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能源环境 » 正文

预计中国光伏市场2014年将爆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世科网   发布日期:2012-11-30  浏览次数:1067
核心提示:现在中国光伏行业情形不明朗,很多企业明年的规划也都不一样,有很多版本,大家都在变,有的做系统,有的做电站,还有转行其他行
“现在中国光伏行业情形不明朗,很多企业明年的规划也都不一样,有很多版本,大家都在变,有的做系统,有的做电站,还有转行其他行业的。这类选择是否正确,需要看下一年,2013年可能又是惊奇的一年。”——浙江昱辉阳光能源有限公司首席执行长李仙寿

  李仙寿预计,明年银行会放开光伏贷款。

  原本便已产能过剩的中国光伏行业,今年噩耗连连:占全球80%装机容量的欧美市场对中国高举“双反”反补贴、反倾销贸易大棒,令产品80%以上出口海外的中国光伏企业雪上加霜。

  深陷寒冬的中国光伏行业何时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11月26日,浙江昱辉阳光能源有限公司SOL.Nasdaq,下称昱辉阳光创始人、首席执行长CEO李仙寿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称,或在2014年。

  李仙寿预计,中国光伏市场全面爆发将在2014年后。对于欧美“双反”,昱辉阳光眼下的对策是,让海外光伏企业,甚至是让欧洲光伏企业为昱辉阳光贴牌生产,以作规避。

  昱辉阳光目前是全球第二大硅片企业。硅片是光伏电池的上道工序,而光伏电池则是光伏组件的上道工序。

  “我们是目前少有的营收还在上升的光伏企业。”李仙寿说。

  对于目前国内基本处于冻结状态的光伏贷款,李仙寿预计,明年银行会放开。

  “或在欧洲购组件厂”

  欧洲组件厂如今很便宜的,几百兆瓦的组件产能,几百万美元就能买下来了,这比自己建厂简单多了。现在我们也在考察欧洲一些工厂,评估财务前景。但不会贸然出手,如果“双反”不成立,或者税率很低,那么就没有必要了。

  问:昱辉阳光打算怎么规避“双反”的负面影响?

  李仙寿:要国际化。我们不像日本、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它们的人才、市场都已国际化,依赖管理、技术参与市场竞争。大陆主要是依赖政府、人工、电费以及低价资源形成的优势。

  现在中国很多大的太阳能企业,国际化走得很快,但无论是在欧美市场还是新兴市场,其国际化停留在设立本地化办事处阶段,制造业还没实现本地化。欧美制造业认为我们是用便宜的资源和补贴去打败竞争对手,非常不服。所以,要在制造端国际化,比如用欧洲的资源、人力、电力去和对方竞争。中国光伏企业越国际化,路会越宽。

  中国企业原来利用低成本优势,帮别人做代工。如今,制造业水平提升后,也开始有了自己的品牌,可以试着反过来,让欧洲企业给中国企业贴牌、为中国企业代工。

  很多人认为“双反”一定会对中国制造业造成打击,我觉得这也许正好是一个机遇,可以借此调整自己的结构,真正把自己变成全球公司,这是一个国际化的最佳时间点。电池环节我们是铁定不再发展的,现在主要由中国台湾企业代工。

  欧洲组件厂如今很便宜的,几百兆瓦的组件产能,几百万美元就能买下来了,这比自己建厂简单多了。现在我们也在考察欧洲一些工厂,评估财务前景。但不会贸然出手,如果“双反”不成立,或者税率很低,那么就没有必要了。因此,还在观望,但已经在接触很多工厂。

  “明年可能是惊奇年”

  现在的问题是有政策,但配套没跟上。比如2009年,推出金太阳、建筑一体化等项目,但直到现在,很多电站还不能并网。再比如现在,国家发改委才对2010年的光伏项目给予补贴。你想,之前政府都欠企业的钱,自然谈不上对企业的支持。

  问:谈谈对产能的看法,以及企业转型的看法?

  李仙寿:产业初期,大家认为谁产能越大,谁就赚钱,但现在的情况是,产能越大,出现问题概率越高。

  纯粹讲产能并不合适,我们要做加法,要把营收、出货量做大。现在行业情形不明朗,很多企业明年的规划也都不一样,有很多版本,大家都在变,有的做系统,有的做电站,还有转行其他行业的。这类选择是否正确,需要看下一年,2013年可能又是惊奇的一年。

  国内银行在对光伏贷款方面也正在进行思辨,我相信明年就会放开。如果贷款戛然而止,整个行业都会大倒退。

  问:从产业角度看,政策是否在支持中国光伏应用市场方面起到了大作用?

  李仙寿:客观来讲,到目前为止,中国支持太阳能的政策没有真的落到实处,没能真的刺激市场,算是“半成品”政策。

  德国人口是中国十分之一,土地面积是中国的三十分之一,如果按人口比例计算,中国一年应该做80吉瓦1吉瓦=1000兆瓦,1兆瓦=1000千瓦才合理,但去年只有2-3吉瓦的光伏安装规模。中国的光伏应用政策别说比德国,比西班牙、英国、法国都弱很多,现在只是处于一个萌芽阶段,还只是概念。

  现在的问题是有政策,但配套没跟上。比如2009年,推出金太阳、建筑一体化等项目,但直到现在,很多电站还不能并网。再比如现在,国家发改委才对2010年的光伏项目给予补贴。你想,之前政府都欠企业的钱,自然谈不上对企业的支持。

  配套不到位,我认为也是由于中国实在太大,估计得过几年时间才能配套成熟。日本同样如此,今年3月份就出台了光伏应用补贴政策,但现在拿到补贴的很少,政策总有滞后性。

  我们估计,1-2年后,现在的可再生能源附加将由8厘钱/度继续上调。

  问:昱辉阳光今年计划在国内完成150兆瓦的地面电站?

  李仙寿:今年项目能完成大概70兆瓦,我们原来目标定得很大,现在要适当控制,具备条件就做,不具备条件的,我们宁愿放弃。明年可能会做这么多。

  不去做电站,就不知道电站是怎么回事,所以我们也不会放弃。我们在各个市场都争取占10%的市场份额,循序渐进。其实做电站是个很复杂的事情,资金周转很慢,从报批、核准、建设、发电,没有八九个月时间做不下来,这么多时间钱放在那里,压力很大,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去调整。

  问:昱辉阳光现在一年的研发经费是多少?

  李仙寿:一年有2000万-3000万美元的投入。

  以前说昱辉是个硅片公司,我们现在提了个新说法——全球领先的组件企业。今年营收之所以不降,很大原因就是介入了组件领域。明年还会进一步介入系统集成,今年已推出了微型逆变器,明年会推出小型储能系统。

  我们还准备向大型储能系统发展,包括离网不接入大电网系统等;要做系统集成的公司,组件、逆变器、支架一体化,消费者自己就可以安装。

  集成的系统很多东西没有好好去做,比如光伏发电后,系统效率才85%多一点,其实至少要做到90%多。我估计未来会做到95%。这涉及整个系统的匹配是否完善,比如说白天太阳角度在变化,就需要跟踪技术。一年四季温差很大,理论上讲,组件温度每上升一摄氏度,组件效率值就会下降4%。如何保证温度不上升,这是个难题。如果解决,就意味着发电成本下降。发电效率上去了,未来会有30%左右的发电成本降低空间。现在发电成本已经达到每度电6-7毛钱,再下降 30%,就具备与传统能源竞争的条件了。现在欧美国家,装配太阳能人工费很贵,所以开发一个即插即用的系统,就能节省成本。

  另外,现在全球很多偏远地区还在用柴油、天然气发电,总体规模大致在600吉瓦。这些技术的发电成本大约每度电2元,主要集中在南美,这很不合理。如果未来大规模使用清洁能源代替柴油发电,这个市场空间很大,我们也在开发新的产品,尤其是离网系统、大型的集成系统,来占领这个市场。

  “多晶硅市场预计

  明年二季度反弹”

  现在市场上销售的低于现金成本的多晶硅,肯定是库存。停产检修的影响会有滞后性,3个月后,库存会越来越少。库存消化完,估计在明年二季度,那个时候整体市场会有明显好转,价格会反弹。

  问:电网为何并网不积极?

  李仙寿:其实,中国电网技术很新,比欧洲、美国那些老电网好多了。在美国,如果建电站,没有两年时间,是很难并网的,在中国则会很快,青海、西藏这么偏远的地方,半年就能接上了。

  电网是个垄断行业,整个利益格局调整、改革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到位的。现在的关键是,我们的电价没有反映应有的成本。中国的电价真实成本肯定是每度一块钱以上,但因为国家有补贴给电力集团,所以目前电价维持在低水平。

  但如果没有补贴,电价一元以上,让电网收购光伏电站发出的电,价格会很高,电网也不会去收购,这样太阳能电站会很难生存,所以现在国家出台政策给予支持,我们再去和地方电网谈收购,他们也会加快动作推进。

  问:多晶硅产品价格很低,你如何看待价格趋势?

  李仙寿:我2006年就讲,中国40多家多晶硅厂商,大部分未来会死掉。全球来看,现在产能很大,但现在能做到低于每公斤20美元成本的,全世界不到10 家。眼下这些核心的多晶硅厂也在减产,四季度,包括中国的一些大厂,也停产检修很多。现在市场上销售的低于现金成本的多晶硅,肯定是库存。但停产检修的影响会有滞后性,3个月后,库存会越来越少。库存消化完,我估计在明年二季度,那个时候整体市场会有明显好转,价格会反弹。

  问:你们的多晶硅扩产计划?

  李仙寿:我们现在的多晶硅产能是4500吨,明年1月份6000吨扩产投产,总产能会达到一万多吨。编注:据此计算,将占中国总产能的10%以上。

  “中国未来两年

  还是看地面电站”

  现在在中国投电站,青海、新疆,投10元,一年可以收回1.5元,可以看出这是非常不错的一个行业,再贷款80%,银行利息按7%算,基本3年就收回成本。但是为什么搞不起来?很多问题没解决,并网、贷款等。

  问:对海外市场,昱辉怎么看?另外,昱辉会选择分布式电站还是大型地面电站作为未来扩张的主方向?

  李仙寿:先说市场,从市场角度来看,我们把欧洲、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看作成熟市场。成熟市场的特征是:它们的光伏应用补贴是通过立法保障的,风险小,包括融资也简单,整个行业的风险承受能力非常强。不像中国,现在还在讨论能做不能做。现在成熟市场已经出现了演变,从原来的补贴FIT上网电价补贴向PPA 售电协议转变。原来电站是拿政府的补贴,现在直接卖给电网,甚至卖给那些直接用电的企业,比如沃尔玛,这一转变在欧洲非常明显。

  举德国的例子,很多光伏电站是直接卖电给用电企业,签个协议,他们卖的电价比拿政府的补贴还高,很多商业系统电价一般是0.2欧元一度,政府补贴才0.1 欧元,类似的例子,也出现在了法国、英国。整体来看是向取消国家补贴、平价上网、向用户售电的方向发展。澳大利亚现在也开始颁发证书,有些企业可以直接卖电给用户,以前只有电力公司能卖电,现在光伏电站也能直接卖电了。

  补贴逐渐下降,甚至直到取消,是成熟市场的趋势。编注:一项欧盟委托的最新研究结果显示,随着生产成本降低和光电效力提高,欧盟各国对光伏产业的补贴将在未来25年内逐渐停止。

  这个趋势的背后是:集中式的地面电站,刚开始做,地很多,很好找。但慢慢,德国一年装8个吉瓦,要再找大片大片的土地就很难了,德国不比浙江大多少。于是,现在德国以分布式为主,鼓励装机规模在40千瓦到5兆瓦这样的小型商业系统和住宅系统,并希望其比例不断上升,集中地面电站占比下降。美国方面,我们看到的比较多的是小型商业系统,0.5兆瓦-5兆瓦之间,屋顶占比很大。现在美国的学校、商店的光伏系统化发展很快,今年已经增长50%的量,增速超过了地面发电站。这是发达国家的另一特点,从大型地面电站到小型商业系统、住宅发展的过程,这符合其实际情况。这些市场都是不能丢的。

  另外一大块市场,是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南非、拉美等经济欠发达地区。这些地区土地多,便宜,光照好,照商业模型测算,回报非常高,个别地区甚至达到20%~30%,3年多时间就收回来。但这些地区教育程度差,市场不成熟,中国算是情况好的。对这些新兴市场,企业抱有很大希望没错,但背后风险也不小。这些国家要么政策不齐全,要么缺钱, 要么有其他问题,发展很慢,我估计真正要形成市场,还要2-3年。

  就中国而言,光伏应用市场真正大爆发,应该到2014年,那时可以轻松装上10个吉瓦。市场普遍预期,届时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现在在中国投电站,青海、新疆,投10元,一年可以收回1.5元,可以看出这是非常不错的一个行业,再贷款80%,银行利息按7%算,基本3年就收回成本。但是为什么搞不起来?很多问题没解决,并网、贷款等。

  我个人预计,中国未来两年还是看地面电站,经过一段时间磨合后,配套会更成熟。地面电站爆发后的两年,再看分布式,这个发展阶段是不能跨越、不能一步到位的。

 
  来源:互联网
文章出自: 世科网
本文网址: http://www.cgets.net/news/show-699.html

声明:

1、本网转载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凡来源注明“世科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世科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个工作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关键词: 中国 光伏
分享到:
5.31K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