制品等。肉类样品在实验室检测要40分钟,而速测仅需几分钟]

一旦出现食品安全事件,人们往往会追问:检测去哪儿了?但在对于漫长而众多的食品生产环节,检测是否都能起到“火眼金睛”的作用?

食品安全的保障,靠检测是不够的。检测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手段,在现阶段的中国不可不用,但不能靠它来完全解决问题。我们要靠过程监管,也不要都寄希望于流通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陈君石在2015国际食品安全大会上表示。

但公众似乎有这样的看法:经过检测的食品才能保证安全。然而,数量巨大的食品,从农产品到加工食品,不可能每一种食材、食品都是经过检验的。

“在食品的全产业链上,在哪里开展检测、发现问题才是最重要的。事实上,从农产品采摘到运输、到市场和工厂,然后到消费者手中,人们所关注的农药残留、添加剂超标、致病菌和霉菌等问题上,其实我们需要关注的是源头。”中国检验检疫科学院食品安全所研究员储晓刚在大会上表示。

从农田到运输,从初加工到深加工,从储存到销售,海量的食品所经过的每个环节都存在不安全因素,如何把控这些环节?

一直从事检验工作的储晓刚表示:“在调查中,我看到很多市场和超市购置了小型的成套检测装置,有的超市还设有检测实验室,可是我却往往没有看到它们在有效地工作。即使能工作,也仅仅是快速检测。很多产品一进入市场就分销掉了,根本来不及取样检测,远不如在养殖环节去做检测,在出来之前就控制它。”

储晓刚表示,对于流通环节上的控制,要去发现最有效的环节。“比如北京城里,不可能种地,也不可能养猪,都是外来的,外来的我们如何控制?北京没有水路,空运很贵,它们都是通过高速公路运进来的,如果把这些入口把关住,就不至于到批发市场里乱糟糟地去‘摆样子’。我的观点是,在这些高速公路出口处,把蔬菜、粮食、水产品等检测做好,80%以上的风险就控制住了,不至于我们在后面花那么多精力来做,也不至于企业在加工的时候弄不清原料是否有问题。”

从事移动实验室工作十多年的储晓刚,已经谙熟路口把关的诀窍。他开着小巧敏捷的取样车,对不能到处跑的大车上的农产品进行速测,这种速测可以检测饲料、粮食、肉类、蔬菜、乳制品等。储晓刚表示,肉类样品在实验室检测要40分钟,而速测仅需几分钟,这样就可以在路口把控住食品的安全。

虽然国家食药监总局定期公布全国食品检测结果,但不可能对每种食品都进行全部项目的检测。“全部项目都检测我也认为不可能。对于食源性疾病来说,微生物检测是重要的一环,重要的还有对非法添加的检测,而不是残留农药、兽药。另外,样品的代表性也经常存在问题——后面的实验室检测得再精确,样品没有代表性也是白忙活。”储晓刚说。

此外,储晓刚认为检测行业效率还是不高。很多实验室忙得焦头烂额还是做不完,不同的行业、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层面、不同的领域都在做。积累了这么多数据,但数据互相不通。

“我的观点就是源头控制,没什么说的,(农产品)出来就得保证食品安全。”储晓刚表示。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文章出自: 世科网
本文网址: http://www.cgets.net/news/show-11821.html

声明:

1、本网转载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凡来源注明“世科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世科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个工作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关键词: 食品 检测
分享到:
5.31K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