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食品安全 » 正文

权威专家解读:转基因食品为什么比传统食品更安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世科网   发布日期:2013-12-06  浏览次数:665
核心提示:  出席首届转基因食品嘉年华活动的科学家现场回答观众的提问。从左至右依次为: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黄大昉、中

  出席“首届转基因食品嘉年华”活动的科学家现场回答观众的提问。从左至右依次为: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黄大昉、中国农业大学食品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罗云波、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朱祯、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林敏。

  最近一段时间,转基因食品又成被推上舆论风口浪尖的一个热门话题。

  2013年10月19日,“全国首届黄金大米品尝会”上,中科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院长张启发透露,61名院士联署签名,给国家领导人写了一封建议书,呼吁国家支持转基因水稻的商业化种植。据透露,“61名院士在建议书中写道,‘推动转基因水稻种植产业化不能再等,再迟缓就是误国’。”此事经媒体披露,引起极大关注。时隔一个多月后,仍然有媒体以大篇幅的报道,试图探寻61位院士联署建议书的内情。

  社会的关注、媒体的追逐,说到底还要归因于整个社会面对转基因食品时的“分裂”。支持者说,经过国家批准的转基因食品不仅无害,而且利国利民;反对者则认为,转基因食品致癌、不健康,还有可能是“帝国主义的阴谋”,等等。两种观点一时难分高下,争议恐怕还要长期持续下去。不过,在崇尚科学的今天,于一片吵闹声中听科学家的意见,也许更能带来冷静的思考。

  12月1日,“首届转基因食品嘉年华”活动在北京后山现代艺术中心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陈君石,中国农业大学食品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罗云波,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林敏,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黄大昉,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朱祯,美国普度大学食品工程博士、美国食品技术协会高级会员等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学者,围绕当前社会上对转基因食品的一些关注重点,进行了各自的解析。

  我们吃了猪的基因,怎么没变成猪呢?

  陈君石:转基因现在变成了洪水猛兽,或者被说成事“美帝国主义的阴谋”等等,我觉得所有的这些都建立在一个基础上:转基因作物变成食品以后,吃进去之后对消费者身体有害。这是一个根本原因。

  人们产生这种担心,是因为不了解什么是转基因作物。其实,我们生活中所接触的,不管是植物性的食品还是动物性的食品,只要出了一个新的品种,一定是基因发生改变的结果。现在已经变得很常见的小西红柿,大家都说是转基因的,其实根本不是。它是用传统杂交的技术产生的新西红柿品种。基因不改变,出不了农业新品种。转基因不过是让基因发生改变的新技术,我们称之为“现代生物技术”。现代生物技术的优点在于,这个基因从哪里来、放到哪里去,是一个基因,还是两个基因,都清清楚楚的。农业部已经批准安全证书的转基因水稻,就改变了两个基因。而杂交水稻呢?大家认为是没有任何安全问题的。但它改变了多少基因,没有人知道,但是改变的应该绝不是一两个基因,甚至是不是有几十个基因被改变了?一种农作物被改变一两个基因就被怀疑不安全,基因被改变很多的却被认为没有问题,这很不公平。

  基因是蛋白质的一部分,不管是我们吃进去的植物蛋白,如粮食、蔬菜、水果里的蛋白,还是动物蛋白,如猪、牛、羊的蛋白,它们都有基因。对这些植物性的和动物性蛋白里面所含有的基因,人的肌体对它们是一视同仁的,胃里的胃酸和消化酶是一样消化吸收的。其实,我们食用的食品里已经没有什么转基因了,哪怕作物或者动物的蛋白质里面有一点残留的基因片断,我们的胃很快就把它消化吸收掉了,根本不会发生另外的基因作用。如果人的身体健康会受外来基因作用的影响,那我们吃猪肉之后怎么没变成猪呢?我们明明吃下了猪的基因,为什么就不担心呢?

  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政府对转基因食品,对农作物的研究开发和最后的商品化,都有一套严格的规定,中国也是如此。一个转基因作物或动物的产生,从实验室新基因的研究开发,一直到最后能够到消费者的餐桌上,起码要经过8-10年。为什么要经过这么长时间?是因为要经过非常严格的科学研究和政府部门非常严格的实验和评审。所以,我觉得吃转基因食品还是很安全、放心的。

  转基因食品近20年没出事,传统食品却天天出问题

  罗云波:中国人对于转基因食品的担心,其中一个最大的疑虑是怕断子绝孙。为什么说吃转基因食品就能断子绝孙?是因为中华民族文化中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用“断子绝孙”这句话来形容转基因食品的“危害”,能勾起中国人最敏感、也是最脆弱的神经。在非洲,也有类似的说法。非洲有人说,吃了转基因食品会改变人的性取向,很可能变成同性恋者。性取向的改变,会导致艾滋病的增多。总之,各个民族、各个国家对于转基因食品所谓的危害,有不同的说法。

  为什么转基因这么一个简简单单的事情,居然在中国成了大问题?原因好像非常复杂。我想讲的是,在世界其他很多国家和地区,转基因食品已经相当普遍了,即便是在中国,不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你可能都已经接触到了转基因食品。比如说,转基因食用油,我们国家是明明白白要标识的。我国每年从南美国家进口5800万吨大豆,而我们自己生产的大豆只有1000万吨左右。这1000万吨主要用来做豆腐、豆芽等。因此,如果你在中国要想不吃转基因食品,只能不下餐馆不吃食堂,因为里面很多都是用进口的转基因大豆或者是进口转基因菜籽榨出的油。

  一个新农业品种,其新基因的得来方式有很多,转基因只是其中的一种。对于杂交种,我们认为它是非常安全的,我们为了获得某一种基因,为了改造某一种作物的基因,往往需要得到很多不相干的基因,就跟买东西要搭售一样。

  说道食品的安全性,科学家只能说没有绝对安全的食品,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不比传统食品更低。现在的安全性评价原则和评价程序确定的规章制度是有效的,为什么?因为我们的转基因技术已经用了几十年了,转基因食品上市、大规模利用也将近20年了,但还没有一例因为吃了转基因食品而生病或者死亡的案件。相反,传统食品天天都在出问题。

  我不只是讲转基因食品安全,生活中我也是吃转基因食品的。实际上,我们现在的转基因食品非常有限,不过我家里的食用油都是转基因的,因为我刻意去选它,理由是它更安全。第一,它农药残留少;第二,它很少有作物被昆虫咬了以后带来的危害,这种危害就是生物毒素,虫子咬过作物以后会产生很多生物毒素。

  一个美国人每年吃的转基因大豆,可能相当于一个中国人每年吃的大米

  云无心:我在美国食品行业工作了很多年,了解一些情况。转基因食品在国外的情况需要分成两个层次来看,一是法律规定,一是市场接受程度。就法律规定来说,世界各国、各国际权威组织,比如食品法典委员会以及美国、欧洲、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各个主要国家的法律,相关规定基本上是一样的——所有的转基因作物必须经过个案审核,经过严格的风险评估流程,批准上市以后才被认为没有安全性问题。跟传统食品一样安全,被批准上市的转基因食品在法律上都没有问题,但是在民间市场接受程度上,各国的差别比较大。相对来说,欧洲的反对力量比较强,北美市场的接受度相对好得多。

  我们在网上经常看到一种说法:转基因食品是帝国主义灭亡中国的阴谋,他们自己不吃,却都弄到中国来。这种观点显然是站不住脚的。一个美国人平均一年吃到多少来自于转基因作物的食品?2012年,平均每个美国人吃130磅糖,其中的差不多40磅来自于转基因作物。美国农业部的统计显示,每个美国人一年吃20公斤左右的大豆油、5公斤左右的菜籽油和5公斤左右的玉米油,这些基本也都来自转基因作物。再看玉米。美国转基因玉米的种植面积,占玉米总种植面积的90%。美国人吃的玉米比中国人要多,除了玉米糖浆、高果糖浆之外,还直接食用以玉米做的早餐麦片;美国人的烘焙食品中也含有大量玉米粉,包括专为孩子做的零食。去年,美国一个新的转基因甜玉米上市了,开发者的打算是将来让甜玉米的市场份额占到40%。

  大家最关心的是大豆。在美国,用大豆做出来的大豆粉、大豆蛋白,在食品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各种各样的食品中都有。而且,大豆食品并不是穷人才吃的食物,用大豆蛋白做的饮料和蛋白棒,现在是作为健康零食和健康饮料出现在市场上的;给时尚女性用于减肥用的“营养代餐”,也都以大豆蛋白为基础原料。此外,在美国的各种加工食品中,比如肉类和海鲜产品中,也会加入许多大豆蛋白。大豆卵磷脂在美国是应用最广泛的乳化剂,它也来自于大豆。这就是美国人使用转基因大豆的大概情况。算下来,每个美国人吃的转基因大豆,跟我们中国人吃的大米数量差不多,可能有70多公斤。

  转基因作物的“毒性”,就像唾沫能毒死虫子而对人体无害

  抗虫转基因农作物,虫子是不吃的,因为虫子吃了会死。这一问题也是引起社会上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产生担忧的一个重要因素。有人质疑:虫子能吃死,人难道不会?

  陈君石:转基因作物往往只能针对一种害虫,希望它能够解决所有的害虫,这是做不到,只能针对一种。转基因棉花就是这样。至于虫子吃了转基因作物会死,而人不会死的原因,是因为它在生物学的作用机理上对人体没有作用。正所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它有很强的特征性。

  罗云波:抗虫主要靠BT蛋白(基因),昆虫吃了这种基因就会死掉。那么,人为什么没吃死?有人说,昆虫那么小,而人那么大,所以吃一点无所谓。其实原因并非如此,要从致毒的机理方面来解释。一个有毒蛋白要在生物体内起作用,需要这个生物体一定要有受体来接受这个蛋白。BT蛋白只对鳞翅目的昆虫有作用,是因为这种昆虫体内有受体,而人体本身并没有这样的受体,所以它对人体一点作用都没有。举个例子,比如说蛇毒里有神经毒素蛋白,如果我们被毒蛇咬伤,必须尽快处理,否则就会有生命危险。但是在丛林当中,有很多动物是不怕被蛇咬的,因为它们的体内没有神经毒素蛋白受体。再比如,我们的唾液对很多昆虫来说是有毒的,有的小孩看到昆虫在地上爬,吐一口唾沫就能毒得它爬不动,而我们都知道,唾沫并对人来说是无毒的。

  现在中国的转基因技术不次于世界上任何国家

  未来农业革新的必由之路,在于对新型技术的利用。既然众多科学家支持推广转基因技术用于农业,但我国迄今为止依然没有批准转基因大豆或玉米在国内种植,而是每年斥巨资从国外进口,这是为什么?

  罗云波:我的理解是,一个新技术的应用,尤其是能够推动生产力、能够造福我们社会的新技术的应用,一定要有土壤和环境。转基因技术是目前人们还不太了解的技术,如果要在中国利用,需要更多的人达成共识。大家都知道,国家民族要发展,安定是最重要的。我们在宽松的环境下,转基因技术才会真正造福国家。现在我们大量进口国外的转基因产品,钱都让国外赚了,很让人痛心。比如转基因棉花,过去,90%以上都是进口的国外抗虫棉,后来,我们发展了自己的抗虫棉,国外的很快就变得非常少了,现在90%以上都是我们自己生产的。反观大豆,现在媒体也说我们的大豆产业“沦陷”了,基本上受制于人,如果哪一天人家不卖给我们大豆,不光是食用油,我们的猪肉、鸡肉马上就供应不上了。如今,转基因玉米等其他粮食作物又在叩我们的国门,我们要有紧迫感。

  陈君石:现在中国的转基因技术不次于世界上任何国家,特别是转基因大豆和转基因玉米技术。我们的问题不是没有掌握这样的技术,而是安全性评价研究和审批的时间很长。另一个问题是我们产业化的进程非常慢。为什么慢?有很多复杂的原因,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的社会上有不同的声音。现在是民主决策,讲安定团结,政府作为决策者需要考虑,假如反对声音比较大,步子就需要慢一点。我们需要更多的社会正面舆论来支持转基因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

 
  来源:央视
文章出自: 世科网
本文网址: http://www.cgets.net/news/show-3989.html

声明:

1、本网转载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凡来源注明“世科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世科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个工作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关键词: 消费者 转基因食品
分享到:
5.31K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