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卫生局日前公布的《2012年北京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下称《方案》)显示,北京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网络一直在各大超市、集贸市场、餐馆饭店,追踪、"围堵"食源性致病菌。
医疗机构设哨点监测食源性疾病
《方案》显示,临近年底,北京各区县疾控中心将重点监测辖区内主要居民食品购买点的三大类食品:鲜冻水产品,生牛肉、生猪肉、生鸡肉,婴幼儿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婴幼儿谷基辅助食品)。
每类食品因原材料、制作、流通、销售特点不同,食品安全风险也各不相同。比如,鲜冻水产品中易藏副溶血性弧菌;婴幼儿食品中可能含有坂崎肠杆菌或蜡样芽孢杆菌。
《方案》对每类食品易隐藏的致病菌,都做了详细阐述,委托市、区(县)两级疾控中心,对辖区内居民消费量大、流通广的食品,开展抽样监测,确保及时发现问题食品。
记者还了解到,目前,北京卫生局还在二三级医疗机构中,设立哨点,主动监测食源性疾病的发生,确保早发现、早切断食源性致病菌的传播链。
禁用药物也是食品安全监测项目
除了食源性致病菌,食品中可能还含有化学性污染物,或禁用药物等有害因素。北京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网络同时对这些物质进行严密监测,并确定危害因素的分布和可能来源,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
北京市食品化学性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监测项目包括170项。其中,常规监测针对消费量大、流通广的食品,监测项目包括食品中的有害元素、有机污染物、真菌毒素、农药、食品添加剂等;专项监测是针对我国近期发生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涉及的食品,或者为确定污染原因等特定目的,开展的专门性监测,项目包括非食用物质和禁用药物等。
- 提醒
十类食品高风险 食用应谨慎
食源性致病菌监测采用常规监测与专项监测相结合形式。常规监测,按照国家规划和北京市实际情况,疾控部门在全市设立18个监测点。每个监测点,都选择居民主要购买点,同时关注易受致病菌侵害的高危人群和高危场所。典型的监测点,选择在超市、市场(农贸批发)、商场(商店)、专卖店、饭店(酒店)等。
北京市卫生局介绍,目前,食源性致病菌常规监测网络中,已列入10类食品,包括调味酱、婴幼儿食品、熟肉制品、鲜冻水产品、生肉等。这些食品安全风险较高,市民在购买食用时,应选择正规企业生产、拥有食品安全许可证或透明后厨制作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