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于2011年8月 1日正式实施,是国家强制性标准,适用于我国境内生产和销售的服用及家用纺织产品。
GB 18401-2010是我国保证纺织产品对人体无害而提出的最基本的安全技术要求。它的执行有效地保护消费者的安全和健康,有力地引导纺织相关企业注重产品质量,有助于提升我国纺织服装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从容的应对国外技术贸易壁垒。
技术法规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从事纺织产品科研、生产、经营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执行本标准,不符合本标准的产品,禁止生产、销售和进口。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权检举、申述、投诉违反本标准的行为。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有关规定,国家对纺织品实施以抽查为主要方式的监督检查制度。
违反本标准的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罚。
检测标准
- ·GB/T 2912.1-2009 纺织品 甲醛的测定 第1部分:游离和水解的甲醛(水萃取法)
- ·GB/T 7573-2009 纺织品 水萃取液pH值的测定
- ·GB/T 5713-2013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水色牢度
- ·GB/T 3922-2013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汗渍色牢度
- ·GB/T 3920-2008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摩擦色牢度
- ·GB/T 18886-2002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唾液色牢度
- ·GB/T 17592-2011 纺织品 禁用偶氮染料的测定
- ·GB 18401-2010 /6.7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 应用案例
-
纺织品服装执行GB 18401-2010现存的主要问题
自从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中山实验室成立以来,对于GB 18401-2010检测主要涉及的不符合项有pH值、色牢度、甲醛、禁用可分解芳香胺染料四类。
对于不符合项pH值的超标问题,一般是因为纺织品在生产加工过程,无论是退浆、煮练、还是漂白、染色、印花,都要经过固色、还原、清洗等一系列过程,其中需要使用大量的纯碱、烧碱、pH值调节剂、表面活性剂等,而某些生产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减少生产工序,造成水洗不彻底,织物上很容易就会存在一些酸、碱残留物,造成最终成品的不合格。
色牢度的不合格样品主要以深色为主,而造成的原因也比较复杂,主要包括:染料或纤维的结构与性能、前处理工艺、染色工艺、后处理工艺。建议企业,除了整个生产工艺按工艺要求规范操作外,针对深色织物最好选择扩散性好、固色率高的活性染料,深色应尽量避免达到或超过染色饱和值,在使用反应性较差的染料时可选用催化剂或适当的固色剂等。
甲醛超标主要是企业在后整理时为了使面料达到防缩水、抗皱、防褪色、阻燃等功能性效果,而采用了某些低成本的含甲醛的整理剂造成的,因此,建议先确保这些整理剂中不含有甲醛,从源头上控制甲醛进入纺织及服装产品。
禁用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禁用偶氮染料)不符合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某些企业看中了偶氮染料制造简单、价格低廉、色种齐全、着色力强,颜色鲜亮持久,色牢度高等优势而忽略了某些偶氮染料在一定条件下会还原分解产生治癌作用的芳香胺对人体造成危害。因此,企业在染色前有必要对染料或颜料进行禁用偶氮染料检测,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