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生物医药 » 正文

国际团队完成蜈蚣基因组测序 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世科网   发布日期:2014-11-27  浏览次数:629
核心提示: 一个国际研究小组日前宣布完成了对第一种蜈蚣基因组的测序工作。研究发现蜈蚣基因组大小只有人类基因组的十分之一,其中含有的
       一个国际研究小组日前宣布完成了对第一种蜈蚣基因组的测序工作。研究发现蜈蚣基因组大小只有人类基因组的十分之一,其中含有的基因数量共有15000个,只有人类的约三分之二。来自12个国家的106名研究人员参与了该项目。相关论文在线发表在美国《科学公共图书馆·生物卷》上。

节肢动物是科学研究中一个非常有趣的课题,因为为了适应环境,与其它动物相比它们分化出了最多的种类,是动物界中所属物种最多的一个门,节肢动物门下,已被人类命名的昆虫类就有超过75万种之多。

参与过该研究的以色列希伯来大学埃瑞尔·奇普曼博士说,节肢动物的出现迄今已经超过了5亿年之多,不同群体和物种早期进化演变之间的关系已经很难厘清。虽然与人类基因组测序相比,对蜈蚣的基因测序要简单得多,但它却是一种较为古老的基因组,不一定是最原始的,不过与其它节肢动物相比,蜈蚣的基因组中所保留的基因相对更为古老。

从化石证据我们知道,多足类是从海洋来到大陆的最早的三种节肢动物之一,另外两种分别是昆虫和蜘蛛。因此,它们更需要找到办法嗅出空气中的化学物质,而非从水里尝出来。物理学家组织网11月26日报道称,该小组发现与多足类相比,昆虫类的味觉感受器基因的数量要远大于嗅觉,而多足类的蜈蚣却较为原始。奇普曼称,这是不同物种平行进化,通过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同一个问题的范例。

这个特殊群体大约在2亿年前的进化中失去了自己的眼睛,因此在蜈蚣的基因组中,没有发现任何与视觉相关的基因。蜈蚣生活在地下,所以感光受体基因的缺失对它们来说并不意外,但是它们看起来似乎畏惧阳光。科学家们猜测,它们一定有其他方法来感光。

很奇怪的是,这个家伙似乎没有像人类一样的控制生物钟的基因,或者说,即便有,也与其它的动物存在极大的差异。科学家认为这可能与生物钟也依赖光线的输入来确定白天和夜晚相关。

奇普曼说,对蜈蚣基因组的测序不仅仅出于研究兴趣,它的一些基因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所有的蜈蚣都是通过注射毒液的方式来麻痹猎物的,而毒液的成分往往能够制成强大的药物。研究人员希望通过对蜈蚣基因组的研究,能帮助他们找到这些毒液的基因。 
 
  来源:科技日报
文章出自: 世科网
本文网址: http://www.cgets.net/news/show-10109.html

声明:

1、本网转载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凡来源注明“世科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世科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个工作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关键词: 基因 基因组 蜈蚣
分享到:
5.31K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