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食品安全 » 正文

转基因食品:安全与标识难题何解?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世科网   发布日期:2014-12-10  浏览次数:773
核心提示:  编者按:转基因食品安全到底何解?在科学层面之外,影响公众认知的因素有哪些?转基因标识成本到底有多高?公众的知情权和选择
    编者按:

转基因食品安全到底何解?在科学层面之外,影响公众认知的因素有哪些?转基因标识成本到底有多高?公众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如何满足?监管应该如何进行?我们将为读者奉送来自转基因求是论系列文章的第二篇,分享科学共同体的理性讨论与专业判断。
 
食品安全与健康
  转基因食品是否健康?
  杨晓光:技术是中性的。从科学发展来说,我们认为转基因技术对于育种是个非常强大的工具。从维护健康的角度,我认为它有3个可能的方向:
  第一,好人可以用它做好事。比如美国已经有转基因的富含亚油酸的大豆,大家都认为富含亚油酸的橄榄油比较好,但橄榄油的资源有限;另外美国已经研发出含有ω-3脂肪酸的豆油,尽管我们都知道ω-3对身体有好处,但海洋中有那么多的资源吗?如果我们吃了这样的豆油,对健康是有好处的。
  第二,从可能性来说,坏人可以用他做坏事,但目前没有发现这样的例子。
  第三,也有可能好心做了坏事,尤其是在没有监管的情况下。一个比较明显的例子,最早有人研究改造大豆蛋白质品质,希望增加含硫必需氨基酸含量,研究者从巴西坚果中转一个基因来改进大豆的蛋白质质量,但是在后来的研究中发现这可能是一个致敏的基因,因为巴西坚果是致敏食物。为了避免增加过敏原,这个研究被停止了。从另一个角度说,严格的管理体系可以防止和避免好心做了坏事。
  回到现有的转基因产品,有各种各样的资料或组织认为“转基因产品尚无安全定论”,我个人不太同意这句话,对已经批准上市的转基因产品的安全问题,到目前为止,无论是官方还是科学家都认为是安全的。转基因的食品安全可以这样理解:
  第一,从科学层面,我们只能根据现有的科学知识来认识它安全不安全,不能超越我们目前的研究水平和发展水平。
  第二,各个国家都有各自的关于食品安全的管理制度, 但必须提及的是食品安全标准的权威机构——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它是由各个成员国共同讨论食品安全和食品贸易的食品标准的组织。CAC有专门的转基因食品评价指南,专门的特别工作委员会。各个国家对转基因食品进行安全评价都要遵循这样的原则。这些评价原则都非常清楚,例如个案的原则、风险评估的原则、逐步的原则等。
  到目前为止,应该说中国对转基因食品的监管比任何食品都严格。反而很多其他食品在上市之前并没有经过这么复杂的评价程序,包括太空育种、辐照育种等,这些技术都能改变物种的基因。从育种的角度来说,不做基因改变不可能获得可遗传的基因性状。所以,基因改变是育种家追求的目标,只是转基因技术是更现代的技术。
  鲁白:食品安全从中国或者其他国家的规章制度引证,已经讲了很多,但是为什么中国的公众就不相信政府、不相信美国、国际科学家?
  杨晓光:有很多复杂的因素,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科学问题。
  第一,转基因食品的争议是与食品安全密切相关。由于中国频繁发生食品安全事件,社会公众对食品安全失去信任,对食品安全的现状不满意。
  第二,很多人不愿意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地谈这个问题。实际上,中国的食品安全最大的症结是小农户与大市场对接的问题。食品安全部门的数据表明,从事食品行业的厂家多达1000多万。其中,大厂好管理,小厂、小作坊是不是能够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标准,也许有的人连标准都不知道,所以很容易出现很多问题。
  各个国家都经历过这样的阶段,美国也经历过造假、伪造泛滥的阶段。各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社会诚信,有人说如果食品行业不诚信,整个社会都不诚信了,为什么要求食品行业比别的行业更诚信,从社会角度看认为可能吗?有人说食品不安全会出人命,但现在是商品社会,各个行业都在追求利益。所以我们需要更严格的法律,对昧良心挣黑钱的人必须严格处罚。所以说食品安全、食品行业本身情况很复杂。
  鲁白:公众对食品安全疑问究竟在哪?
  杨晓光:现在已经做了很多实验证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但是有一个非常深得人心的说法是:吃了10年没问题,50年有没有问题?一代没问题,三代有没有问题?
  鲁白:在药物研发中,药物安全试验最长是两年。两年没问题就说明没有问题。因为药物在人体内是可以被代谢的,如果再出问题就是临床4期,也就是上市以后的安全监管问题。发现的问题药物还是要下架的。为什么转基因食品就不能用这个标准?食品的代谢比药品更快。
  杨晓光:其实以前也曾发生过类似的毒性累积事件。比如重金属污染事件,包括日本的水俣病,的确是经过较长时间积累才发现毒副作用。但是分析转基因食品安全,它要产生所谓慢性、潜在性毒性,必须在人体内有贮存的物质基础。现在有没有发现它在体内贮存的物质基础?从食品的成分分析来讲,摄入的蛋白质在体内必须被消化分解成氨基酸被吸收后,重新合成人体所需蛋白质,原来的蛋白质不可能在体内贮存,脂肪也是这样。目前研究没有发现转基因食品会在体内产生特殊可以蓄积的化学物质。
  从安全的角度,我们认为任何食品都应该是安全的,并不是吃的多的就要特别安全,吃的少就可以不安全。药品安全和食品安全的区别是,因药品是用来治病的,允许有副作用,但食品不允许有毒副作用。
  鲁白:药品也有短期和长期毒副作用的差别,治疗癌症的药品毒性大一点没关系,因为只吃3个月。治疗高血压的药品要长期吃,所有不同的药品应该有不同的标准。
  杨晓光:食品安全评价不存在这样的区别。
  彭于发:任何食物都必须是安全的。
  中国人吃不吃转基因大豆?
  杨晓光:目前中国大豆进口量是6000万吨,基本都是转基因大豆,平均到13亿人口,每年每人消费40多千克的转基因大豆。这些大豆难道都是用来榨油了?有没有可能加工豆腐、豆浆呢?
  彭于发:中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在对转基因产品食用安全性的评价时,已考虑现在已知的各种用途,包括加工豆腐、豆芽、豆腐乳。所以在颁发安全证书时,不仅仅限于转基因大豆加工成油的安全,还包括大豆的各种用途,认为科学上都安全的,才颁发安全证书。中国农业部网站已全部公布历年批准的转基因作物,包括用途。
  郑风田:这就是社会公众最质疑的地方,政府说能管好,但实际上在中国这么复杂、这么多参与者的情况下不可能管好。
  彭于发:怎么没有管好呢?颁发安全证书时已经考虑所有用途都是安全的,并没有限定某一个用途,我们只是限定不能在中国田地里种植。
  郑风田:我们国家的进口政策有问题。按照欧美国家客户第一的角度,如果中国要求进口非转基因大豆,他们肯定会生产非转基因大豆。例如,日本等东亚国家喜欢吃富士苹果,美国就专门种植这样的苹果出口到亚洲,实际美国人喜欢吃青苹果。当然我觉得转基因大豆已经吃了十几年,应该没太大问题,但公众对这个还是有很大的质疑,幸好的是大豆油不是天天吃,可以有替代的。目前似乎因为全世界都在种植转基因大豆,我们就没有选择。实际上,中国作为这么大的进口国,完全有话语权让美国、巴西或阿根廷给我们国家种植非转基因大豆。
  吴孔明:因为我们大量进口,要求对方种植非转基因大豆,理论上可以做。但是种植大豆中会产生大量杂草,如果不种植转基因(抗除草剂)大豆,而是靠人工除草,成本非常高。中国能够用订单让他们种植,但是生产的大豆成本和价格会高得非常离谱,中国人没法买。这涉及到一系列的问题。
  杨晓光:美国通过采用转基因技术,改变了整个耕作技术,变成免耕,非常具有优势。
  郑风田:这样,公众是不是更不满意了,你进口转基因,却不让我种转基因。
  黄大昉:农业部从来没有说进口大豆主要用于榨油。在转基因农产品进口和加工方面,农业部只负责安全评价和发放安全证书,说明该作物是安全的,可以按照用途进口,但进口多少,具体用途及数量完全是市场行为。转基因大豆在日本也是类似情况,日本吃的豆腐多数来自于转基因大豆,日本产的大豆只满足5%的需求。中国自产大豆(非转基因大豆)产量1200多万吨。全国用在食品上的大豆,食品行业粗略统计,大概是2000多万吨(不算油),那么1000多万吨哪里来? 必然是进口。
食品标识的难题
  转基因食品是否需要标识?
  杨晓光:美国FDA关于标识也做过很多讨论。实际上,欧洲和美国关于标识立场是不同的,因为美国是生产国,欧洲是进口国,欧洲非常强烈要求做标识。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的立场是,因为标识属于各个国家的主权,只是做为建议,建议的标准是:标识不涉及安全问题,只涉及知情权。关于知情权,美国也在个别州进行过公投,知情权是好的,但知情是有代价的,想知情,价格就会升高。要实行标识,就必须把生产加工过程中所有的成分都分清楚,从各个环节,原料、加工都标识清楚,这样就会增加成本。最后公投的结果是社会公众认为可以不标识,所以美国采取的是非强制性标识。但有一点必须要强制标识,就是成分发生了实质性变化,比如说大豆油已经变成含ω-3脂肪酸的大豆油,就必须标识。因为营养成分已经完全不同,必须标识说明是转了什么基因,在成分上有什么改变。对于食品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的、实际等同的是采取自愿性标识。需要强调的是,目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对所有的转基因产品都进行标识。中国的标识目录也是经过多方面论证后确定的,目前之所以没有修改,主要是因为最近10年中国种植和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转基因作物品种没有改变。如果中国批准了新的转基因作物种植或进口,我想在专家论证的基础上会对标识目录进行调整。
  黄大昉:从安全性、FDA权威性角度来讲,他们认为不需标识。从监管的可行性来说,如果把每一种转基因的成分都标识,这样就会给生产营销、政府带来很大的监管成本。还有,这样标识给社会公众带来什么心理,什么认识,对社会造成什么影响?我想美国政府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郑风田:中国和美国最大的差别在于在美国社会公众的声音最重要,所以美国的标识一直往后退。
  朱祯:标识与安全是两码事,标识只代表选择权。以美国为例,美国70%的农产品产在密西西比河流域,如果转基因和非转基因大豆必须分开的话,仓储、运输整个过程都要单独分开,且很复杂,显然这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几乎不可能。再说,虽然美国有的州通过了标识的法律,但其正式实施是有条件的,目前没有一个州启动标识工作。
  薛达元:棉花的种苗,种子都做标识,大豆油也做标识,为什么棉籽油不标识呢?
  石燕泉:做标识要考虑可行性。当时做标识目录时,哪些列入哪些不列入都是经过各方面专家论证的,当时主要考虑棉籽油不是主要的食用油。
  薛达元:但是现在棉籽油是被经常食用。
  石燕泉:当时没办法精炼,棉籽油不是主要的食用油。现在加工技术提高了,可以精炼。
  薛达元:那应该修改标识目录。
  吴孔明:一个管理政策的实行需要考虑到方方面面,比如公众知情权,可操作性。例如转基因大豆,都是从国外进口,从口岸到榨油厂,过程比较容易控制,可以进行标识。但是一旦大豆流入到千家万户,尤其是一家一户用来加工豆腐等,再标识就不容易。
  薛达元:加工豆腐等的原料应该标识。
  吴孔明:中国专门出台了标识管理办法,不是想怎么标就怎么标,也不是谁说哪些产品应该标就标。大豆油作为原料,加工出来的产品又有很多,现实中标识怎么操作?
  薛达元:我没有要求加工产品标识这么细,但是作为原材料,棉籽油不做标识没道理。
  戴景瑞:棉籽油加工和做豆腐类似,个体户可以加工。现代化的豆油加工厂应该标识是合情合理,但是一家一户加工的棉籽油,让他再标识,觉得不太可能。
  石燕泉:所以标识管理办法是经过反复论证后才确定下来的。随着中国大豆产业逐步萎缩,当国内生产量无法满足消费需求的时候,肯定要进口,且进口的都是转基因的。在这种情况下,监管肯定要费很大的力气。如果重新修改出台转基因产品标识管理目录,考虑是否把豆腐,豆芽等都做标识,也需要进行各方面论证,并做可行性分析。
  鲁白:有没有办法让公众明白转基因食品标识在操作上的困难?我们应该做个统计,进口的转基因大豆除了用于加工油之外,还有多少用于其他产品的加工,可以抽样去做吗?
  石燕泉:这可能很难,因为这是企业行为,随着市场的变化也在不断地变化。
  薛达元:现在欧盟的法律要求标识转基因。
  石燕泉:欧盟的发展和中国的体制不一样,我们要立足中国国情,不要把发达国家、美国的做法全部搬过来。事实上,中国实行的定性标识比欧盟更严,欧盟要求转基因成分含量超过0.9%才标识,中国要求只要含有转基因成分就必须标识。
  郑风田:管理不好就不要批。就像面粉增白剂为什么被禁止?因为控制不好小作坊用面粉增白剂的量,大家也争论很长时间,最后决定禁止用它。
  朱祯:如果把转基因产品全部取消,至少将减少近7000万吨的粮食作物。
  石燕泉:如果不进口6000多万吨大豆,几百万吨的玉米, 我们怎么去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管理得好不好,不是凭哪个人说的,要依法和经得住历史检验。事实上中国是转基因产品标识最多的国家,其他国家对转基因油是不标识的。
  郑风田:为什么我对转基因持谨慎的态度,因为中国很难监管一两亿小农户的农作物种植生产。
  制定转基因产品标识管理目录的背景
  彭于发:转基因产品标识管理目录包含5大类17种产品,依据是有可行性、可操作性、可监管。总体来看,在中国现阶段,有毒有害的物质要严格管理,安全的要适度管理。这5大类17种产品都属于安全的,所以要适度管理,而不是作为有毒有害物质,严格管理。已知是安全的产品,本来可以不管,为什么还要适度管理?因为时代不同,社会进步了,中国人的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在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之后社会公众就会有知情权、选择权方面的要求。
  首先,例如当时的杂交水稻和其他的育种技术,如果在今天,肯定推广不了,但是那时首要解决温饱问题,所以食品安全问题就不那么突出,也就无所谓知情权和选择权。现在认为安全的产品也要适度管理,是因为要满足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这是公民的一种权利,而且是富裕之后的一种权利。但食品安全的重点还是要抓有毒有害物质的严格管理,例如重金属、霉菌毒素等。所以,标识目录不可能面面俱到,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做到。欧盟制定定量标识,设阈值为0.9%,规定转基因成分含量小于0.9%的食品不需要标识。事实上这些食品仍是转基因食品,消费者就没有知情权和选择权了。
  第二,棉花为什么只标识种植用的种子?没有标识棉籽油?因为当时制定这个标识目录是在2001年,那时认为棉籽油不是主要的植物食用油,而且安全分析认为棉籽油是安全的,所以做了适度管理。
  当年转基因抗虫棉的种植属于应急措施,不引进转基因抗虫棉,中国的棉花几乎没法种植,国务院成立防治棉铃虫总指挥部,在这种特殊情况下引进了转基因棉花。棉铃虫是棉花上最重要的害虫,只有防治了棉铃虫,棉农才有积极性种植,中国棉花的生产量和供应量才能基本满足需求。所以,转基因抗虫棉品种很受欢迎,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如今全中国棉区都主要是转基因品种。那么,在生产的棉籽油几乎全部是转基因的时候,还需要特别标识吗?当时采用适度管理原则,如果是有毒有害的产品就需要全部标识,如果是安全的产品,又几乎非常普及,就暂先不列入目录。
  第三,对转基因棉花种子做出标识,是出于防止棉花种植的多乱杂现象。那时转基因品种占少数,非转基因品种占多数,转基因棉花品种因抗虫效果好,减少了农药用量和用工成本。当时河北省、山东省出现抢购转基因抗棉铃虫品种,不法分子也看到发财机会,明明是非转基因的,非要贴上转基因的牌子,种子价格高出非转基因3~5倍。所以,为了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真正的转基因品种,生产的转基因棉花种子必须要贴标签,这样保证了农民高价买的种子一定是真正的转基因种子。
 
  来源:赛先生
文章出自: 世科网
本文网址: http://www.cgets.net/news/show-10308.html

声明:

1、本网转载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凡来源注明“世科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世科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个工作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关键词: 安全 标识 转基因 食品
分享到:
5.31K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