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市民“舌尖上的安全”将更有保障。当前,我市正全力打造食品安全“深圳标准”,力争到2020年,食品安全保障能力接近或达到香港等发达城市或地区水平。这是记者从昨天召开的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获悉的。
不断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机制
根据市政府提请市人大常委会议审议的《关于加强食品安全综合整治提升食品安全水平重点建议后续办理情况的报告》,我市在总结大运会监管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比如,实施食品安全黑名单制度,当前共25家商事主体、54名负责人或经营者被重点监管或实施禁业限制。
探索食品安全追溯与信用管理系统也是我市食品安全重点工作之一。目前,有关部门在流通环节食品安全追溯系统一期工程的基础上,将日常监管系统、抽样检验系统上线运行。我市也正在积极争取商务部等部委将我市纳入国家第一批食用农产品追溯创新试点城市。
食药安全工程跨五年规划
当前,市政府将食品药品安全重大工程列为我市跨年度、跨五年规划的12项重大民生工程之一,主要包括3个子工程:
——实施食品安全风险防控和监管能力提升工程,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抽检覆盖率,到2017年,我市生产、流通、餐饮三环节食品抽检覆盖率由当前1.87批次/千人提升至4.5批次/千人,基本达到香港水平。
——实施食用农产品质量和安全保障工程,逐年提高深圳农产品检测覆盖率,从当前的0.97批次/千人,到2017年5批次/千人,快筛检测50万批次左右,达到香港水平。
——实施社区药品安全服务网建设工程,到2020年,基本杜绝无药店社区,社康中心100%按规定配备国家基本药物,基本消除无证生产经营药品等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