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在整个珠三角家电产业基地,众多的家电企业为了弥补用工缺口,早已各出奇招。广东美芝在企业的上下班大巴上打出车身广告,普工待遇可达4500元,技术人员更是上万;新宝电器则提出“新入职员工凭有效车票最高可报销100元/人”;SKG则一口气招聘了应届毕业生300名,不以经验论身价......如此种种,显示了家电企业对制造业人才的极度渴求。
不过,当众多的家电企业都面临着招工的难题时,却还有一部分家电企业与之相反,并正在做着一件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裁员。
“裁员”这个词在当下的招聘旺季听起来显得格格不入。但事实上,不少全球知名的家电企业正卷入其中。
新年伊始,LG内部就传出裁员信息。一内部人士称,年龄大、学历低的员工或被清退,这或许与LG近几年市场份额不断下滑有关。不过,官方对此予以否认。而索尼则公布了2013财年计将出现约11亿美元的亏损,并计划在2014财年结束前,在全球范围内裁员5000人。无独有偶,松下集团旗下的子公司三洋电机也将在今年2月份开始新一轮的退职申请受理,2000名员工(不包括松下集团的派遣员工)中,将有1/4被裁员。
事实上,以上裁员的家电企业在全球家电行业中只是冰山一角。业内人士称,这些家电企业之所以裁员,是2008年经济危机的延续。人工成本、原材料成本的增加以及利润下滑等众多因素,迫使企业必须推进结构性改革,夯实经济基础。
也正是如此,裁员对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家电企业而言,并非全是坏事。因为,裁员可分为经济性裁员、结构性裁员和优化性裁员。此外,根据企业的决策,裁员还有主动裁员和被动裁员之分。
比如,近几年市场份额不断下滑的LG的裁员行为就是被动的经济性裁员,意在降低运营成本,缓解经济压力。至于此前震惊行业的“美的大裁员”,是市场收缩下被动的经济性裁员,更是内部主动调整的结构性裁员,这种瘦身式的转型升级让美的从高速扩张的道路上回归到了稳健发展的轨道上。
值得一提的是,裁员还能提高企业的生产力。中山乐邦生活电器对生产线进行精益管理改革,虽然裁掉了生产线的人员,却缩短了产品制造周期,以更少的人力取得了最大的产出。而江门贝尔斯顿电器则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实现生产自动化,让精简的人员在其它岗位上发挥作用,实现了人力资源的最优配置。
家电业内分析人士称,家电行业的裁员在2014年还会继续上演。虽然,美国《纽约时报》称“2014标志着金融危机的结束”,但新加坡《联合早报》却刊文称,不能单看几项指标就认定世界经济危机将要结束。这意味着,被动的经济性裁员还可能会成为部分家电企业不可逃避的选择。当然,那些主动进行结构性裁员和优化性裁员的家电企业,相对而言更容易把握自己的正确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