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环境监测管理办法》发布施行、全国地质环境监测规划编制有序开展、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付诸实施、全国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12月12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召开的全国地质环境监测工作座谈会上,这些为我国地质环境保护、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等提供支撑和保障的一项项“国家行动”,成为代表们热议的焦点。
与会专家和代表表示,目前,我国地质环境监测工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新机,如何规划和实施新时期的地质环境监测工作,做好顶层设计是关键。一是要让社会和各级政府部门认识到地质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性,大力开展宣传和落实《地质环境监测管理办法》。二是在国家层面设计“全国地质环境监测一张网”,整体部署国家—省—市—县四级地质环境监测工作。三是在省级层面,把地质环境监测工作纳入国土资源责任目标体系,推进地质环境监测机构建设的落实。四是大力推进地质环境监测规划编制、贯彻落实和资金保障,并且抓紧编制实施细则和标准规范。五是要重视地质环境监测成果转化,加强综合研究,提高为政府决策提供支撑的服务能力。
据悉,今年7月1日发布施行的《地质环境监测管理办法》,是我国第一部有关地质环境监测管理工作的部门行政规章,标志着我国地质环境监测管理工作正式上升为国家意志。全国地质环境监测规划是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地质环境监测工作及成果支撑区域国土资源可持续开发的行动方案。全国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旨在构建支撑地灾预警和应急指挥的技术支撑平台,整体提升地质环境信息的采集与监测、分析与预警、决策与处置能力和服务水平。而由水利部、国土资源部历经10年可行性研究、工程立项评估、两部联合审查、前置条件审批、投资20多亿元的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建成后,可实现对全国地下水动态的有效监控,为社会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地下水动态信息,为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地下水环境保护、地面沉降防控等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