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丹东检验检疫局帮助辖区内食品加工厂破解出口腌渍菜受阻问题,是该局检企合作的一个缩影。在目前滚滚的经济大潮中,对外贸易增长迅猛,因为种种原因难免会出现一些技术性贸易措施阻碍企业的发展和进步,而检验检疫部门以其独有的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成为企业破解技术性贸易措施强有力的后盾,在帮助企业克服技术性难题的同时也深化了对企业的服务与监管。
叮铃铃……“喂,您好,我是吴宏伟,有事请讲。”“吴科长你好,我是三江食品公司的小李,我公司出口韩国的腌渍菜因为大肠杆菌超标被销毁了,严重影响了公司的声誉,你可得为我们想想办法啊。”这样的对话,出现在辽宁丹东检验检疫局食品检验科的办公室。
锁定目标
今年2月份以来,韩国食品医药品安全处加大了对进口腌渍菜类产品的抽检频率,其中丹东地区出口到韩国的腌渍菜类产品因大肠杆菌超标被韩国先后通报3批次,货值13万美元的货物在韩国被销毁或退运,与往年相比呈上升趋势。值得注意的是,韩国食品法典和食药处官方网站对外公开的信息显示,此前对进口腌制食品检验均没有大肠杆菌的限量要求,但近期却频繁在其官方网站通报大肠杆菌超标的信息,使丹东地区10余家腌渍菜生产企业在出口贸易中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
丹东局领导得知丹东辖区内出口腌渍菜因为大肠杆菌超标而被大量退运或销毁的情况后非常重视,为找出大肠杆菌超标原因,破解韩国技术性贸易措施对丹东地区腌渍菜类加工企业造成的负面影响,加大对本地区出口腌渍菜类企业的扶持力度,该局局长曹志军指示,一定要尽最大努力,找出腌渍菜大肠杆菌超标原因,并采取措施去解决。
根据曹志军局长指示,丹东局成立了专家小组,专家小组深入到车间实地查看车间卫生情况和工人工作情况,查阅产品生产记录和原料来源记录,实地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直接在生产线上采样,现场对样品进行了大肠杆菌检测,现场结果显示样品大肠杆菌超标。现场专家和企业工作人员再一次检查了现场工作环境、工作流程,均未发现可能导致产品大肠杠菌超标因素。
最后,专家们将目光锁定在了产品原料上,经过现场对原料的大肠杆菌检测,结果显示,原料中大肠杆菌超标。根据现场调查,原料在种植过程中施加了农家肥,并且在采摘过程中也忽视了采摘人员个人卫生,因此导致了产品出现大肠杆菌超标状况。根据实验结果和现场调查情况,最终将大肠杆菌超标的原因锁定为产品原料在种植和采摘的过程中受到污染。
认真整改
为帮助企业降低生产原料中大肠杆菌数量,丹东局决定利用自身的技术和人才优势对企业进行帮扶,首先派专家加强出口腌渍菜类生产企业的监管和指导,增加日常监管指导频次。随时关注韩国对大肠杆菌等新的检验要求并及时提醒企业注意,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并且帮助企业建立了防止可能导致大肠杆菌等微生物超标的微生物自控体系。增加了从原料的种养殖、采摘、加工等整个生产过程进行有害微生物的控制措施,个别品种增加了杀菌环节,尽量降低企业风险。
其次,组织专门人员定期关注韩国食药处网站的更新内容,查找韩国新的标准和要求,及时通知企业和调整出口腌渍菜类产品相应的自检自控项目。多方收集国外的相关要求,研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掌握最新技术要求和政策动向。充分利用检验检疫部门的人才和信息优势,指导企业改进工艺流程,确保出口腌渍菜类产品微生物不超标,减少技术性贸易措施对出口腌渍菜类产品的负面影响。
最后,专门召开出口腌渍菜生产企业负责人座谈会,与企业质量管理人员就此次大肠杆菌超标事件导致出口腌渍菜被退运或销毁事件进行讨论,并建议企业加大腌渍菜成品检验力度,为每家企业配备检验检疫专业人员配合企业把好腌渍菜生产从原料到成品的每一道关口,确保日后再无腌渍菜因大肠杆菌超标导致无法通关的现象发生,建立了检企合作沟通的新途径。
在丹东局各项措施的帮扶下,截至今年7月底,已经先后有232批次、6074.76吨、货值517.66万美元的腌渍菜类产品在韩国顺利通关,丹东地区8家腌渍菜生产企业没有一家因产品无法在韩国通关而停产,解决了400余名工人就业,并间接带动了丹东地区出口蔬菜基地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种植蔬菜的积极性,实现了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