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质监重点实验室开放是指大连市质监部门下辖的重点实验室,以非营利的性质向社会提供仪器设备、环境条件、实验人员等检验测试资源支持,企业或其他社会机构用户通过独立、协同或观摩等方式使用质检机构实验室,获取检测数据。面向社会开放的实验室既有大连市质监部门直属的质检、计量、标准化、特种设备等检测研究机构,也包括布局在大连市产业集聚区的国家级、省级质检中心。这一举措,使公共检测机构在提供第三方权威检测服务的基础上,通过更为灵活的方式,成为企业的高端实验室和研发基地,成为科研院所的合作实验室,积极推动了公共检测与高新产业技术研发、中试、终端控制的深度融合。
围绕大连市经济发展和产业转移升级需求,首批列入大连市质监重点实验室非营利开放名录的实验室项目包括轴承实验室、泵阀实验室、LED实验室、工业CT实验室以及电磁兼容实验室共5个重点实验室,合计开放实验室面积8000余平方米、检测仪器设备285台(套),涉及实验室专职检测人员65名。轴承实验室依托国家轴承检测中心(大连)而设,位于轴承之都瓦房店市,将为大连市轴承产业发展提供便捷的检测服务;泵阀实验室包括水泵和阀门两个实验室,将服务于石油、化工、冶金、电力等领域的泵阀产品检测;LED实验室将面向大连光伏产业企业,在光学健康测试等多项目填补了企业空白;工业CT实验室,能提供透视环境下的精密尺寸测量、公差分析、装配评估、内部缺陷分析以及逆向工程等测试,测量精度达到微米级;EMC实验室,可进行电磁兼容综合评定,应用于信息技术电子设备等领域测试。
据大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刘爱民介绍,大连市委、市政府一直非常重视质量工作,提出了“品质立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开展了争创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活动,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作为对产业发展有着重要基础性、保障性作用的质监部门,近年来市财力先后投入大量资金,用于重点实验室建设,使大连的检验检测能力大幅度提升,在东北乃至全国都有很强的影响力。2014年8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强计量、检测技术、检测装备研发等基础能力建设,发展面向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售后服务全过程的分析、测试、计量、检验等服务。”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利用好政府公共检测资源,为企业做好服务,全力支持大连市经济向高端化、高技术和高附加值转型,成为质监部门的重要课题。作为工作落实年的重要举措之一,大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积极开展重点实验室开放探索工作。
在重点实验室正式开放之前,大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就该项工作进行了深入的调研论证。在为期一年的试运行期间,市质监部门与大连世纪长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大连双龙泵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探索开放实验室应用,大连三寰乳业公司等一批地产龙头企业充分利用公共检测资源拓展业务空间;与大连化物所、大连理工大学、大连工业大学、大连交通大学、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大连海洋环科院等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工作机制;大连市珠宝鉴定实验室、室内空气质量流动实验室定期向市民免费开放,普通消费者从中受益。据统计,在重点实验室开放试运行阶段,大连市质监系统累计为400余家企业或科研院所提供了开放式检验测试、技术咨询等服务,相关单位利用开放实验室开展测试达2000余批(次)。这项新举措受到企业及相关机构的热捧和好评,企业也热切希望能有更多高端的实验室向社会开放。
刘爱民表示,重点实验室面向社会开放是一个双赢的举措,提升了政府检验资源的利用效率,避免了企业在实验室硬件上的重复投资,专业检测人员根据需求参与企业检测研发,降低了企业的创新研发成本;质监部门在与企业的良性互动中,积累更多实践经验,提升了技术服务水平,进一步推动城市产业加快发展。据介绍,大连市质监重点实验室开放依托东北单体最大公共检测服务平台大连市检测科技园及其附设的5个国家级质检中心、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开展重点领域前瞻性研究,培养检测科技研究型人才,并同高新企业开展合作实验室,将激发出蓬勃的生机活力和发展后劲。下一步,大连市质监部门将积极利用系统内6个质检机构的检验检测资源,根据大连产业发展的需求,进一步扩大国家、省级质检中心和参与重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等技术机构开放实验室的范围,届时会有更多企业、院所走进大连检测科技园,分享实验室开放成果。预计到2015年,大连市质监系统开放实验室数量将达到30个,将成为企业的产品质量检测基地、技术创新试验基地、质量咨询培训基地以及社会质量科普基地;同时,还将探索发起组建大连质量检测技术联盟,集聚公共检测机构、行业领军企业、行业协会、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等质量领域的一流资源,以重点科研和产业应用项目为主要抓手,开展面向政府的质量发展研究、面向产业工程质量安全的技术开发、面向企业的质量技术服务和面向社会的质量人才培训,全力打造学术性、公益性、联合型公用平台,为打造大连经济升级做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