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 » 行业应用 » 生物制药 » 正文

青霉酸毒性研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世科网   发布日期:2010-03-12  浏览次数:25889
核心提示:摘 要:青霉酸是圆弧青霉代谢产物的主要成分。现已证明,青霉酸对各种动物具有毒性,主要引起心脏、肝脏和肾脏等器官的损伤,并

摘 要:青霉酸是圆弧青霉代谢产物的主要成分。现已证明,青霉酸对各种动物具有毒性,主要引起心脏、肝脏和肾脏等器官的损伤,并具有潜在致癌性。青霉酸在饲料中的含量很高,而且污染极其广泛。因此,研究青霉酸的毒性、中毒机理及与其他毒素的联合作用,对保证饲料卫生和动物健康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该文就青霉酸的器官毒性、细胞毒性、分子毒性及联合毒性的研究进行综述。

关键词:青霉酸;毒性;联合毒性

青霉酸主要是圆弧青霉有毒代谢产物的主要成分,虽然现在对霉菌毒素的研究很多,但大部分集中在黄曲霉和镰刀霉毒素的危害,青霉酸由于毒性较弱而受到忽视。自1931年以来,已查明有青霉属、曲霉属等28种真菌产生青霉酸。青霉酸【PA】是一种无色针状结晶化合物,熔点83 ℃,分子式为C8H10O4,相对分子质量为170.16,极易溶于热水、乙醇、乙醚和氯仿,但不溶于戊烷、己烷。高粱、燕麦、小麦、玉米和大米上可产生青霉酸,花生、大豆上不能形成[1],现在饲料中霉菌的污染率很高,且随季节、气候等改变而不同[2]。在湖南省采集的80个饲料样品中,青霉酸在饲料中的污染率占89.30%,圆弧青霉毒素【青霉酸占90%以上】的平均含量为0.38%,最高可达1.4%[3-4],国外最高含量高达2%。

1 青霉酸的代谢

Park D L采用C14做标记,对大鼠进行口腔插管法,在48 h内,98%的青霉酸【PA】由胃肠道吸收,7 d后,82%的C14尿液中出现,13%出现在粪便中,部分出现在呼出的CO2 中。大部分的给药在72 h内被排除,在给药2 h~4 h后,PA在血及组织中达到最大浓度,红细胞中C14浓度最高,在肝、膀胱、肾、心及胆汁中也有很高的浓度,生物半衰期雄性为18.7 h,雌性为17.1 h,在血液、肝及肾的半保留时间【雄/雌】分别为24.2/14.0 h、19.8/17.8 h、21.3/19.0 h,尿液中无PA的原形形式存在,PA并不以原形形式清除。Chan P K采用C14 做标记,对排出的尿液进行分析表明,含C14的尿液代谢产物,强酸性的占23%,弱酸性占60%,强碱占2%,中性15%,对中性的尿液成分进行分离鉴定,主要代谢产物为非离子的生物大分子【Mr<5 000】。对雄性小鼠进行静脉注射【90 mg/kg】,超过90%通过尿液排泄,腹腔注射的有大约60%通过尿液,PA在小鼠肝组织匀浆中的代谢表明,当GSH存在时,代谢被很快提升。在微粒体制剂中,PA在30 min内转化成代谢物,代谢物不能用有机溶剂提取,其比母体的极性要高。

2 青霉酸的毒性

2.1 器官毒性

青霉菌在鸡、鹌鹑、小鼠、大鼠、虾等表现出类似洋地黄的心脏刺激作用,血管扩张作用和利尿作用,同时具有促进胃肠蠕动,增强子宫收缩和减慢心率的毒性作用[4]。何祖平等采用人工染毒的方法,观察或检测了PA中毒60 d内尼西鸡的病理组织学变化、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血清酶活性,结果表明,青霉酸中毒尼西鸡的主要病理变化为肝细胞脂肪变性,肾小管上皮细胞浊肿,心肌细胞颗粒变性;红细胞平均压积【MCV】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显著下降;谷丙转氨酶【SGPT】、乳酸脱氢酶【LDH】和碱性磷酸酶【AKP】等血清酶活性显著升高[5]。用PA污染的饲料饲喂仔猪,其胸腺和脾的重量降低,而肝肾的重量增加。袁慧[6]对家兔PA急性中毒的临床与病理学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临床上出现体温降低,心率先快后慢,呼吸增数,胃肠蠕动加强,脱毛,蛋白尿和引起孕兔流产。病理组织学变化主要是肾、肝和心肌细胞变性,血液学检查出现平均红细胞【RBC】总数、血红蛋白【Hb】量显著少于健康兔,血液尿素氮【BUN】量明显增高,而血液总蛋白【TP】量则显著降低。采用PA对2、3、4 d的鸡胚攻毒,发现对心脏有急性毒性作用。

2.2 细胞毒性

PA对猪体外淋巴细胞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研究表明,当PA浓度大于5 μg/mL时,抑制成纤维细胞蛋白质的合成,小于0.5 μg/mL时,抑制中国仓鼠卵巢细胞蛋白质的合成,可以引起DNA的断裂。对体外小鼠巨噬细胞研究表明,PA能使巨噬细胞膜的通透性大大增加,ATP的生成大量减少,能抑制亮氨酸进入蛋白质循环,蛋白质的合成也被抑制,当浓度大于1.0  mmol/mL时,RNA的合成也被严重抑制,PA对细胞的吞噬作用的抑制很明显,ED50=0.09 mmol/mL时,非常敏感[7]。3.2  μg/mL~10  μg/mL的PA能抑制Hela细胞的生长,使细胞周期延长,则中间期细胞蓄积起来,又在同一细胞中致使DNA断裂。Gr bsch C等[8]研究表明,PA能促使人呼吸道上皮细胞死亡,阻断细胞的能量传导和降低细胞的呼吸作用。Thomas G等[9]证明,PA能诱导小鼠肺泡细胞发生炎症。

2.3 分子毒性

PA能抑制Na+、K+、Ca2+进入青蛙的离体心脏,引起心脏骤停,进一步研究表明,PA通过阻止死亡诱导信号复合物caspase-8自我复制,来抑制Fasl诱导的细胞凋亡,谷胱苷肽和半胱氨酸可以中和这个抑制作用[10]。PA在高浓度时,可引起DNA单链断裂,低浓度时,可以诱导突变。

2.4 联合毒性

PA与其他毒素如赫曲霉素[11]、展青霉素、桔青霉素以及红色青霉素等相互作用,联合毒性增强,亚致死量的PA与赫曲霉素结合后,作用于小鼠,毒性明显增强,而且对肾脏的毒性作用相同[12]。作用于雏鸡,可以引起肝肾的上皮细胞出现颗粒样变性,免疫器官也发生退行性变化,作用于猪,可引起猪的试验性肾病。相关机理可能是由于PA在体内或体外对胰脏羧基肽酶有广泛的抑制作用,而胰脏羧基肽酶是将赫曲霉素转化成无毒产物的主要酶类[14]。PA和红色青霉素联合作用于狗,可引起狗的急性中毒,造成肝窦状隙肿胀,充血。在加大剂量后,可引起肝的广泛性的明显病变,但肝并没有出现实质性坏死。

2.5 致癌性与致突变性

PA对用枯草菌所做的重组试验呈阳性,用沙门菌做的Ames试验呈阴性。一方面在8-氮鸟嘌呤培养细胞表现出变异性,在大鼠的皮肤上,连续涂1 mg的PA,则发生肿瘤[15],但经口投服,未证明出其致癌性,在用SOS呈色反应对PA进行遗传毒性的检测时,PA仅为低/弱诱导剂。

3 结语

PA在饲料中大量而且广泛存在,对动物肠道有较强的刺激作用,是否与现在泛滥的动物腹泻疾病有一定联系,对肺泡的巨噬细胞抑制很明显,是否与呼吸系统疾病有相互促进作用,这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证明,所以弄清PA的毒性机理,与其他毒物的联合毒性作用,以及是否在食物中的残留能对人造成危害迫在眉睫。另外,建立一种经济、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和高效经济的去毒方法是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

 
  来源:世科网
文章出自: 世科网
本文网址: http://www.cgets.net/college/show-1313.html

声明:

1、本网转载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凡来源注明“世科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世科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个工作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5.31K
 
[ 学院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