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能源环境 » 正文

电动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技术取得突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世科网   发布日期:2015-02-27  浏览次数:808
核心提示: 近日,由中国地调局地科院资源所承担的EK-SS技术联合修复多重金属复合污染场地典型示范研究因其取得突破性进展而获得专家们的
       近日,由中国地调局地科院资源所承担的“EK-SS技术联合修复多重金属复合污染场地典型示范研究”因其取得突破性进展而获得专家们的一致好评。

该项目属于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复合污染场地EK-PRB/SS配套修复技术与示范”的子课题,由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张佳文和研究员陈明领导的科研团队承担。课题组以湘江流域Cd、Hg、和Pb等多种重金属复合污染场地为对象,开展了复合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电动修复技术(EK-SS)研究。经过半年多时间的持续攻关,他们完成了污染土壤修复工艺流程设计与优化,通过野外多批次规模实验研究,形成了相关的修复方案和实用修复装置,研究数据初步验证了下一步开展典型示范研究的应用效果和前景。

2014年6月~10月,陈明等在野外条件下对选定的三种典型土壤进行了5个批次的中试试验,修复周期分别为24、48、72、96和104小时。分析测试数据表明,经过72小时的处理,对Cu、Pb、Zn、Cd和Hg等重金属,不但土壤中活动性比较强的可溶态、离子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被驱动和去除,而且活动性较差的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结合态乃至残渣态也被去除。经过48小时处理,土壤中主要重金属的总含量可以降低70%左右,并被装置中的“捕获系统”所捕获。更长时间(72、96或104小时)的处理实验数据证明,有更多的重金属以更快的速度从土壤中解析出来并被去除。目前,这部分土壤样品中的重金属含量仍在测试之中。

据介绍,课题组研制的土壤重金属活化剂能在不破坏土壤结构的前提下,使土壤重金属大量活化进入水溶液中,并将实验土壤的电阻从15000欧姆最低降至15欧姆左右,使重金属的去除更加容易,大大降低了修复成本,缩短了修复时间,提高了修复效率。课题组还应用了一种新型电极,成功地消除了碱性带,使得重金属可以顺利脱离被处理土壤系统并被修复装置的“重金属捕获子系统”捕获和移除。研究表明,与国内外相同规模的电动修复技术相比较,应用本次研究成果修复土壤的时间成本远远低于国内外同类成果。 
 
  来源:中国有色网
文章出自: 世科网
本文网址: http://www.cgets.net/news/show-11226.html

声明:

1、本网转载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凡来源注明“世科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世科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个工作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5.31K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