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222
- 世科币
- 473
- 威望
- 256
- 贡献值
- 501
- 银元
- 0
|
摘要:介绍了纺织品抗菌整理剂的种类和安全性、抗菌防霉效果的测试过程及其结果,说明了抗菌防霉效果的测试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是在抗菌剂选择中十分重要的依据,而且也是评价抗菌产品性能的重要指标。 D(!;V
KH "cNg
: 关键词:纺织品;抗菌;整理;测试;评价
i},d[ R08&cd#$ (v]P<3%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诸多功能型非织造产品中,具有抗菌功能的产品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掀起的开发功能型纤维热潮中,抗菌纺织品发展得最快,目前也是产业化程度最高的。抗菌纺织品及非织造布的快速发展,反映了市场消费潮流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同时也是高新技术在功能型纺织品开发上的集中体现。 gAj0ukX5 l+|1G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对抗菌纺织品的开发是一项涉及多学科的系统工程,技术含量和技术难度高于一般功能性纺织品的开发,特别是采用的抗菌体系的生物毒性问题,涉及到使用的安全性。 Fs?( UM =sxkr ih 1 安全性问题 d:A\<F G!nl'5|y 从严格意义上讲,有机抗菌防霉剂都属于农药的范畴,因而对纤维用抗菌防毒剂的安全性问题必须实行严格的管制。 nWKO8C> k&WUv0 早期广泛使用的抗菌防毒剂PCP已被证实是对人体有致畸、致癌作用的毒性化合物。而曾经大量用作纺织品抗菌整理剂的纤维改性剂的有机金属化合物均含有多种重金属离子。这些重金属离子在与人体接触时会被人体吸收,并沉积于人体肝脏、骨骼、肾脏、心脏及脑中,累积至一定程度后便会对健康造成严重损害。因为儿童对重金属有较高的吸收能力,其危害性对儿童尤为突出。 ,?C|.5 VEL:JsY 在抗菌剂安全性评价中,急性毒性指标是最重要的。按目前国际通行的毒性分级标准,大白鼠一次经口LD=50~500mg/kg为中等毒,LD=500~5000mg/kg为低毒,LD=5000~15000mg/kg为实际无毒,而LD≥15000mg/kg则为基本无害。根据上述标准,目前用于纺织品的抗菌剂绝大部分属于低毒或中等毒性。 X7t5b7 P]|J?$1K 除了急性毒性之外,纺织品用抗菌剂的慢性毒性问题亦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多年来一直大量使用的抗菌防霉剂中,慢性毒性问题仍很严重。例如THDE(2,4,4′ 三氯 2′ 羟基二苯醚),商品名为SFR-1,其本身无毒性,对皮肤也无刺激,但因其能与含氯漂白剂生成3种有毒性的氯化衍生物,并在受热和紫外光作用下生成一种致癌物(四氯二氧杂环己烷),对人体有害。又如目前仍在许多行业使用的BCA(α 溴代肉桂醛),具有很高的致畸性,原来常用于纤维素纤维、腈纶和维纶织物;TBI[2 (4 噻唑基)苯并咪唑]也是一种老牌的抗菌剂,但其致畸性亦很严重;据称已在全球卫生洗涤用品中广泛使用了20多年的著名的IgasanDP300抗菌剂,也被发现有某些不良副作用而在服装纺织品方面遭到禁用;在服装面料上被禁用的抗菌防霉剂还有[2 (3,5 二甲基吡唑基)] 4 羟基 6 苯基嘧啶等。 Mr$# e lF0K=L 2 对抗菌纺织品及其产品抗菌防霉效果的评价 Y'tq m&} %M|Z}2qv 在抗菌纺织品的开发中。对抗菌防霉效果的测试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是选择抗菌剂十分重要的依据,而且也是评价抗菌产品性能的重要指标。 59&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