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长水 现任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博士生导师。200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2003年~2008年就读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长期从事分子材料和纳米材料的设计及性质研究,以开发新型能源材料和器件为目标,重点发展石墨烯、碳纳米管等碳素纳米材料在能源领域的应用及其高附加值的利用,发展锂离子电容器等新型储能器件和关键材料。
青少年的时候,我就对材料很好奇,很奇怪玻璃刀为什么能划开坚硬的玻璃;玻璃那么硬,为什么却很容易破碎;塑料袋怎么能这么薄却还能装东西;钛是金属,却可以这么轻……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我逐渐发现从物理和化学中能找到这些答案,于是逐渐对物理和化学越来越感兴趣。出于对新事物的好奇,高考的时候,我选报了化学专业。
从此我就开始了漫长的科研道路,其间既有研究的辛酸和艰辛,也有成功的充实和喜悦,还有选择时的迷茫。
最初,选择是否回国我也曾纠结过。在国外虽然有很多的机会能够直接留下来,但我内心深处总是觉得自己的根在中国,还是希望能回国。于是平时也非常关注国内的人才政策。
不得不承认,国内的生活环境和科研环境与国外相比还是有差距的。一个最基本的例子就是研究经费,美国申请研究经费一般一个国家基金项目大概有30万~40万美元,而在国内大概是几十万人民币,这就形成了较大的差距。对此我之前也很纠结,毕竟中国和美国的经济实力差距就在眼前。
但是经过和国内的朋友老师的多次交流,深入地思考一下,发现这些差距并没有表面上的那么大。首先,我们不能忽视的是国家对于科研投入的决心和恒心,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国家专门拨出了资金,比如修购专项、装备项目、重大装备项目等。因此,我们目前并不缺少这些先进的仪器设备。解决了这个问题,接下来就是测试经费了。虽然一边是几十万美元,一边是几十万人民币,但是在美国和在国内的一个相似点,就是数目。同样的一种设备,所需的测试费在美国和在国内在数字上是相近的,例如都是八十几,差异就是一个是美元为单位,一个是人民币为单位。考虑到经费项目平均都是几十万,这就基本持平了。正是这样一计算,选择回国继续科研是同样可以进行科学前沿研究的。
决定回国后,去高校还是研究所这一选择又摆在我的眼前。相对而言,对于科学研究来说,作为以教书育人为主的单位,高校的科研环境更为轻松,而研究所则是以研究为主的单位,科研的任务相对就更重。在回国之前,我也收到了不少offer,有来自高校的,也有来自研究所的。无论是高校还是研究所,对于人才引进的投入力度都是很大的。高校的offer里就包含中组部的“青年千人计划”和各省的高级人才计划。而科研所,最著名的就是中科院的“百人计划”了。
在这期间,有两件事深深影响了我最后的决定。
一是我研究生的经历。我的研究生学习生活是在中科院化学所度过的。科学院研究所的科研氛围让我感触颇深。不可否认,科学院研究所的科研节奏很快,压力也是有的,然而由此取得的成绩也是斐然的。科学院的研究论文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是排在前列的,这同时也包含了许多推动国家科学科技发展的重大项目。中科院“百人计划”项目更是在这其中突显了其特点,为科学研究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在某些科学领域也能够大胆创新,开拓了许多国际前沿的研究领域。当然,这也离不开中科院推出这一人才计划的胆识和决心,极大地支持力度深深吸引了一批青年才俊,解决了他们科研和生活上的基本问题,使他们能全身心投入到科学研究上去。事实证明中科院是正确的,这些人取得很多突破性的成果。这也让我对“百人计划”入选者仰望不已。
另一件事就是我的研究生导师对我说的话:“有压力才有动力,年轻人需要在年轻的时候多给自己一些压力。”科学研究是需要兴趣的,然而光有兴趣还是不够的,还需要积极去探索。研究所的节奏更具备鞭策的作用。
正是这两方面的原因,我决定选择中科院的研究所,并且很荣幸,我能够入选并获得中科院“百人计划”的支持。
接下来,研究方向对我来说也面临着一种选择。这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必须是兴趣。兴趣是研究持续深入的推进剂。我前面曾提过,我对物质材料的兴趣一直浓厚,随着不断地学习,我发现这个领域实在是太广泛了,接触得越多,发现自己越是孤陋寡闻,因此越觉得有必要给自己设定一个方向。
分子聚集体化学作为21世纪化学学科的重要前沿领域之一,是化学材料发展的新层次。分子聚集体的化学为实现化学学科的知识创新提供了契机,同时它与物理、生物、材料等学科交叉融合,而成为产生新概念和高技术的重要源头之一。正是认识到了这些,我选择分子材料的研究作为我的基本科学研究方向,希望能发掘和制备一点能为大家所用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