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食品安全 » 正文

与食品安全头号威胁“食源性疾病”赛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世科网   发布日期:2014-12-31  浏览次数:741
核心提示: 过去十多年间,全球食源性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且有严重暴发趋势,而中国是多发地区之一。  2014年10月,汤森路透发布报告称
       过去十多年间,全球食源性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且有严重暴发趋势,而中国是多发地区之一。
  2014年10月,汤森路透发布报告称,食源性疾病正引起国际科学界的重视,特别是美国在食源性疾病的统计和经济损失评价方面的研究,更成为2014年度的科研热点。
  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食物进入人体内的致病因子导致的感染或中毒。大多数食源性疾病是由细菌、病毒、蠕虫和真菌引起的。
  目前,美国、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全国性的食源性疾病的监测网络,相关科研工作已有序展开,但遗憾的是,中国对此领域问题的关注与研究还相当迟缓。
  头号威胁
  我国食品安全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在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看来,食源性疾病无疑称得上是头号威胁,重金属、农药残留等都应该排在它的后面。
  “食源性疾病表现形式多种各样,但多数会表现为腹泻,有的还会引发严重疾病,比如致病性大肠杆菌会造成内脏器官损伤甚至死亡。”陈君石说。
  我国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的初步结果显示,我国13亿人口中每年有2~3亿人次发病。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博士邓旺秋介绍,毒蘑菇中毒是我国食物中毒事件中导致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从2000~2014年,仅广州及邻近地区发生毒蘑菇中毒事件约80起,中毒人数为320多人,死亡44人。”
  据了解,我国中毒性食源性疾病主要是由人们认识不到位,或者生产使用不当造成的。
  北京达邦食品安全管理顾问有限公司首席顾问兼总经理杨明升介绍,现在对六六六、DDT等化学农药的禁用,以及曾经被当做科技成果推广的瘦肉精等被禁用后,引发的集体中毒事件急剧减少。
  差距与跟进
  目前,国外对于食源性疾病的研究如火如荼,具有影响力的机构包括美国科罗拉多公共卫生研究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美国农业部经济研究院和佛罗里达大学等。
  和国外同行相比,中国科学家在食源性疾病方面的研究则略显迟缓。
  据汤森路透发布的2014研究前沿的核心论文与施引论文统计结果显示,美国在“食源性疾病的统计和经济损失评价”研究中具有很强的影响力。中国虽然没有产出核心论文,但其有28篇施引论文,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国对该研究前沿的关注与跟进。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食源性疾病监测部副主任郭云昌坦言,从世界范围来看,这方面的研究美国做得最好。“一方面是他们起步比较早,另外一方面就是他们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监测网络,无论是早期识别还是溯源调查都做得比我们好。”
  郭云昌介绍,我国目前对于食源性疾病的监控大都属于事后报告,而美国已经可以做到对“已经发生,尚未发现”和“看似独立,实则同源”跨区暴发进行主动监测和识别。
  此外,在疾病负担研究方面,我国也存在差距。比如我国每年到底有多少沙门氏菌感染病例,这些病例中有多少是由食物引起的,与哪些生产经营行为有关,造成多大经济负担,医疗费用和误工、误学成本是多少,等等都不清楚。而美国已基本掌握了其主要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率和疾病负担,并以此评价他们的食品安全状况,指导公共卫生资源的分配。
  “从食源性疾病的技术角度来讲,目前我们和美国差距不大,关键是我们由于体制等方面的限制,开展相关工作的难度依然较大。”郭云昌说。
  据介绍,《食品安全法》颁布以后,我国已构建了食源性疾病的监控预防三大系统:一是针对医院个案病例的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二是针对已发生事件的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三是国家食源性疾病分子溯源网络,即溯源调查系统。同时,我国还开展了食源性疾病的社群人群调查。截至2014年底,全国已在2000家哨点医院开展个案病例监测,分子溯源网络已覆盖28个省。
  “我们已经初步掌握了几种主要食源性疾病的发病基本状况,正在对多年积累的暴发事件进行归因分析,以识别对于国家而言的系统性风险到底有哪些。”郭云昌说,目前虽然三大系统已基本建立起来,但在推广应用方面仍有一些不足。
  加强全国性监测
  “感染类的食源性疾病由于由微生物引起,隐蔽传导,非常难以控制,一旦发生就会呈暴发性趋势,因而被世界各国重视。但目前并没有一种行之有效的防控方法。”杨明升坦言。
  他认为,防止食源性疾病大规模暴发,关键要强化对于食品中外源性化学物质的多残留危害研究,比如某种农药在多种作物中使用对人体产生的累积危害,或者某种作物中因为不同农药的施用对人体产生的蓄积危害。同时在标准制定上应建立“标准不允许即禁用”的危害物质“清单”管理制度,做到登记药物限量规定全覆盖。
  郭云昌则指出,目前我国在食源性疾病监测方面还存在法规制度不健全、瞒报漏报、流行病调查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现在要做的就是一定要掌握我国食源性疾病的基本状况、发病趋势,做好每一次事件的追踪溯源,提高归因分析能力,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安全监管提供技术支持。”
  据介绍,我国食源性疾病的年度报告制度始自2011年,每年都有正式报告提至卫计委,但在国家层面仍显重视力度不够。“比如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公室发布的食品安全监管规划,对食源性疾病强调不够,但是对假冒伪劣、食品添加剂讲得很多,这是不对的。”陈君石说。
  微议
  民以食为天。无论在哪个国家,饮食问题都是民众关注的热点。正因如此,食源性疾病才会成为国际科学界关注的热点和前沿,才会涌现出许多高关注度的论文成果。
  但很多时候,国人对这一概念并不了解。事实上,它在某种程度上和食物中毒有所关联,但又不完全等同。应该说,食品安全领域的很多问题,都和食源性疾病息息相关。
  在国外,科学家主要研究食源性疾病发生的原因及监测评估方法、食品供应链上的病原体危害对公共健康的影响、主要食源性疾病所造成的经济负担等。但在中国,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尚未形成体系。
  当然,这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有关。欧美国家早已解决了温饱问题,如何吃得更好、更安全,患病人群对社会的影响,自然成为他们关心的重点。但在中国,还有一些地区尚未完全摆脱贫困,大家关注更多的是食品添加剂问题,而对食源性疾病这一食品安全方面的最大威胁尚未有足够重视。
  但值得欣喜的是,在中国,科学家们已经在这一领域开始了追赶的步伐,并且在一些领域取得了自己原创性的成果。当然,在国家层面,有关部门急需完善全国性的、真实的食源性疾病报告制度,这样既是对国民健康的重视,也有利于科学家开展该领域的研究工作。
相信在众多科学家的呼吁下,未来我国的食源性疾病研究能够取得更多的成果。 
 
  来源: 科学网
文章出自: 世科网
本文网址: http://www.cgets.net/news/show-10770.html

声明:

1、本网转载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凡来源注明“世科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世科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个工作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5.31K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