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由于静电场的库仑力作用或静电放电的其他效应,在塑料和橡胶制品加工、成型过程中,在纺织、印刷、自动化包装、感光胶片生产等过程中,都会由于静电场的存在或静电放电使其生产出现故障,造成静电障碍。所以,国外把这种静电危害称为“障害”。
总之,静电放电是一种常见的近场危害源,静电放电过程可形成高电压、强电场、瞬时大电流,其电流波形的上升时间可小于1n s,并伴随有强电磁辐射,形成静电放电电磁脉冲(EsD EMP)。静电放电电磁脉冲不仅可以对电子设备造成严重干扰和损伤,而且还可能形成潜在性危害,使电子设备的工作可靠性降低,5J发重大工程事故。尤其是潜在性失效具有隐蔽性,实验很难电磁兼容检测到,用筛选的方法也很难剔除。因此,危害性很大。特别是在卫星、海底电缆通讯系统等无法维修的设备中造成的危害更为严重。
纵观静电防护工程发展的全过程,这门古老而又新生的边缘学科,伴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的飞速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给静电防工程研究又提出了电磁兼容性研究的新内容、新课题和技术难点。如静电放电辐射场的模拟方法和数理模型的建立;EsD产生的单次脉冲场的测试技术与测试手段;微电子器件受EsD作用的机理;潜在性失效的实验分析方法和潜在性失效的微观机制以及有效的防护原则与防护技术等,都是该研究领域当前急待解决的难点和热点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必将推动静电防护工程及与之相关的工程技术取得更大的进展。
从静电存在的普遍性和它的危害中,不难看出,消除静电的危害是确保产品 的质量与安全的重要环节。静电放电作为电磁兼容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引起 人们足够重视。让所有的人都能从防静电的意义中认识并自觉地关心自身、衣着、工作台以及携带与行为方式等。同时,加强防静电措施和器材的落实,以使ESD得到—定的控制。欲知详情,可参阅本所标准“静电放电的防护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