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的统计显示:今年前10个月,研发平台对外服务量累计达218.5万项,相当于前三年服务量的总和。在所有服务对象中,企业用户占了64%,其中80%是中小企业。
“往后过日子,能借则不买”
市场善变,订单萎缩,小公司如何立足,甚至奋力脱颖而出?宝船生物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决心为众多生物医药企业提供本土化的廉价抗体,打破国外公司的漫天要价。
一台60万元的进口蛋白纯化仪挡住了“宝船”的去路。这笔投资上哪儿去筹?困境中,有人推荐了研发平台,去了一看,真是喜出望外。原来,在张江药谷平台上,不光有“宝船”急需的仪器设备,还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企业创新的第一步,也是最困难、最繁复的一步,就这么一“借”了之。
如今,靠租借搞创新的“宝船”,不仅将抗体售价成功腰斩,实现产值500多万元,还帮助国内多家生物医药企业大幅降低研发成本。说起危机中的生存之道,公司负责人感慨:“往后过日子,能借则不买。”
开源节流,细算成本账,不仅为企业省出一笔不小的“净利润”,也点醒了他们共享共用的“神经”。上海大洲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在享受了平台提供的廉价服务后,一口气拿出电阻温度系数测量仪、平板印刷机等5台大型仪器,主动要求加盟平台,在服务他人的同时赚点“零花钱”。
风景并非“借方一边独好”
研发平台上的热闹风景,并非借方一边独好。登录平台网站“抢”客户,成了不少服务单位每天的“必修课”。从原来由平台指派任务,到服务单位间的自由竞争,这样的态度转变原因何在?上海科文信息咨询服务公司一名专门负责“抢”用户的信息员说得透彻:“因为这里面商机无限。”
在法规(《上海市促进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规定》)和商机效应的双重激励下,短短一年,加盟入网的仪器设施翻了一番。截止到今年9月底,研发平台上汇集的仪器总数已有4288台(套),总价值达45.98亿元,分别比一年前增长195%和125%。
为了尽可能吸引新客户,留住老客户,在出租仪器设施中尝到甜头的服务单位,纷纷根据用户需求开发个性化增值服务,甚至诞生了像“上海芯片分析技术服务平台”这样的企业化的平台公司。
在上海材料研究所检测中心,外地客户无需长途跋涉,只要把样品寄来,就能利用计算机网络远程操控检测。今年前10个月,该中心借助研发平台实现服务收入774万元,相当于去年全年水平,同比增16%。
中国上海测试中心安排专职人员关注哪些企业新开业,为的是在第一时间上门“推销”服务。考虑到企业产品研发的保密问题,中心还为部分企业专门配备了单独的保密箱和样品库,了却他们的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