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食品安全 » 正文

转基因作物已非"小众" 转基因技术安全因素仍存疑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世科网   发布日期:2013-11-21  浏览次数:706
核心提示:木瓜是生物技术公司瞧不上的小作物,却是美国夏威夷州农业支柱。上世纪90年代,公共科研机构植物病毒学家戴尼斯冈萨弗斯培育的转

木瓜是生物技术公司瞧不上的小作物,却是美国夏威夷州农业支柱。上世纪90年代,公共科研机构植物病毒学家戴尼斯·冈萨弗斯培育的转基因抗病毒木瓜 “彩虹”得以推广,拯救了受环斑病毒危害的木瓜产业。如今,夏威夷木瓜除销往美国本土和加拿大外,也占据了日本市场。                           

  2013年6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联合发布《全球农业展望(2013-2022年)》报告预测,未来十年,全球所有农作物和畜产品产量增速都将放慢,而伴随人口增长,未来40年全球农作物产量必须增加60%。严峻现实为转基因技术应用提供了重要的背景色。同是6月,美国哈佛大学国际开发专家凯乐斯多斯·祖玛在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发表演讲强调,农业生物技术创新是满足全球越来越多人口粮食需求的唯一途径。2013年10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报告表示,现代生物技术可以帮助小农改善生活水平和粮食安全……农作物生产的出路在哪里,转基因技术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世人关注。

  转基因作物已非“小众”

  转基因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转基因技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将目的基因人工分离、修饰和转移培育出新品种,从而赋予原品种新的优良性状。转基因育种技术可增加农作物的抗性、有效防止病虫害、减少使用化学杀虫剂、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以及对其他生物的伤害,同时可以减少占用耕地并改善土地生产能力等。祖玛估计,从1996年到2011年,全球转基因作物节约了近4.73亿公斤的农药,减少了231亿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停驶1000万辆车,没有转基因作物,全球还将需要1 .087亿公顷的耕地才能收获同样的农作物产量。

  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开始把分子生物学研究成果运用到生物新品种培育上。1982年,全球第一例转基因烟草在美国问世,1994年,全球首例转基因农作物产品———耐贮存番茄进入市场,1996年起转基因农作物实现商业化种植,全球转基因农作物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到2012年,全球已有28个国家的转基因农作物种植面积达1.7亿公顷(25.5亿亩),约占全球耕地面积230亿亩的11%,全球大豆和棉花的81%、玉米超过1/3和油菜的近1/3 已经是转基因的。

  目前,美国转基因农作物种植面积已达到8000万公顷,占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47%。按照现在的趋势,再过2至3年,美国玉米、大豆都将是转基因的。2012年4月美国政府公布的《国家生物经济蓝图》五大战略目标的核心是,增加研发投资,强化未来生物经济基础,促进美国经济增长和满足社会需求,继续主导世界农产品市场。

  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统计,2012年转基因农作物种植面积较大的国家还有:巴西3660万公顷,阿根廷2390万公顷,加拿大1160万公顷,印度1080万公顷。

  20世纪80年代,欧洲转基因技术研发水平曾领先美国。由于存在较大争议,反而迅速落后。2009年起欧盟开始调整政策,一些国家积极开发转基因农业。2012年,西班牙、葡萄牙、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等国家政府批准转基因玉米、油菜、土豆、大豆和甜菜等种植,除极少量转基因作物用作饲料和工业外,大量作为食品

  日本粮食自给率不到50%,多年来是全球最大的玉米进口国、世界第三大大豆进口国。2010年,日本进口1434.3万吨美国玉米和234.7万吨大豆,其中大部分是转基因产品。日本政府实际上不禁止转基因食品在国内流通。

  巴西从2003年起发展转基因作物,2011年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达3030万公顷,占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18%,除引进的转基因大豆、玉米、棉花外,自主研发的转基因作物还有十余种,预计菜豆、甘蔗、马铃薯等转基因作物将在未来几年内开始种植,转基因作物正在成为巴西经济增长的强大助推力。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预测,到2030年,人类将进入生物经济时代。

  2013年7月,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黄大昉介绍,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在17年内增加100倍,每年有数亿吨转基因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全球已有59个国家和地区进口转基因产品,数十亿人群食用转基因食品,为人类解决农产品供应带来希望。他认为:转基因技术推广应用速度之快,创造了近代农业科技史上的奇迹,这已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大势所趋,不可逆转。

  安全因素仍存疑虑

  2013年6月,美国孟山都公司首席技术官福瑞里和另两位转基因科学家获得2013年“世界粮食奖”,这是27年来该奖项首次授予基因改良作物研究人员。但是,人们对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仍存疑虑。

  2013年4月,美国俄勒冈州一农民给自家休耕田地喷洒“农达”除草剂后,意外发现一些小麦顽强生长。小麦样本被送到俄勒冈州立大学检测后初步认定,它们具有抗除草剂特性。由于美国未批准种植转基因小麦,美国农业部接获报告立即派人实地调查,最终确认这是美国孟山都公司10多年前研发的一种抗杀虫剂转基因小麦。

  转基因小麦现身美国,引起全球高度关注。日本和韩国随即宣布,暂停进口美国的部分小麦,欧盟要求其成员国严格检测从美国进口的小麦。从1997年到 2004年,孟山都公司研发抗“农达”等除草剂的转基因小麦 , 产 量 比 普 通 小 麦 高 出5 %到15%。但在2004年,孟山都公司放弃了抗除草剂转基因小麦的种植申请。2013年6月,孟山都公司首席技术官罗布.弗雷利在一次电话会上说,该公司调查表明,在俄勒冈州农田发现的抗除草剂转基因小麦是一起“孤立”事件,没有证据表明转基因小麦已进入市场。这次事件表明,人们高度关注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

  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林敏认为,转基因技术与其他高新技术一样,都存有潜在的安全风险;研发中的转基因产品与其他新产品一样,存在安全的不确定性,所以要加强监管。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发表报告指出,国际市场上交易的转基因作物都经过严格审核,在大量实践中并未发现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事例。而且,转基因作物由于具备抗虫害、产量高等优良特性,还为人类带来增产增收、节约耕地和保护环境等良好效益。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发布的《关于转基因食品的20个问题》文件中曾谨慎地说:“目前在国际市场上可获得的转基因食品已通过风险评估,并且可能不会对人类健康产生危险。”欧盟历时25年,耗资2 .6亿英镑,支持400多个独立研究机构对50多个转基因安全项目进 行 风 险 评 估 , 并 在 欧 盟 委 员 会2010年报告中得出如下官方结论:第一、没有科学证据表明转基因作物会对环境和食品及饲料安全造成比传统作物更高的风险;第二、由于采用了更精确的技术和受到更严格的监管,转基因作物甚至可能比传统作物和食品更加安全。此外,批准进口转基因作物的国家和地区也通过科学规范的安全试验证明,食用含有转基因作物成分的食品与食用含有常规育种技术培育的作物成分的食品相比,并不具有更大的风险。

  2013年5月,美国药管局发表的一份声明介绍,转基因食品已在美国的食品体系中存在约20年。转基因棉花、大豆和玉米是美国种植最广泛的三种作物。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显示,2012年,转基因棉花、大豆和玉米在美国的种植面积分别占总种植面积的94%、93%和88%。1996年转基因大豆商品化生产应用以来,上亿美国人已经直接或间接食用转基因大豆16年,至今未发生一例经过证实的转基因食品安全事故。

  主动避免受制于人

  从2003年到2012年,我国粮食产量从43070万吨增至58950万吨,实现“九连增”。但是,在同期内,我国进口粮食从2283万吨增至 7236万吨,粮食自给率降至88%。我国大豆进口量从1996年的110万吨增至2012年5838万吨,占国内消费量的3/4,对外依存度达到80% 以上,其中绝大部分是转基因大豆。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食用植物油自给率持续下降,对外依存度越来越大。

  中国农科院作物所所长万建民介绍,2012年我国进口5838万吨大豆相当于四到五亿亩耕地的产量。我国农产品出现供应赶不上需求增加的风险。因此,研发生物技术、开发转基因作物,是提高农产品供应和维护粮食安全可能的重要途径之一。

  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和2012年中央1号文件都提出,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从实际发展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都占用农田,挤压农业发展空间。据统计,从1996年到2003年的七年间,我国耕地减少一亿亩,超过全国耕地的5%。2001-2010年,我国城镇扩张新增占地面积相当于1949-1999年城镇建设面积的总和。城镇化水平从20%提升到50%,英国、美国和法国分别用了100年、60年和65年,我国仅用30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70%,还将占用多少耕地?2013年两会期间,与会代表有关城镇化的发言中,“土地”等与用地相关的词语被反复提及,人们主要是担忧城镇化变成了“圈地化”。

  我国人均耕地不到世界人均耕地的50%,即使保住18亿亩耕地“红线”,随着人口增加,人均耕地将继续减少,农产品供需矛盾会日益突出。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林敏预测,到2020年,我国粮食缺口将达9000万吨,粮食总产量需增加20%左右。

  转基因技术将给现代农业带来一次革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我国无法拒绝生物技术和转基因作物。他认为,一旦欧美大公司垄断主要农作物的转基因技术,我国农业将有全面受制于人的危险。到那时,我国的玉米、棉花和小麦等产业都将蹈大豆产业沦陷之覆辙。所以,发展转基因作物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种业是国家粮食增产的基础性、战略性核心产业,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关于转基因生物育种技术,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黄大昉介绍,我国已经拥有从功能基因研究、发掘、转化直至转基因生物育种、应用和产业发展独立的一批较完整的技术体系。在某些主要作物、某些重要性状上我们已经掌握了核心技术,自主产权并取得重要进展(如棉花、水稻、玉米生物育种)。他指出,从目前情况看,如不加快转基因育种技术产业化,玉米产业很可能成为下一个受制于人的产业。为了避免国内大豆产业萎缩的悲剧重演,加快转基因玉米自主开发并早日实现产业化,已成为当前应对国际竞争、扭转玉米育种被动局面、做大做强玉米种业、保障粮食安全的紧迫任务。

  粮食未来居安思危

  我国已然实现粮食“九连增”,但农产品还是供不应求,粮棉油糖肉都要从国际市场进口,并继续增加。因此,粮食问题要居安思危。

  首先,培养强大的研发队伍和劳动大军。美国哈佛大学国际开发专家祖玛呼吁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们积极拥抱农业创新性的科学技术。他认为,这些技术在未来数十年里将为全球不断膨胀的数十亿人口,特别是为发展中国家的贫困人口提供足够的食物。

  截至2012年底,我国在海外留学生达155万,其中多数精英集中在美国。香港《南华早报》2013年7月援引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在过去30年里,外国人中获得美国大学颁发的理工科博士学位最多的是中国人。一拿到博士学位,几乎所有学生都表示他们打算留在美国———90%以上成功留下。”因此,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最重要的是采取有效措施吸引海外留学生学成后回国,积极参与农业创新,保障13亿中国人丰衣足食。

  其次,支持形成一至两家大企业。英国利兹大学研究农业和环境的埃文.弗需泽2010年出版的《食品帝国———盛宴、饥饿和文明的沉浮》一书介绍:“在美国,最大的四家肉食厂供应市场80%以上的牛肉,最大的四家农场拥有美国60%的先进谷物设备,最大的三家农业公司垄断了美国谷物及大豆出口的81%和 65%。”

  目前,A D M、邦基、嘉吉、路易达孚四大国际粮商基本控制全球大豆贸易环节,他们通过仓储、物流来获取利润。这四大跨国公司不仅垄断了中国80%的进口大豆货源,而且参股控股我国97家大型油脂企业中的64家,占比达66%。美国孟山都跨国农业生物技术公司拥有全球70%的转基因种子市场。

  第三,加强监管。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统计,2012年中国种植转基因作物面积400万公顷,约为加拿大的1/3。从点到面逐步扩大转基因大豆、玉米和棉花种植面积。2012年我国进口大豆占全球大豆销量的60%,我国进口大豆、玉米和棉花呈继续扩大之势。迄今我国已发放五个转基因大豆品种和13个转基因玉米品种的进口安全证书。与其继续进口转基因农产品,不如国内从点到面逐步扩大转基因大豆、玉米和棉花种植面积,增加国内产量,减少进口。

  通过安全评价上市的转基因食品与非转基因食品一样安全,但并不等于将来不会出现负面影响。因此,不仅在推广转基因作物时应该慎之又慎,而且对转基因食品要有严格的法律和审查制度。从全球范围看,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都关注转基因作物发展和转基因食品安全。美国种植转基因作物较早,有关法律和审查制度值得借鉴。美国立法规定,每一种转基因食品上市前至少要经过三个部门的审查:农业部负责管理转基因作物的开发和田间试验;环保局负责评估转基因作物的环境影响;药管局负责转基因食品和饲料的安全性评估。转基因食品上市必须符合传统食品的卫生标准,任何一种转基因食品上市都需要几年时间搜集完成审批所需要的数据。

  迄今,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仅占全球农业种植面积的1/10,但是,转基因作物已成为全球农业发展的大趋势。

 
  来源:经济参考报
文章出自: 世科网
本文网址: http://www.cgets.net/news/show-3749.html

声明:

1、本网转载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凡来源注明“世科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世科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个工作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关键词: 农作物 转基因作物
分享到:
5.31K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