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各大媒体报道,9月中旬,浙江、山东、河南等地公安首次全环节破获一起特大利用地沟油制售食用油的系列案件,摧毁了涉及14个省的“地沟油”犯罪网络。由此也推翻了之前专家称因技术原因“地沟油”不会流向餐桌的断言,同时给我们带了更加沉重的思考——如何杜绝“地沟油”回流餐桌的现象。
所谓地沟油,是指将下水道中的油腻漂浮物或将宾馆、酒楼的剩饭剩菜(泔水)经过加工提炼出的油。
其实,有餐桌的地方就会有“地沟油”出现的可能,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也都曾受“地沟油”之苦。目前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万至300万吨。而国人一年动物和植物油消费总量约2250万吨。按此比例推算,每吃10顿饭就可能有1顿碰上地沟油。
在国外,废弃食用油经处理后可作为生物柴油加以利用,还可提炼特殊成分、加工化学产品等,我国也有这些方面的处理方法、相关的设备和企业,但是却没有形成良性循环。
在国外,废弃食用油经处理后可作为生物柴油加以利用,还可提炼特殊成分、加工化学产品等,我国也有这些方面的处理方法、相关的设备和企业,但是却没有形成良性循环。
国外监管经验
美国
食用废油回收需经过两个步骤,第一步是通过厨房下方安装的“废物粉碎机”将不太油腻的食物打碎从下水道排出;第二步是专门回收油分含量高的食物倒入垃圾桶等待回收。另外,美国的很多社区都有专门盛放废油的全封闭垃圾桶,废油由拥有美国卫生和环保部门颁发的经营许可证的公司回收加工。餐馆如果私自将废油卖给其他机构或个人,一经发现,将被停业。
新西兰也是采用与美国类似的分离粉碎设备,由专门公司负责回收处理。
英国也有专门的废油回收容器,不允许餐厨废油等倒入水槽,否则将处以高额罚款;最终将回收的废油加工成生物柴油等产品。
德国通过立法进行严格跟踪监督,规定餐馆必须与政府签订“泔水回收合同”;开餐馆前必须购置油水分离设备。回收的废油由专门企业进行处理,制成生物柴油或提炼特殊成分用于生产化学品等。
加拿大、荷兰、阿联酋等国家也都将回收的废油加工成为生物柴油进行利用。
国内监管和举报工作仍需加大力度
十几年来,我国一直对“地沟油”重拳出击,却频繁爆出地沟油回流餐桌的消息。此次破获地沟油制售食用油案件沉重打击了不法分子的行为,但是也暴露出更多需要严格监管的环节和立法以及管理上的漏洞。
虽然我国也有专门的企业利用回收的“地沟油”生产生物柴油或者化学制品,但大部分却被小作坊收购又流向餐桌,甚至有一些企业打着生产生物柴油的幌子实际将“地沟油”加工成食用油谋取暴利逃避监管。
首先,我国多部门共同监管食品安全,有人将监管不力归因于此,但美国同样不是由一个部门监管食品安全,但其监管效果却是有目共睹的。我们应该重视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改革,明确各部门的职责,杜绝部门间责任推诿的现象。
其次,管控“地沟油”还要从源头上抓紧,对餐饮行业的许可严格把关,对违规处理废弃食用油的行为进行高额度惩罚,使之知罚而退。
第三,对回收处理废弃食用油的企业进行严格审批和监督,在加工处理环节杜绝“地沟油”成为食用油回流餐桌的可能;同时根据情况加大对该类企业的扶持力度。
第四,要发挥群众组织和社会组织的的作用,鼓励并奖励群众举报不法现象和检举执法不力情况。
总之,食品安全问题是全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但是发达国家通过严格的立法和监管使得食品安全得以有效保证。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对食品安全监管的经验,妥善解决地沟油问题,并以此为契机,不断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