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实验室动态 » 正文

全国政协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世科网   发布日期:2015-01-15  浏览次数:753
核心提示: 1月8日下午,全国政协第二十五场双周协商座谈会在全国政协礼堂召开,这是2015年的首场双周协商座谈会。国务院有关部委负责同志
 1月8日下午,全国政协第二十五场双周协商座谈会在全国政协礼堂召开,这是2015年的首场双周协商座谈会。国务院有关部委负责同志、全国政协委员、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围坐一起,就“发挥国家实验室在原始创新中的引领作用”议题展开热烈研讨。

“无论从当前的国际形势还是国内科技发展现状分析,建设国家实验室都是促进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措施。时不我待,必须高度重视。把这个议题放在新年的第一次双周协商座谈会讨论,够分量,也够及时。”一直关注国家实验室建设的全国政协常委、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王梅祥十分兴奋,正是他与其他几位委员在2014年的两会上提交的多份关于加快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的提案引起全国政协的重视,并最终成为此次双周协商座谈会的议题。

提案聚焦国家实验室建设

在2014年的全国两会上,王梅祥常委提交了一篇《关于全面深化国家实验室建设改革,提升我国科研原始创新水平的提案》,直指国家实验室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定位和与依托单位的关系不明确、财政支持机制不健全、财政支持力度不足、主导引领作用发挥不够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赵进才也在其《关于加快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的提案》中提出,国家一直没有对筹建中的国家实验室进行验收,影响了国家实验室的人才引进、科研创新和国际影响力,希望国家尽快给出正式的批复和确认。

关注国家实验室建设的还有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洁净能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李灿,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卢柯,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长徐涛,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津南开大学原校长饶子和等,他们联名提交的《关于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的提案》提出,应重新梳理、确定国家实验室的定位、使命、任务,借鉴其他国家国家实验室的成功经验和运行体制设计不同领域的国家实验室,并同时探索管理创新的科研组织模式,对已经筹建和正在筹建的10余个国家实验室进行验收。

“据我们了解,在两会期间,民主党派、科技界、教育界等很多委员也在小组讨论中提到了国家实验室建设问题,这引起了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主任张玉台、副主任陈小娅、常荣军(驻会)、程津培对这一问题的高度重视。”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办公室有关负责同志告诉记者,在两会结束后,委员会办公室翻阅了大量和国家实验室相关的资料,了解到,我国目前的科技体系和科技体制机制方面仍然存在着缺乏顶层设计和整体布局、科技资源投入重复而分散、科技规划布局缺乏持续性、在新兴产业和国家安全相关领域缺乏强大的国家科技主体队伍等问题,因此在国家层面上设计、规划、建设一批支撑和引领国家科技发展的国家实验室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我们还和提案委员做了沟通,他们都对我国国家实验室进展缓慢,远未达到建设预期目标表示出担忧,更担心因此而影响我国科技的长期战略发展。”在做了大量的案头工作后,教科文卫体委员会经过研究,把王梅祥常委提出的涉及国家实验室建设的提案作为备选重点提案报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没想到经过第四次主席办公会议通过,被定为了全国政协重点提案,并由我们委员会予以督办。”委员会办公室有关负责同志说,大家的努力有了初步的成果。

摸情况找问题

为了最大程度上掌握国家实验室建设的数据和信息,为之后的专题调研做好准备,2014年4月15日,教科文卫体委员会组织召开了“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加快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专题座谈会暨重点提案督办座谈会,包括王梅祥、李灿、赵进才等提案人在内的二十余位政协委员,提案主办单位科技部、会办单位财政部,以及教育部、中国科学院等部门相关司局的负责人、在筹国家实验室依托单位的专家学者等聚集一堂,沟通国家实验室建设最近进展情况,汇总国家实验室建设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并就如何加快推动国家实验室建设建言献策。

“过去的十余年间,科技部仅对试点的1个国家实验室进行了专家验收,对2003年试点建设的第一批其他5个国家实验室迟迟未开展验收工作,且对2006年提出的第二批筹建的10个国家实验室计划再未提及。此外,国家实验室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定位和与依托单位的关系尚不明确,国家对国家实验室建设的财政支持机制也尚未建立和健全,这些造成国家实验室在筹建之后遭遇‘愁建’。”王梅祥在座谈会上直言。

“国家实验室建设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该是到反思和梳理的阶段了。国家实验室的定位是什么?使命是什么?运行模式和体制机制问题应如何解决?实验室不能只是建起来,而应该做起来,应尽快启动。就像相声里说的,第一只靴子已经掉下来半天了,第二只靴子何时落下?如果国家实验室建设一直这么拖下去,不仅会影响到科技创新,也会影响到国家的公信力。”专门从大连赶过来开会的李灿表示。

在王梅祥看来,现在首先要做的不仅是坚定改革思路,面对国家实验室筹建中出现的问题,不回避、不等待,国家科技领导小组更要协同各部门利益,理顺部门、国家实验室和依托单位的关系,建立和完善政府对国家实验室的长效财政资助机制,创新管理模式。“只有把这些问题都做好了,国家实验室才能集中力量办大事,才能成为解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求问题的主导力量。”

“一提起国家实验室建设,大家往往都会提到体制机制问题,而体制机制问题是体现在很多细节问题上的,比如国家实验室的主管部门问题,人员的编制问题等。看似小问题,其实都是关乎实验室发展的大问题,这些问题解决好了,体制机制问题才能解决。”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计算机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林惠民的话音刚落,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磁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沈保根就对其观点表达了认同。“不错,细节问题大领导不管,小领导说了不算。久而久之,就成了绊住国家实验室发展的大问题。”

当时,全国政协常委、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致公党中央副主席程津培一直在认真地记录着大家的意见和建议,他在最后发言时表示,“虽然国家实验室建设走过了很长的路,但我相信好事多磨。我们将深入调研国家实验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和各部委一起扎实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进程。”

调研建言形成报告

2014年4月到5月间,由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陈小娅、常荣军(驻会)、程津培带队,由重点提案人、关联提案人、提案主办单位科技部相关司局负责人及部分科技界政协委员组成的专题调研组分赴山东和辽宁两省,开展了“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加快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专题调研。调研组深入沈阳金属材料国家实验室、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筹)、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航空研究院601所、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室机器人国家重点实验室、青岛高新区、烟台高新区、沈阳高新区等单位,详细了解国家实验室建设的相关情况,并多次召开座谈会。

“委员们都很专业,调研的兴致也很高,大家在调研过程中充分交换意见,调研报告很快就成型。”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办公室科技处同志介绍说。

委员们认为,建设体量较大、学科综合交叉的国家实验室,以破解战略性瓶颈为导向,组织重大科研问题研究,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原创能力的必要形式。当前,国家实验室的目标定位和体制机制问题虽然已基本厘清,基础研究经费总量也在持续增加,但在R●D(研究与开发)总投入中的比例以及财政科技投入中的比例过低问题仍未获解决。而且,基础研究经费的投入方式仍是以竞争为主,稳定支持的份额很低。研究人员不得不花费大量精力去竞争资源,难以潜心研究,影响了重大原创性成果的形成。

调研组建议,应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充分发挥国家实验室在协同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把国家实验室建设作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加强基础研究稳定支持的重要手段,以国家目标和科技重大需求为导向,进一步推进资源配置、人事和评价制度、跨领域交叉机制等方面的综合性改革,从制度上保障科学、技术和工程的有机结合,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新模式、创造新经验。

同时,应优化国家实验室发展的规划布局。对已试点多年的首批国家实验室(筹),应尽快组织验收,依据验收结果予以认定或限期整改;对以部门及地方经费为主筹建、符合规划方向、在创新实力和成果上居国内绝对优势、并已参照国家实验室模式运行数年取得良好成效的实验室,应按择需、择重、择优的原则陆续验收;其他纳入规划的实验室,按程序逐步启动,到2020年完成初步布局。

调研组还建议完善中央财政对基础研究稳定支持机制,推动国家实验室健康发展。建立中央财政稳定支持国家实验室的专项经费,强化国家对基础研究的稳定支持。对以重大基础科研为主或以重大科学装置为主要研究手段的国家实验室,应明确中央财政为投入主体。对于聚集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需求的国家实验室,还应注重调动地方和企业支持基础研究的积极性,形成以中央财政为主、地方和企业积极参与的多元化稳定支持新格局。

“2014年7月,我们将调研组的意见综合,形成调研报告后报送了国务院。2014年8月7日,刘延东副总理对报告作出了重要批示。这是对我们所做工作的最好肯定。”科技处的同志说。

双周协商只为更高层面推动

按照常理来讲,调研报告形成并上报得到批示,同时也作为重点提案进行了督办,应该算是圆满结束了,但是教科文卫体委员会领导并没有满足已经取得的效果,而是将这项调研课题申报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议题,希望从更高层面推动提案取得更大实效。“令我们感到欣喜的是,全国政协真的把‘发挥国家实验室在原始创新中的引领作用’作为了新年的第一次双周协商座谈会议题。”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办公室有关负责同志坦言,“我们压力不小啊!”

接下来的工作,重要却又琐碎:确定筹备工作牵头人、做好责任分工和时间安排、搜集材料、安排发言人……去年11月份开始,委员会办公室为筹备座谈会日夜奔忙。“加班已成家常便饭,大家也都能理解,并且能全情投入,毕竟离座谈会召开一共只有2个月的时间,时间紧,任务重。”科技处有关同志说,那时候即使是在家里休息,也是满脑子座谈会的事情,突然想起一件需要注意的事或者认为有纰漏的地方,会马上记下来或直接打电话给相关负责人,“神经高度紧张。”科技处的同志笑言。

座谈会上委员会共安排了16位委员和专家发言。程津培强调国家实验室已成为欧美抢占科技制高点的重要创新载体、建设国家实验室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卢柯提出,建设国家实验室,就是要打造一个科研旗舰,培育一支带领大家挖井的科技发展引领者队伍;王梅祥建议确立国家实验室在我国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完善中央财政国家实验室的稳定支持机制;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高鸿钧认为,国家实验室作为科研旗舰,要有“中心-分中心”的框架结构,应有持续稳定经费支持与符合实际的管理机制;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生理与升华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武维华则呼吁建立一支优秀的研究队伍。

“国家实验室是国家最高层次的创新基地,做的工作应该是‘顶天立地’。顶天,即瞄准国家前沿,产出国际一流的原创性成果;立地,即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服务国家经济发展。凝练研究任务、打通科技创新链、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只有这样,国家实验室才能够真正顶天立地起来!”全国政协委员、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丁烈云在座谈会上直言。

委员和专家们在座谈会上的发言坦诚而又热烈,力求全面深刻地反应国家实验室目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相辅相成、行之有效的建议和意见。“一定要加快国家实验室建设,提升中华民族的竞争优势,抢占新兴产业的技术制高点,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梦想不懈奋斗!”武汉阳光凯迪新能源集团董事长陈义龙的发言表达出了所有与会者的心声。

在国家实验室筹建的十余年中,已经进行了诸多有益的探索,积累了很多可资借鉴的经验,相信经过全国政协的一系列努力,国家实验室建设的步伐将走得更快,国家实验室会真正成为我国科技创新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原动力,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目标的实现。 
 
  来源:人民政协报
文章出自: 世科网
本文网址: http://www.cgets.net/news/show-10929.html

声明:

1、本网转载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凡来源注明“世科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世科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个工作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关键词: 委员 实验室 建设
分享到:
5.31K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