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电子电器 » 智能终端 » 正文

鲁甸地震的反思:手机地震预警如何保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世科网   发布日期:2014-08-06  浏览次数:1000

 

地震预警技术仍有4点不足

任何事物都不是完美无缺的,地震预警系统也不例外,虽然地震预警系统作用显著,但受制于多种因素它也有不可回避的缺陷:

1.存在预警盲区。我们知道地震的震中是最早感知地震波的地区,即使在震中布置了地震波监测仪,但在它接收到P波前,破坏力较大的S波就很可能已经在震中造成严重的破坏了。这就叫做地震预警盲区,盲区问题无法解决,也就造成了这样的矛盾: 破坏最严重、最需要预警的震中地区往往没收到预警就已经遭受严重损失,而距离较远、有充足时间预警避难的地区,破坏往往并不严重。这一矛盾在当前还没有办法解决。

鲁甸地震的反思:手机地震预警如何保命?

鲁甸地震的反思:手机地震预警如何保命?

预警盲区无法回避/绿色区域外暂不能实现地震预警

2.预警数据误差。现在的地震预警系统普遍追求时效性,在确定一次地震(特别是强烈地震)的震级时往往要经过多个台站的数次确认。这就 可能导致预警第一报的震级出现误差,影响人们的避难判断。

鲁甸地震的反思:手机地震预警如何保命?

鲁甸地震的反思:手机地震预警如何保命?

地震预警必须以正常网络连接为基础

3.网络不稳。这个情况笔者经常遇到,由于手机上安装的地震预警系统需要基于正常数据连接运行,因此一旦地震预警下发时,用户的网络故障、信号不好或是数据连接开关没有打开,就无法接收地震预警信息。

4.其它因素。即使地震预警系统能够成功预警,但并不代表能避免人员伤亡,建筑质量是决定地震伤亡状况的一个重要因素日本在1995年兵库县南部地震(阪神大地震)后加强了建筑质量的把控,在那之后新建的建筑成功大部分经受住了2011年东日本大震灾的考验。反观中国,城市建筑的抗震等级普遍只有烈度7-8的标准,而在中国发生的地震普遍有烈度高的特征,一次5级左右的地震其烈度就可能达到6-7。而 在广大农村,砖混房甚至土坯房还在广泛使用,这种建筑对超过7的地震烈度几乎没有任何抵御力,也是造成中国地震灾害伤亡人数远超世界平均水平的重要原因

抬头看时,0点40分,不断刷新滚动新闻的笔者获知,云南昭通地震的遇难者人数已经上升至230人。心痛之余,深切希望灾区百姓平安、遇难者一路走好,深切希望地震预警系统能够真正被人们所关注、所重视,希望“下次地震,我有预警”的目标能够早日实现。

注:本文写于2014年8月3日夜至8月4日凌晨,截至8月5日16点,云南鲁甸地震遇难者人数为410人。

 
 
  来源:中关村在线
文章出自: 世科网
本文网址: http://www.cgets.net/news/show-7833.html

声明:

1、本网转载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凡来源注明“世科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世科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个工作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5.31K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