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食品安全 » 正文

怎样的食物才安全?清华20人小组2年的调查成果上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世科网   发布日期:2015-03-12  浏览次数:836
核心提示:   最近,一本聚焦食品安全的《中国食品安全档案》由吉林大学出版社印刷出版了。这本书由20位清华大学的在校生、校友和外校志
   最近,一本聚焦食品安全的《中国食品安全档案》由吉林大学出版社印刷出版了。这本书由20位清华大学的在校生、校友和外校志愿者组成的食品安全调研小组编写并自费出版,从深入一线调研到写作出版,花了近两年的时间。该书也是清华大学的x-lab培育项目之一,这一项目是清华大学的创意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旨在帮助、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在今年1月拿到吉林大学出版社的纸质版样书前,该小组已经在互联网上公布了《中国食品安全档案》的全部电子版,之后印刷了200本左右的书。
  这一食品安全调研小组给自己取名为“月牙多”,寄寓“安全健康”之意,因为民间有一种看法,认为人的手指甲盖下月牙越多,人就越健康。
  “从《中国食品安全档案》的编撰开始到现在,我们从来没考虑过盈利。”团队第一负责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校友陈洪榕告诉澎湃新闻
  尽管这本《中国食品安全档案》仅印行了约200本,却有企业一下子订了20本。
  伴随着媒体报道,《中国食品安全档案》“火”了:有企业一下子订了20本,国家有关部门也打来了电话。“今天还有机构打电话说想赞助我们,甚至拉我们入股,我们暂时都没有接受。”陈洪榕如是说。团队的另一位负责人名叫陈巧玲,是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在校研究生。
  约一年半的实地走访、资料搜集、归纳整理,换来了如今一本近300页的《中国食品安全档案》。工业盐、病死猪、瘦肉精、地沟油、桶装水…… 翻开这本红皮书,一个个令人触目惊心的相关报道与研究数字在纸上显现,26份不同主题的档案从近几年的食品安全事件入手,分析各类食品安全问题的背景、前因与后果。
  不同于专业的学术研究报告,陈巧玲直言《中国食品安全档案》是一份通过最基本、浅显视角了解中国食品安全事件及背景的档案。“它不需要那么专业。我就希望更多人了解食品安全的真相。”陈巧玲告诉澎湃新闻,“以及它们为什么发生了。”
  陈洪榕也坦言:“这确实只是一件特别小的事情,但它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
  缘起:想了解身边哪些食物不安全
  2011年,陈巧玲曾萌生过自己做餐饮生意的想法。那时她想,安全健康的食物应该很受认可并会带来可观的经济回报。然而,如何判断食品究竟安不安全?随着对食品行业了解越深,陈巧玲心里越不安。“当我了解到一道菜、甚至一碗米饭是否健康安全,并不是餐厅一个加工环节所能控制的时候,我创办餐饮的想法夭折了。”
  然而,陈巧玲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并没有就此止步。一年后,清华迎来101周年校庆。在校庆期间,陈巧玲和校友陈洪榕在清华经管学院四楼的会议室里围绕食品安全问题畅谈。两人一拍即合,“月牙多食品安全研究中心”就这样诞生了,两人从社交网站、校内帖子开始招募成员。而《中国食品安全档案》,是整个团队自组建以来交出的第一份答卷。
  “19世纪时,食品造假行为在美国市场上猖狂泛滥,一如今天的中国。从1887年到1902年,哈维韦利(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创始人)与他的同事完成了一系列报告,详细描述了食品造假的各种手段。今天的中国,也需要有人做这件事情。”在《中国食品安全档案》的自序中,陈巧玲写下了这本书的意义。
  陈巧玲向澎湃新闻表示,当下社会食品安全问题泛滥,有人对食品安全过分担心,“这不敢吃那不敢吃”,同时亦有人对食品安全漠不关心。“我们希望《中国食品安全档案》起到科普的作用,用简单易懂的文字告诉大家身边的食物是什么,哪些是不安全的。”
  其实,团队里没有一个人读的是食品专业。“他们有人读美术、有人读计算机、有人读电工,一开始我们也非常担心自己不够专业。”本身是工科与经济管理出身的陈巧玲向澎湃新闻坦言,随着团队对食品安全类信息的搜集与消化,他们慢慢发现这事做起来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我们很接地气,解读视角也是从身边的食品入手。”渐渐地,陈巧玲发现自己也能对食品行业标准添加剂成分、危害性分析等头头是道,“把自己逼成了半个专家。”
  过程:看到食物就想提问题
  为了做好这本《中国食品安全档案》,陈巧玲和团队伙伴在近两年里走访了全国各地的农场、食品企业、批发市场、农贸市场,他们遇到过敞开心扉的农民或食坊老板,也在一些企业那碰了一鼻子的灰。
  一次,陈巧玲和团队伙伴深入北京的一家农场做调研,几个人干脆就在农场住了几天,和农户们朝夕相处,了解那些源于农场的食物。她们突然发现,其实有不少农产品质量是很好的,但在卖出去的时候依然出现了问题。“问题就是农户们没有正常的渠道。但是农产品是不等人的,时间一过就烂掉了、坏掉了。”这一次的经历让她们意识到,人们往往只关注食品安全事件的表象,但很少有人去想那些食品安全事故“为什么”会发生。
  “又比如我们爱吃的油条。国家对于炸油条所用油其实有要求,比如具体成分有一个限制。”几次调研下来,团队成员发现油条用油出问题原因至少有如下三种:一是不少炸油条的人对国家标准一无所知;二是有些人根本没有条件对食用油的成分进行具体检测;三是有人明知不规范,依然反复用油。在陈巧玲看来,安全标准就摆在那,但“不好理解”、“不易执行”或“执行不到位”才是食品安全问题多发的原因。
  久而久之,团队把对食品安全的了解当成事业,甚至于日常生活中都有些“走火入魔”,常犯“职业病”。“这是什么(食物)?”“这里面放了什么(添加剂)”就陈巧玲来说,她在学校食堂会问,出门聚餐会问,坐火车的路上也会问,“看到吃的就想问。”陈巧玲告诉澎湃新闻,“但凡去超市,我一定会走卖干货的那条路,每次都要闻闻木耳那些食品的味道‘对不对’。每次买酱油,我也会盯着标签反复看,总希望能发现一些新的点。”
  未来:希望可以出台一套行业标准体系
  前不久,一份民间雾霾调查记录公之于众,褒奖与指责同时铺天盖地而来。这本《中国食品安全档案》会不会也面临科学性的质疑?对此,陈巧玲表示,一开始他们也担心别人质疑其专业性,但书中选取案例及数据,依据的都是媒体公开报道和学术机构的报告,资料来源也优先考虑国家级机构。“引用别的来源,我们书中都会标注出来。”“对于这份档案的评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必要要求人们对它统一口径。” 陈洪榕如是说。
  亦有人对这本自费出版书籍的资金来源提出疑问。陈巧玲回应这是团队的资金,详情不便披露,但至少目前是独立的。“我希望的是,大家能将注意力放在这本书的内容上。如果大家看了以后觉得对理解食品安全‘有用’,我们就很高兴。”陈巧玲向澎湃新闻坦承团队里的人都有些理想主义,“就想踏踏实实做好这件事。”
  “我们想把它做成一个可持续的、常态的公益事业。” 对澎湃新闻,陈洪榕并不保留团队的理想:现在是团队最初的阶段,非专业出身的成员要自己积累食品安全相关知识,“出这么一份档案也好,口口相传也好,首先我们自己要了解。”接着,团队就能让食品安全意识传播开来,深入人心;最后争取让每个食品从业者都有诚信意识。
  这似乎是“痴人说梦”。陈洪榕坦言:“是很难,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也没法下结论我们一定会做到什么地步。但它总有小小的作用,也总要有人去做。”
  那么接下来,具体怎么做?陈巧玲向澎湃新闻透露,目前团队的成果还只聚焦于食品安全问题的前因后果,之后他们将尝试着回答“怎么办”,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我们希望之后可以出一套我们‘月牙多’的行业标准体系,从更容易被理解的执行层面去制定这套标准。此外有不好的案例,也就有好的案例。我们也希望告诉从业者有哪些食品从业者可以兼顾食品安全与盈利,并发扬出来。”
  而未来若要制定自己的标准,陈巧玲感慨那“不同于档案”,必须提高团队的专业性。“我们会向食品专家、学者以及食品从业者请教,也希望他们能给予我们专业指导。”
“在我看来,这本书除了有立此存照、警醒世人的意义之外,也有记录思考历程、进而着手改善的用意……我更愿意把这本书理解为巧玲和她的团队在践行他们心中使命的过程中的一次思考的总结,一份激励他们以及同道起来身体力行的告白。”这是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姜朋,对这本档案,及这个团队的评价。 
 
  来源:澎湃新闻
文章出自: 世科网
本文网址: http://www.cgets.net/news/show-11355.html

声明:

1、本网转载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凡来源注明“世科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世科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个工作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关键词: 中国 档案 食品安全
分享到:
5.31K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