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iQj2UTds3
央视某栏目记者购买了11个品牌的面膜进行实验室测试,结果显示其中有4种产品添加有荧光增白剂,并且还会在皮肤上残留,用普通肥皂、洗手液都无法去除。目前对于荧光增白剂是否会直接导致癌症或皮肤病等问题仍存在争议,而国内对化妆品中荧光增白剂的使用,没有禁止添加,也没有限制添加。然而,相关专家认为,如果过多使用,的确会对人体产生危害。本次专题就来说一说这个争议的话题——荧光增白剂。 xc*!W*04
~GYpat
荧光增白剂相关知识 (JvQ-H
6o9sR)c
?
荧光增白剂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性助剂。它是一种有机化合物,能吸收紫外光,再发射出人肉眼可见的蓝紫色荧光,与基质上的黄光互补而具有增白的效果。 rN'.&;Y5
目前,世界上已报道的荧光增白剂约有十多种基本结构类型。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开发、研究和生产的不同结构和性能的荧光增白剂有40多个。不同品种的荧光增白剂有不同的理化性质,也有不同的使用条件和应用对象。 dd19
z%
国内最大类的荧光增白剂为VBL、CXT及造纸用液体增白剂。 2Z-,c;21
按用途分为两类: bA0uGLc
1、水溶性的增白剂,可用于纸张、涂料、洗衣粉、棉织物的增白。 +H?<}N*T
2、水不溶性增白剂。可用于化纤、塑料等增白。 Y]M^n&f
按化学结构可分为五类: dp33z"<3
①二苯乙烯型,用于棉纤维及某些合成纤维、造纸、制皂等工业,具有蓝色荧光; K:Mujx:
②香豆素型,具有香豆酮基本结构,用于赛璐璐、聚氯乙烯塑料等,具有较强的蓝色荧光; )#)nBM
2\
③吡唑啉型,用于羊毛、聚酰胺、腈纶等纤维,具有绿色荧色; <!$dp9y.
④苯并氧氮型,用于腈纶等纤维及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等塑料,具有红色荧光; .A )\F ",X
⑤苯二甲酰亚胺型,用于涤纶、腈纶、锦纶等纤维,具有蓝色荧光。 &NlS =
其中二苯乙烯联苯二磺酸钠即为荧光增白剂CBS,为广泛适用于洗衣液中的一种荧光增白剂。 s$js5
ou
lNq:JVJ#\r
增白原理 deR$
4.,KEt'H
白色物质一般对可见光中波长为450nm~480nm的蓝光有轻微吸收,而造成蓝色不足,使其稍带黄色而给人以陈旧的感觉。 ?/o2#iJx
对此,人们常采取两种措施来使物品增白、增艳。一是加蓝增白法。加蓝可以增白,但是效果有限,且由于总的反射光量减少,物品色泽会变暗。二是化学漂白法。主要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而使物质褪色,因此对纤维素会造成一定破坏,且漂白后的物品常带黄色,影响增白效果。 2r PcNh9
荧光增白剂则能弥补上述不足。它吸收能量较高的近紫外光线,使其分子进入激发态,然后被激分子跃迁到能量较低的基态,并发射出荧光。由于发生了能量损失,辐射的荧光波长变长,泛黄物品的黄色可以被荧光增白剂反射出来的蓝光补偿,从而增加物品的表观白度。由于发射光的强度超过了投射于被处理物上原来可见光的强度,所以产生了略带色光的增白效果。 S3j]{pZ(z
d,GtH)( s
荧光增白剂应用领域 icKg7-$N
+cPE4(d
造纸 Q:-%3)g<<
对纸进行增白,通常可能在打浆、施胶、表面涂布等造纸环节中进行。把荧光增白剂直接加入纸浆中再进行抄纸的方法应用最多。将荧光增白剂加入表面施胶液中进行纸张增白也十分经济实用,增白剂趋向于停留在纸张表面,纸张白度容易调节。 3*X,{%
在食品包装纸领域,则有着更严格的规定。例如,爆米花桶等,必须以食品级白卡纸为材料。一些商家为了降低成本,用回收废纸生产,但由于纸浆质量不过关,不得不加入大量的荧光增白剂以达到美观效果。在紫外分析仪下,掺入大量荧光增白剂的爆米花桶会呈现出鲜亮刺眼的蓝色,而食品级白卡纸制成的合格包装则呈现自然的乳白色。因而,人们选购一次性纸杯等纸质食品包装时,应注意并非纸张越白就越干净。 =Do3#Xe2V
洗涤剂 lRa
3v Ng
许多衣物在穿着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包括染整阶段加入荧光增白剂的部分流失)导致变旧泛黄,如白色衣物白度下降、彩色衣物不再鲜艳。虽然,洗涤用品中起去污作用的是表面活性剂和助洗剂,荧光增白剂本身没有去污功能。但是,在同等去污功能下,用适当添加荧光增白剂的衣物洗涤剂洗后的衣物,会显得更加色彩明亮。 2yEO=SN,(
纺织品 6)uPM"cO
荧光增白剂用于纺织纤维领域,至今已有近70年的历史。纤维分为纤维素纤维、蛋白质纤维和合成纤维三大类,所以在使用荧光增白剂时,必须先了解纤维的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能,以便准确选择合适的荧光增白剂。用于纺织纤维工业的荧光增白剂应满足多重条件,如对纤维无损伤,并与其有良好的亲和力;具有较好的水溶性;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有较好的均匀增白性等。 ]RJb;
其他 p ,[XT`q^
随着塑料工业的蓬勃发展,人们对塑料制品的外观性能要求不断提高,因此用荧光增白剂来改善塑料制品的外观已越来越受到关注。此外,荧光增白剂还被用于珍珠增白、涂料、皮革等领域。 z'\}/k+
唯独在面膜、面霜等护肤品中没有相关的应用规定。 AihL>a%
z
1#0
*1o+o$hY2
|=^#d\?]j
中国用量相关规定 eF8aB?&"
q563,s
护肤品中暂无相关规定 fw:^Lyn9$
在不少国家的相关法律中,荧光增白剂在化妆品中的使用是被允许的,一些国外知名品牌化妆品中也含有这一成分。目前,我国对化妆品中荧光增白剂的使用,没有禁止添加,也没有限制添加。 CtC`
:
!Q
食品包装中禁止人为添加 &x0TnW"g
根据国家食品安全管理相关规定,荧光增白剂严禁在食品及食品相关产品加工中使用。但是,由于一些造纸用的天然植物原料如竹子等本身就含有荧光物质,因此会出现在纤维产品中,如纸桶、纸杯、餐巾纸等。因此,国家规定不得人为加入荧光增白剂,但是允许食品用纸中荧光面积不超过5%即为合格。 NW4
s'roP
洗涤剂中的加入量未明确规定 EY
x2IJ
我国2008年9月1日起实施的行业标准QB/T 2953-2008《洗涤剂用荧光增白剂》中,对用于生产织物洗涤剂的荧光增白剂的紫外吸收值、溶解性等质量指标作了规定,但未规定洗涤用品中的加入量。在《洗衣皂》、《洗衣粉》等标准中,也没有设置关于荧光增白剂添加量的要求或检测指标要求。 Er/5 ,
H;t8(-F@'
检测方法 @X6#$ex
^9*|_\3N
分子荧光光度法 &!YH"{b
荧光增白剂经紫外光激发后,能发射出较激发波长更长的焚光,分子荧光光度法是就是利用突光光度计对此进行劳光分析的方法 ,^IZ[D>u)
紫外分光光度法 5WNg+
特点是简单、易行、实用、快速,在测定过程中要避免阳光照射,尽量缩短检测时间,以免试样受光照射发生顺-反异构转换,同时需控制溶液和环境的温度,避免产生镀层效应,从而影响测定结果。 [rQ(ae
薄层层析法 s^t1PfP(,
经溶剂提取和薄层分离后,对比待测样品与系列浓度的标准品斑点的pf值,面积和荧光强度,从而定性定量的检测荧光增白剂。 F+$@3[Q`N
高效液相色谱法 }.$B1%2
具有快速、灵敏、易推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物质的分析检测中,并且因检测器种类众多,大大拓宽了应用范围,可实现多种样品同时分离测定,尤其适用于多种荧光增白剂混杂的样品。 4p.{G%h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3
N%Ev
o
可有效地对样品中的微量荧光增白剂进行分离检测,检测费用高,操作人员需进行专业培训,适于专业实验室内操作,不能实现样品的现场检测。 S2
h
;)]zv\fC
q
vVZA*
荧光增白剂的危害 f-nC+
WI!z92qq[
对人体 \q1%d.\X
荧光增白剂是否对人体有害,是学界争论的焦点。 RR[TW;
不少专家认为,荧光增白剂一旦与人体内的蛋白质结合,就很难通过正常代谢排出体外。同时,它会削弱免疫力和伤口愈合能力。一旦在人体内积蓄过量,会对肝脏等重要器官造成严重危害,还会诱发细胞癌变,是潜在致癌因素之一。 Kcdd=2 [T
不过,也有专家表示,荧光增白剂的毒性随其结构而异,绝大多数荧光增白剂是无毒或相对无毒的。例如用于合成洗涤剂的荧光增白剂实际是无毒的,不会给人类健康造成危险,更不会引发肿瘤。早期洗涤剂中常用的个别荧光增白剂化合物,会引起过敏现象,但已被淘汰。 +&z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