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苏州工商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处发布的今年苏州市场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检测报告显示:总体合格率超过95%,但移动充电宝、皮革制品和车用制冷剂三类产品问题多,合格率较低。今年前9个月,根据江苏省工商局的总体部署,苏州工商局消保处共在苏州市场上分两批和两个时点抽取了295个批次47种商品进行检测,主要为交通运输、汽车配件、家庭建筑装饰品和日常生活用品四类与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
电池容量标示夸大实际电量
据了解,此次抽检的移动充电宝共涉及20个批次,存在的问题主要为虚标电池容量,实测容量与标称容量偏差大,往大了“吹”。如一款标称容量为1.38万毫安的移动充电宝,实测容量仅为5810毫安,足足少了57.9%。此外,明知电量会有损耗,许多厂商却并不标称损耗后的实际输出电量,坚持用电池容量标示,有夸大实际电量吸引消费者购买之嫌。
这种现象主要是由这些原因造成的:一些厂商为抢占市场份额,故意夸大,虚假宣传;厂家为追求利润,降低生产成本,使用一些性能较差的关键零配件;厂家本身设计研发能力不足,线路板设计及布局不科学、不合理。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移动电源技术门槛低,市场品牌集中度不高。
皮革制品总体合格率不到四成
皮革制品类送检的产品主要为皮衣、皮鞋、皮带、皮包。发现的质量问题之一是用人造革冒充皮革。某品牌皮鞋主料是皮,但鞋帮上用的是人造革;有的皮包标样的产品是皮包,售出的却为人造革包。质量问题之二是处理过程不合格导致使用寿命缩短。有的皮衣穿不久就出现明显折皱,一些品牌皮带稍用力就断,断裂力不合格。2012年、2013年江苏省工商局的相关检测报告显示,皮革制品的总体合格率低于35%,今年也不到40%。
苏州工商局消保处建议,消费者购买皮革制品时要注意向经营者索取发票,并保存好商品上的标签等,“三包”期内出问题立即索赔。选购皮包时,仔细检查缝合处是否牢固,必要时可要求将标样的皮切开,观察里面的真实材质。购买胶粘类皮鞋时,可用手剥离鞋帮和底边,劣质产品可以看到白丝。
车用制冷剂一半抽样企业掺假
车用制冷剂共涉及22家企业的30批次样品,来源为姑苏区、吴中区、高新区和昆山市、常熟市的一些汽配零售商、品牌4S店和汽车维修企业。检测结果显示:总体合格率仅为63%。其中吴中区、常熟市最低,仅为50%;昆山为60%,高新区为100%。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掺假,涉及11家企业;使用国家早已明令禁止的淘汰产品,如其中的化学成分R12是国家早已明令禁止使用的冷媒物质。检测机构分析表明,长期使用质量差的制冷剂,轻则会造成泄漏,影响汽车制冷效果,严重的会导致空调压缩机拉伤,使汽车经常需要添加制冷剂或维修更新。
由于车用制冷剂质量问题一般消费者和经营者很难识别,均由汽车维修企业或品牌4S店直接加入,苏州工商局消保处建议,消费者在更换时尽量使用以下品牌:弗瑞纳、SEAV-OL、冷保、车仆、瑟含斯、雪企、爽西爽、7CF、金冷、车喜、姆浮尔,这些均为在此次检测中合格的产品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