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食品安全 » 正文

有机食品渐入百姓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世科网   发布日期:2014-05-28  浏览次数:735
核心提示:(资料图)京华时报记者王海欣摄  13年前,可能很多消费者还不知道有机食品。而2014年4月1日起,新版《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

(资料图)京华时报记者王海欣摄 

  13年前,可能很多消费者还不知道有机食品。而2014年4月1日起,新版《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正式实施。有机食品的这些年,经历了刚开始因高价、因陌生让消费者难以接受,到大量伪有机产品充斥市场,再到现在市场被规范、伪有机产品大量出局…… 

  13年来,人们对餐桌上的安全从未放松。而有机蔬菜、有机奶、有机大米……各种有机食品也在人们追求更为安全的饮食心态下蓬勃发展。 

  从虫眼青菜到有机蔬菜 

  “我负责家里的采购工作,十几年前每天早晨跑菜市场,都说虫眼青菜没打药,于是专门挑着有虫眼的买,那几年我几乎没买过什么水灵蔬菜。” 

  今年62岁的马大爷告诉记者,这些年积累的买菜经验让他一眼就能分辨出哪些菜是大棚里的,哪些菜是自然生长的。不过,对于大家都非常关心的农药残留问题,马大爷表示至今自己买菜时也没个底:“卖菜的常说自己的菜是自家种的,不施农药,但现在都是菜贩子,不知道经了几手了,谁也说不清。” 

  有一次,马大爷逛超市时发现,超市里出现两种菜,一种和菜市场的差不多,一种则是包裹着保鲜膜、标签上还打着“有机”、“更健康”、“更安全”等字样的菜,后者价格比前者贵出好多倍,马大爷说自己一开始也不舍得买,“太贵了!” 

  在马大爷的印象里,有机食品的价格出现过先跌后涨到现在趋于平稳的过程。 

  “最开始,一斤有机白菜要二十几块钱,根本没人买,超市最后只能打折低价处理。”马大爷说他那会儿老晚上去逛超市,常能买到降价的有机蔬菜。“慢慢的,买的人多了,超市打折也少了,现在基本上蔬菜都是十几块钱一斤。” 

  现在马大爷已经习惯了去精品蔬菜区购买蔬菜,“家里有小孙子,我们要给他提供更安全更健康的食物。” 

  大量伪有机食品充斥市场 

  随着大家对有机食品越来越接受,各种号称“无污染”、“纯天然”的有机食品也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 

  5月14日,记者在淘宝网上输入“有机”进行搜索,发现有几十万件相关宝贝,涵盖了大米、粗粮、牛奶、红枣、蔬菜以及水果各个品类。一款有机红枣1000克售价136元,一款有机油菜500克售价14元,一款有机甘蓝500克售价16元,一款有机新鲜白金针菇250克售价15.80元,价格均比同类的普通食品高出几倍。 

  而记者采访中还发现,很多有机食品的包装上都贴有绿色的有机食品认证标识,而这可谓是有机食品的“身份证”。此前有媒体曝光,只需花费一两万元便可买到一张有机食品的“证书”,由此造成有机市场混乱。 

  食品安全专家董金狮对此表示,造成有机食品市场混乱的主要原因就是认证的混乱、标准的执行力度不够及后期的监管力度不够。 

  据专家介绍,有机食品生产过程复杂、周期长、动用人工多、产量低,加上消费者大都不认识真正的有机食品,于是,利用普通食品冒充有机食品便成为众多商家普遍采用的做法。生产商为取得一个合法的“身份”,往往在小块地上,生产经过严格程序控制的有机食品,一旦获得了认证,有了标签后,就对普通食品进行加工包装,其成本远远低于从源头开始的有机食品生产。 

  如果说这是持“身份证”造假的话,那么,那些没有获得有机食品认证,却打着“有机食品”名义在销售的商品就是完全假冒了。 

  记者调查中发现,不少号称“农家自种”的食品标榜“有机”,如一款“有机芝麻油”,卖家介绍称,“我家麻油用的芝麻都是自己家里种的土芝麻”,但记者并未在该店内看到有机食品认证证书及有机食品认证标识。 

  那么这种食品能算是有机食品吗?董金狮告诉记者,有机食品并不是简单地不使用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它至少需要符合四个方面的标准:第一,原料必须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或采用有机方式采集的野生天然产品;第二,产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循有机食品的加工、包装、储藏和运输标准;第三,生产者在有机食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有完善的质量控制和跟踪审查体系,有完整的生产和销售记录档案;第四,必须通过独立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这种农家自种地食品,就算种植过程能达标,加工过程也未必有机,而且没有经过相关机构的认证,自然不是有机食品。” 

  新规清理市场 

  不过,马大爷最近逛超市老是没有收获,“最近不知怎么了,超市里的有机蔬菜少了好多,常常买不到,只好改去菜市场了。” 

  马大爷不知道,新版《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已经从4月1日起实施,新规要求,伪造、变造、冒用、非法买卖、转让、涂改认证证书将被处以3万元罚款。此外,大量不符合有机认证新规的“伪有机食品”也将随着新规的实施被淘汰出局。 

  5月11日至13日,记者走访欧尚、BHG、京客隆等超市发现,以往常见的有机蔬菜、有机大米、有机牛奶等数量大减,每个品类都只能找到一两种。而在马大爷的印象里,在一个月前,超市里的这些有机食品还十分丰富,每种都有十几个可供挑选。 

  董金狮表示,在新《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执行后,行业面临着一场淘汰和洗牌,市场上有机食品数量锐减主要是淘汰一些“伪有机食品”。他认为,有机食品新规加强监管力度,有利于倒逼行业走向规范。 

  据了解,新版《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更严格把关有机食品市场准入和监管。根据《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第二章15条规定:“有机配料含量(指重量或者液体体积,不包括水和盐,下同)等于或者高于95%的加工产品,应当在获得有机产品认证后,方可在产品或者产品包装及标签上标注‘有机’字样,加施有机产品认证标志。”该办法第二章16条同时规定:“认证机构不得对有机配料含量低于95%的加工产品进行有机认证。” 

  董金狮告诉记者,以前这方面没有明文规定和执行,有些商家只要加入一点有机配料,就会宣称是有机产品,用有机配料只有50%、40%甚至20%的掺杂食品冒充有机产品的情况比较普遍。新规执行后,有机认证新规定中的要求太高,很多原有的有机商家因此就被剔除出局,这是这个月来有机食品数量大减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马大爷在听说了新规之后恍然大悟:“搞半天我以前都上当了,买的那些都是伪有机呀!”其实,要想不上当也很简单。新规实施后,消费者在购买有机产品时可先看看有无统一的认证标志,认证标志上标有中文“中国有机产品”字样和英文“ORGANIC”字样。同时,认证机构对每枚认证标志进行唯一编号,消费者凭此编号可上网查询追溯到该产品的认证证书和获证产品及其生产、加工单位。 

  定制配送到户 

  虽然在超市里买不到有机食品,马大爷最近却发现了一个更为方便的购买途径。他直接找到一家有机农庄下单,对方每周为他配送有机食品,包括各种时令蔬菜、牛奶和鸡蛋。“直接送到家,连买菜都省了,也不用每天去逛超市了。” 

  5月13日、14日,记者通过网络查询北京有机蔬菜相关信息,网页上多数显示为农场、农庄生产基地直接配送业务。如今,有机蔬菜私人定制配送业务受到部分高端人群的青睐,只要每年缴纳不菲的菜钱,就能享受一对一的配送服务。 

  虽然有机宅配的服务目前深受一些高端人士的青睐,不过业内人士也指出,目前有机产品的配送也存在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等问题。他提醒消费者,在确定一家有机宅配公司时,一定要实地考察公司是否有自己的农场或生产基地,同时要考察农场是否按有机标准生产,以免上当受骗。

 
  来源:京华时报
文章出自: 世科网
本文网址: http://www.cgets.net/news/show-6369.html

声明:

1、本网转载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凡来源注明“世科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世科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个工作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5.31K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